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66931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护理之家庭病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 庭 病 床,家庭病床的意义,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一、工作原则,(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二、主要任务,(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

2、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 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四、管理要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

3、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五、工作要求,(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6)。 3、责任医师、护士要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认真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二)查床,1、首次访视应对建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详细询问病

4、情,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经济条件、家庭卫生环境等因素,对建床病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评估。 2、责任医师根据家庭病床的类型,制定查床计划,每周查床1-2次,病情变化随时查床,并及时书写查床记录。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在7天内完成查床。责任医师、护士应参加上级医师查床,查床前准备好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简要报告病历,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及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的指导意见,责任医师要记入病程,并经上级医师签字确认。,(二)查床,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制定巡视计划。 5、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5、。 6、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如:防压疮、翻身、口腔护理等,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社区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护理查床,检查护理质量和医源性感染控制情况,研究解决护理问题。,(三)会诊与转诊,1、建床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责任医师应及时出诊,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 2、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诊疗的建床患者应及时转诊。 3、治疗型建床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家属转院,如拒绝转院,需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家属签字。 4、对转回社区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家庭病床治疗。,(四)撤床,1、建床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责任医师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办理撤床手续。 2、责任医师、

6、护士应书写撤床小结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建床患者及家属要求提前撤床,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并记录在撤床小结中。 4、撤床后的家庭病床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一并保存。,(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见附件3、附件4)。 六、收费标准: 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附件:,1、家庭病床服务流程(略) 2、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3、“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 5、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6、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7、,(一)建床标准: 1、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 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平稳需继续康复的病人; 肿瘤术后或放、化疗需支持治疗的病人;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 骨折术后及外伤: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 2、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1)长期卧床病人:晚期肿瘤、植物状态、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2)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二)撤床标准:,1、经药物治疗及康复后病情平稳; 2、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暂不再需要支持疗法; 3、骨折术后及外伤已拆线,无需治疗; 4、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已愈合,无需治疗。,家

8、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一) 家庭病床病历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健康档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住址: 电话: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建床时诊断:1. 2. 3. 4. 家庭病床分型:治疗型 康复型 舒缓照顾型,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 综合评价(A): 防治计划(P):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二)家庭病床查床记录,年 月 日 主观资料(S):(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防治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

9、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其他需要说明: 与联系人沟通情况:,三)家庭病床阶段小结,患者建床日期: 小结日期: 建床诊断:1. 2. 3. 4. 建床情况评估: 阶段治疗经过: 阶段治疗评估:好转 无变化 恶化 其他 护理干预: 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次 时间/次:20分钟 20-40分钟 小于20分钟 药物副作用及服药方法的讲解,运动的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清楚 不清楚 模糊 目前患者情况: 目前诊断:1. 2. 3. 4. 责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四)家庭病床撤床记录,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共 天 诊 断: 1. 2. 3. 4. 治疗经过: 转归:痊愈

10、好转 平稳 转院 死亡,撤床医嘱: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一、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二、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家庭病床病历、查床记录单、阶段小结、撤床记录、会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责任医师应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建床时间超过3个月者要有阶段小结。,3、病历记录内容:,主观资料(S):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 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处理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

11、、下次查床时间。,4、查床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纪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医师分析讨论、上级医师查床记录、会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健康教育等。 5、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如结果异常应用红笔在化验单上做标记。,6、会诊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7、转诊病历摘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经过、目前情况、转诊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签名。 8、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及撤床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