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69222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与治理方式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方式 城市公共服务方式 城市社会治理方式,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你如何理解总书记的讲话?P103-109,一、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一)创新城镇规划理念 一、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方式 (一)创新城镇规划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3月16日正式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2、。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等规范性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二)创新城镇体系规划创新城镇体系规划,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布局合理、快捷高效、便民利民导向,注重整体局部细节协调,突出城市品位特色

3、,强化生态宜居功能,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三)创新城镇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近日,惠州市民政局网站一份关于征求“隆生大桥“命名意见和建议的公告引起市民热议。有网友认为把云山东江大桥更名为隆生大桥不太合适。公共地标用企业冠名,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二、创新城市公共服务方式,(一)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三)创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模式,三、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方式,(一)创新城镇社会治理体制城管执法,是社会管理中常出问题的一个领域。近年来城管“被暴力”时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如杀害城管的崔英杰案、夏俊峰案。而在城管执法当中,“暴力抗法”

4、的情况屡见不鲜。2013年10月8日,西安市未央区城管执法局查处渣土车乱倾倒渣土问题,在文明说服教育2小时无效后,1名取证特勤人员被车主等4人打伤。2013年8月1日,在商洛山阳县城郊的一处停车场,城管在正常执法过程中,竟然遭到一群不明身份的社会人员围攻,一名执法人员当场被打晕。,(二)创新城镇综合治理着力点新型城镇化重在实现“人的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核心。一方面,实现农民市民化面临的最大制度障碍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农民和市民最大的区别在于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差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落户政策、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进行了规划安排。 (三)创新城镇网络化管理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