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7464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 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 编必修一编必修一篇一:XX 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XX 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 1 (12 新课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 - D.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2 (12 新课标)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

2、的氧原子数为 2NA 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D.常温常压下,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3 .(12 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 + +3OH=Al(OH)3 ? ? 2?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O3=CaCO3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O + Cl+ 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2Fe +

3、 3H2 4. (12 全国)在常压和 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 SO4,Fe(OH)3 ,NH4HCO3 ,NaHCO3 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 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V2V4V1 B. V3V4V2V1 V2V1V3V1V4 5.(12 北京)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B ? ? 3? 6. (12 北京)下列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2-B向 AgC1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1+S=Ag2S+2C1 CNa2O2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

4、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 2CO2=2Na2CO3+O2 -2+-2-D向 Na H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OH=CaCO3+CO3+2H2O 7. (12 北京)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A8 (12 上海)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B APb(NO3)2 溶液 BNa2S 洛液 CCuSO4 溶液 D. H2SO4 溶液 9 (12 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 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 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D

5、10 (12 上海)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 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11 (12 上海)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氨气发生装置 C是氨气吸收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12 (12 上海)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 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2+3+-2+-3+ AH、Ca、Fe、N03 BBa、Cl、Al、H +-+2+- CNa、NH4、I、HS DNa、Ca、K、

6、Cl 13 (12 上海)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 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 1 molCu2S,有 4mol 硫被氧化 D每转移 mol 电子,有 02 mol 硫被氧化 14 (12 上海)PbO2 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 Pb 的+4 和+2 价的混合氧化物,+4 价的 Pb 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 1 mol PbO2 加热分解得到 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 Cl2,O2 和 Cl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

7、的量比是 A1:1 混合的Pb3O4、PbO B1:2 混合的 PbO2、Pb3O4 C1:4:1 混合的 PbO2、Pb3O4、PbOD1:1:4 混合的 PbO2、Pb3O4、PbO 15 (12 福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与 S 混合加热生成 FeS2 B. NaHCO3 的热稳定性大于 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用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 16. (12 福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1 C.在 50mL 量筒中配制L 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8、17. (12 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I 反应生成 NH3 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18. (12 江苏)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 2 所示装置除去 Cl2 中含有的少量 HClB. 用图 3 所示装置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晶体 C. 用图 4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 气体 D. 用图 5 所示装置分离 CCl4 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9. (12 江苏)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0. (12 江苏)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

9、式正确的是 A 用 KIO3 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 5I+IO3+3H2O =3I2+6OH B向 NH4HCO3 溶液中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并加热:NH4+ +OH + NH3+H2O C 将过量 SO2 通入冷氨水中: SO2+NH3H2O =HSO3+NH4 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NO3=Ag+NO+H2O 21 (12 江苏)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 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1NA B 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 C 标准状况下,11. 2 L CH

10、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 5NA D 常温常压下,2. 24 L CO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 1NA 22 (12 山东)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2-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SO4 CFe 与稀 HNO3、稀H2SO4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 HCl、NH3 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23、 (12 广东)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Fe Al 2?

11、3? ? ClO Cl BK Cu OH NO3 ?2? ?2?2?2? C NH4 Na? Br? SO4 DMg2? H?SiO3SO4 24、 (12 广东)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D 25. (12 安徽)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 CO2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2?AK?、Ca2?、Cl?、NO3 BK?、Na?、Br?、SiO3 2?CH?、Fe2?、SO4 、Cl2DK?、Ag2?、NH3-H2O、NO3 26 (12 海南)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3+ 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

12、O2 + ClO+ 2OH= SO4+Cl+ H2O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 + 2H= H2S+ Ba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27、 (12 四川)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28、 (12 四川)向和 Cu2O 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固体物(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XXXX 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一)质完全反应,生成 NO 和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L 的 NaOH 溶液,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与 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B.硝酸的物质

13、的量浓度为/L C.产生的 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Cu2O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HNO3 为 29 (12 海南)将锌粉加入到 200mL 的 molLMO2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 B. MCMD. MO 2+ 3+ 2+ -1 + + 2+- 2- 2- 篇二:XX 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XX 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 1 (12 新课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 - D.某溶液加入

14、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2 (12 新课标)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D.常温常压下,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3 .(12 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 + +3OH=Al(OH)3 ? ? 2? B 碳酸钠溶液

15、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O3=CaCO3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O + Cl+ 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2Fe + 3H2 4. (12 全国)在常压和 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 Ag2 SO4,Fe(OH)3 ,NH4HCO3 ,NaHCO3 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 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V2V4V1 B. V3V4V2V1 V2V1V3V1V4 5.(12 北京)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B ? ? 3? 6. (12 北京)下列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2-B向 AgC1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1+S=Ag2S+2C1 CNa2O2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 2CO2=2Na2CO3+O2 -2+-2-D向 Na H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OH=CaCO3+CO3+2H2O 7. (12 北京)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A8 (12 上海)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