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7141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5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5215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总结汇报篇一:农村基层党建建设情况自查报告平川区 XX 镇村、社区党组织 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近期对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的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全镇各村、社区党组织贯彻落实“一定三有” 、 “三有一化”要求和活动场所建设、运转经费保障、干部报酬待遇定期增长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调研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XX 镇党委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有利契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区第七次党代会精

2、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 一、基本情况 XX 镇地处平川区东部,人文毓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好。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内有 9 个村,46 个村民小组,1 个社区,总人口 4277 户、20514 人(农业人口 19380 人) 。全镇现

3、有 17 个党组织,其中党总支 2 个(打拉池党总支、教管中心党总支) 、机关党支部 1 个,村级党支部 9 个、社区党支部 1 个、卫生院党支部 1 个,党员 681 名,流动党员139 名。二、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一定三有” 、 “三有一化”要求情况 1、 “一定三有”全面实施。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一定三有”政策,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镇党委按照“责、权、利”相统一, “绩、奖、惩”相挂钩的原则要求,靠实岗位职责,健全激励机制,细化考核办法,建立良好的农村基层工作格局。一是明确职责分工。按照中组部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

4、要求,我们将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各项职责形成制度并上墙,确保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村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尤其是 XX年换届之后,镇党委进一步严格工作要求,建章立制,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人才队伍与制度保证。二是健全激励机制。为切实做到 “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 ,我们将农村党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制定了村干部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实行目标量化跟踪管理,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我们加大评优表彰力度,每年评选一批工作成绩突出、敬业奉献的先进村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将1 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成为镇党委委员。三是全面落实待 遇。在保障村干部报酬的基础上,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建立

5、并落实村干部离任生活补助制度,确保村干部“退后有所养” 。截至到 XX 年 5 月全乡符合补贴的离任村干达到 55 人,实行走访慰问,对于离任后不能享受待遇的村干部,每逢“七一” 、春节等重大节日,镇党委都要对其中比较困难的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一定三有”工作法推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全镇保持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2、 “三有一化”落实到位。 为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镇党委以服务居民群众、保障改善民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把党建工作摆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位置,

6、认真贯彻落实“三有一化”要求,高标准建设社区党建工作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精细化、贴心化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了服务群众的窗口、为群众办实事、真事、好事的平台,使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认真落实“三有一化”要求,社区工作明显取得新成效。一是确保有人管事。加强社区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从镇机关干部中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担任社区书记、主任职务,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业务开展运行良好。二是确保有钱办事。镇财政积极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社区开展日常工作和办公活动经费。三是确保社区有办公场所。借用镇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作为社区工作活动阵 地。(二)活动场所建设情况 XX 镇

7、辖 9 个村、1 个社区,9 个村活动场所建设基本完成,但有个别村(西合)缺少办公桌椅及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另外常崖村、老庄村、小水村的村委会活动场所办公使用面积不够,不符合上级建设标准,不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镇党委计划投资 60 万元,对上述的三个村的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扩建,打拉池社区目前无固定办公场所,暂借文化服务中心房屋进行办公,镇党委拟于今年筹措资金 10 万元建设打拉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 (三)运转经费情况 村级组织运作经费支出主要包括组社干部工资和日常的办公费、打印费、水电费、差旅费、各项培训费、零星用工以及各项普查工作等费用。另外还包括一些村公益设施建设、村级一些达标任务以及防

8、汛、抗旱、防灾救灾等突发事件的费用。全镇基层党组织没有自办企业或集体产业,党组织运转经费全部由上级组织部门下拨,平均年补助标准为 10000 元。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会主任和村民小组长不同标准享受上级部门财政下拨补助。为了加大对村干部的奖励激励制度,镇上结合各村平时的工作年底严格兑现村干部绩效考核。 (四)报酬待遇情况 我镇现有在职在册村干部 93 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每人每月享受 500元工资待遇,村副书记、村副主任每月享受 200 元工资待遇;村妇联主任、团支书每月享受 100 元工资待遇,村小组长每月享受 150 元的工资待遇,离退休村干部

