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6931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与教学改革(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 课程与教学改革,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卢双盈二七年六月,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外部问题(需求、声誉) 内部问题(认识、体制) 关键问题(师资、质量) 深层问题(课程、教学) 改革问题(理念、方法),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简史 职教发展基础与结构 职教基本理论与政策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职教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与改革 职业教育再认识,讲座纲要,中国职业教育 发展简史,1.1 引 言,古代: 传统就是力量 学徒制 近代: 知识就是力量 学徒制+学校制 现代: 需要就是力量 多元化、系统化,1.2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1866年,制造军舰的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

2、船政学堂 。 1903年,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开始使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开始建立为经济服务的初级、中级、高级实业学堂。,1917年,民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提出“教育与职业沟通”即:(政府+企业+教育)共同兴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一是 求生存(谋生);二是 为社会服务;三是 促进生产发展;四是 发展个性。1922年,实行新学制“6334制”(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1.3 新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 1952年,开始建立起了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 1978年,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

3、,搞改革开放,提出:国家现代化教育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1979年,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 1980年,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大力兴办职业高中。 1980年,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大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方针。 1986年,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1991年,第二次全国职教工作会,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之后,开展职业学校评估,建设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中职毕业可以接受高职教育。 19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

4、育法。 1997年,国务院发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达到全新的高度。 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 2004年,七部委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提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第六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00亿元助职教,大力发展更凸显。,2 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与结构,知识密集 人才密集,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经济全球化,人才结构的变化,橄榄型 葱头型 金字塔型,第一次工业化:工业经济,第二次工业化:知识经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的教育一瞥关于1996年38个

5、国家 高中阶段中职所占比例统计,低于20%:4国。墨西哥16%,巴拉圭9%,印度10%,菲律宾0%,20-30%:7国。泰国28%,日本27%,葡萄牙26%,约旦23%,马来西亚21.5%,乌拉圭20.5%,爱尔兰20%,30-40%:6国。印度尼西亚39%,西班牙38.5%,新西兰38%,冰岛36%,阿根廷33.5%,希腊33%,,40-50%:3国。俄罗斯43%,智利42%,韩国42%,50-60%:7国。挪威58%,中国57%,英国57%,法国54%,瑞典53%,丹麦53%,芬兰52%,60-70%:6国。瑞士69%,波兰69%,匈牙利68%,比利时67%,澳大利亚66.5%,卢森堡64

6、%,高于70%:5国。捷克84%,德国76%,奥地利76%,意大利71%,荷兰70%,发达国家劳动力结构的平均比值,高层管理、技术人员 15%,中层管理、技术人员 10%,技术工人、初级人员 55%,熟练工人 20%,高级工: 35% 中级工: 50% 初级工:15%,发达国家技能型劳动力占到总劳动力50%以上,我国技能人才结构,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紧缺劳动中国生产一线技能型人部门统计(2004年),“十一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数要净增190万人 。,3职业教育的基本 理论与政策,教育规

7、律 一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职业教育适应人的个性特点,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职业能力。教学规律 一是职业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主,围绕教学全面安排好其它工作。 二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3.1 基本规律,教 育,教 学,实践性 教学,*中等职业学校1.45万所,招生650万人 在校生达156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97所, 招生268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4%, 在校生达713万人; 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培训约7000万人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目前向国际劳动力市场输出的劳动力只有60万人左右,

8、占世界境外流动就业劳动力总量还不到1%,,3.2 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2005年) 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3.3 最新的政策 大力发展,加快发展,国家的定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四项工程”,* 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 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个计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2000个) 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 (1000个) 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 (高职1000中职100)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中职:国家级

9、3万/省级12万),主要政策措施,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普职比大体相当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按需办学,市场驱动,就业导向,职业指导,订单式培养 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倡导和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把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共享的实习训练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 精品专业和课程建设 鼓励终身学习,学分制,学修制,弹性学制,分段完成学业 鼓励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框 架,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师资

10、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市场需求导向 职教特色课程,工学结合 弹性学制 学分制 面向终身教育,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 师资基地建设,职业道德 职业能力 就业率,考核指标,4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师资现状(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共有75万人 生师比为21:1。 类型结构。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占47.94%,专业课教师占49.13%,实习指导教师占2.92%。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1.57%,本科以上学历占71.84%。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占50.82%,3550岁占40.38%,50岁以上占8.8%。,2010

11、年目标,充实教师数量。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达到130万人,生师比逐步达到1:16左右,兼职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例达到30%。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0,研究生层次教师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教师普遍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国家级职教师资基地的培养培训能力大幅度提升,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达到300个以上。 健全职教教师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是我国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双师型”师资队伍包括提升个体“双师”素质

12、和整体队伍结构优化两个方面建设措施 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和继续教育制度建设积极从生产、服务一线聘请兼职教师加快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政府的政策规范和引导,之一: 实践教学能力弱之二: 能力结构不够合理之三:“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 之四: 兼职教师聘用困难,职教师资的突出问题,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技能的一体化教师,教学对象层次,来自生产、服务一线的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以专业理论和教学研究见长的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结构,文化课与基础课教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模型,1.“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基本内涵,个体素质: 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

13、即“一体化”教师 队伍结构: 整体优化、动态发展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构成:具备“一体化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为骨干,聘请生产和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与社会紧密结合,开放的、互动的、具有多元“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理论+实践” 型(经典类型) “专业+外语” 型(教改类型) “基础+专业” 型(主辅类型) “管理+教学” 型(和谐类型) 专业复合型 (动态发展型),广义的“一体化”教师类型,2. “双师型”教师通常应持有“双证”,,,教师 资格证书,职业资格 专业能力 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证明其专业实践技术水平,+,“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复合型、多能型人才,具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14、融于一身的素质,是职教师资队伍的一种集约型建设模式,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符合我国职教师资成长的规律“双师型”教师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不同的层次。 把“双师型”作为职教资类型,构建“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发展体系,3.“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认识,完善培养体系和继续教育制度,1.新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关键是增加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2. 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重要培训项目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再此基础上,或同步提高学历水平,制约的瓶颈是职教师资的国家认同体系尚未建立,包括升学选拔的制度不具特色。 3.有计划地进入企业等单位的锻

15、炼和实习、工作等应记入继续教育学分,但是实际效果必须由所在学校复核,因为企业的一纸证明也会有水分 4.以竞赛促素质,聘请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长期聘经验丰富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聘高水平现岗技术人员正式聘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的技术指导人员敢于聘一些学历低但技能高的能工巧匠 5.在政府统筹下,各地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1.学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 2.要积极研究 “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标准,试行单独系列的专业技术评聘办法,名符其实地把“双师型”职教师资作为一类特殊人才对待。 3.大力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双师型”职教师资 ,培养真正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带头人。,加快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制定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落实专项经费,完善管理制度,做好资格认定工作,加强督导和检查。 主要依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发展纵向层次完整、横向布局合理的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加强旨在服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舆论宣传, 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地位,扩大在社会的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