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6293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语文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侍坐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998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体散文,是_记录的_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

2、、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俟,音 s 莫,音 m 甫,音 f 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以” ,介词,由于。 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 1 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 ):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五

3、、研讨性学习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 ,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 “可使足民” ,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 。曾皙?澳?赫撸?悍?瘸伞?蕉?椤!?nbsp;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谦虚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惜之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

4、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 ,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皙的回答吧。 “莫春” ,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 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 可以基

5、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 ,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

6、,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 ,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六、课后练习(略) 十堰一中 刘会文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教学要点:

7、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率尔而对 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 同上 求,尔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圆 且知方也 礼义 如或知尔 如果 如会同 或者 吾与点也 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 ,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 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 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 “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 “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

8、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 (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

9、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 。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

10、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 ,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 ,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 ,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 (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动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风范、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