9、55 名,按照任职年限不同,每月享受 40 元的有 24 名,每月享受 50元的有 3 名,每月享受 80 元的有 24 名,每月享受 100 元的有 3 名,每月享受,120 元的有 1 名。以上村干部所享受待遇均由区财政拨付。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全镇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补助水平仍然偏低,保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村组干部报酬偏低。村干部报酬远远低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部分村组干部因报酬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思想动荡,不安心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凝聚力、感召力明显削弱。 (二)村级运转

10、经费不足。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办公费用处于紧张状态, 村级组织运转举步维艰。有限的办公经费主要用于必须的办公费、报刊费、水电费、培训费、差旅费等,还得确保必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防疫和突发事件等公益事业开支的需要,村级运转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工作开展。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匮乏。由于我镇集山区、采煤塌陷区于一体,村级几乎没有集 篇二:XX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XX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有关乡镇和市直部门赴安吉、德清、桐庐等地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座谈交流,深入尚书圩、中张、环溪、燎原等12

11、个村实地考察,深感安吉等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力度大、思路清、措施实、成效好,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考察和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吉、德清、桐庐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本次考察的安吉、德清、桐庐三个县市,人口、版图面积和我市接近,三个县市都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德清和桐庐是百强县市。安吉是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还荣获全国首个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 、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 ,XX 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国家标准” 。德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胜”美誉,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

12、要节点县(区)之一。桐庐获得中国最美县城称号。 安吉:XX 年地区生产总值 28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7963 元和 21562 元。 德清:XX 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9516 元和22820 元。 桐庐:XX 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6366 元和20627 元。 二、安吉、德清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找准战略定位,坚持规划引领一是科学定位,一脉相承。安吉、德清将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县域发展

13、整体战略有机结合。安吉县确立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项目标,并提出用 10 年左右时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几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根据这个基本战略定位,多措并举,把生态优势转化成新农村建设优势,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规划理念上,各县能够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 “不求大、不求洋” ,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桐庐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设计了“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着力打造“潇洒桐庐秀美乡村” 。三是精心规划,彰显亮点。各县坚持高起点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安吉先后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县域分区规划、

14、村庄布局规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县域控规覆盖率达到 95%;所有乡镇、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而且安吉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作出与整体相适应、相协调的设计。 在所考察的美丽乡村中,每个村几乎都能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少有联排成栋房屋,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二)突出文化内涵,深度开发利用 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各县非常注重庙堂、古树、古代建筑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 一是利用现有事迹弘扬传统文化。德清燎原村修旧如新的民国车站、茧站创意基地等等,该村已经成为“望得见山、

15、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海派风情文化名村。安吉中张村是湖州市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定位于弘扬畲族文化、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畲族第一村。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不断挖掘千古名篇爱莲说的生态文化精髓,把周氏宗祠“爱莲堂”建设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礼堂” 。在荻浦村,当地群众修缮几十年前牛圈、猪圈,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牛栏咖啡屋、猪栏茶吧,挖掘乡土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亲切乡土气息,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三是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桐庐县荻浦村充分利用村庄历史悠久,各种文物资源较多的优势,大打文物资源品牌,XX 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村镇,XX 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

16、化名村。 我们所到之处,看不到大拆大建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街、古桥、古居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还不同程度保留了几十年前群众居住土房子、石头房子,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展示了村庄发展和时代变迁历史,成为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 (三)抓住薄弱环节,狠抓环境治理 安吉、德清、桐庐都非常注重农村环境治理。安吉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率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大减量三年行动,大力推进“三改一拆” 、 “四边三化”等环境治理工作。创新推行“中国美丽乡村”物业管理,建立“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 ,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德清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行环卫“一把扫帚扫到底”管理体制,实施环卫清扫、清运、保洁二维码扫描管 理。铁腕关闭 157 家矿山企业和所有 44 家竹拉丝企业,拆除生猪养殖户 3156 户减少存栏万头,拆除温室甲鱼养殖户 101 户。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摆放垃圾桶,统一配发有编号的垃圾袋(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在污水处理方面,环溪村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