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664946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期系统保健与管理培训(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孕产期系统保健及管理孕产期系统保健及管理 (一)孕产期系统保健概念: 从准备怀孕开始到产后 42 天止,医疗保健机构对准备怀孕的妇女及孕产妇提供的一系列保健 服务。包括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 (二)孕产期系统保健内容 孕前保健 孕期保健(孕早期保健、孕中期保健、孕晚期保健) 分娩期保健 产褥期保健(产妇、新生儿保健) (三)相关指标 孕产期系统管理: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按系统管理程序要求:从妊娠至产后 28 天内有过早孕检查、 至少 5 次产前检查、新法接生和产后访视的产妇数。 孕产期系统管理率:该年该地区接受系统管理人数/某年某地区活产 100% 指标: 达到 90%以上 早孕建册率:

2、辖区内怀孕 12 周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指标: 95%以上 产前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 5 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 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指标:90%以上 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 28 天内的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区该时 间段活产数100% 指标:95%以上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合格率: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合格人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人数 100% 指标:100%以上 保健手册填写合格率:随机抽取 10 本保健手册中填写全部正确规范的本数/10100% 指标:100%以上 (四)产前检查基本技能产前检查需用备品:听诊器,血

3、压计,体温计,测量尺,骨盆测量仪,体重秤 接诊第一步接诊第一步 早期妊娠诊断 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增大。 1、停经史 育龄有性生活的健康妇女,平素月经规律,一旦月经过期应考虑妊娠。停经 10 日以上 应高度怀疑妊娠。 停经是孕早期特有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特有的症状。 2、早孕反应 在停经 6 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言、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厌恶油 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 多在 12 周左右自行消失 妇科检查 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 停经 6-8 周子宫逐渐增大变软,呈球形。 停经 8 周时,子宫为非孕时 2 倍。 停经 12 周时,子宫为非孕时 3 倍,在耻骨联合

4、上方可触及。 尿频:前倾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乳房:胀痛、体积增大、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 色结节,称蒙氏结节。 哺乳期妇女妊娠后乳汁明显减少。 确认孕龄 注意:只做辅助检查不是系统的产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 HCG:月经 56 周后方可出现阳性反应 B 超检查:适应征:如不能肯定孕龄,怀疑胚胎发育不良或疑有多胎妊娠、宫外孕、葡萄胎等异常 情况时,可作 B 超协助诊断。 妇科检查: 顺序的从内至外了解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生殖器有无感染、畸形、子宫发育 大小及孕周是否相符,卵巢。输卵管是否正常(对月经不规律者,确定孕周指标之一。 ) 早期妊娠诊断辅助检查 妊娠

5、试验: HCG 阳性 超声检查: 停经 4-5 周时宫腔可见妊娠囊 停经 5 周(47 天)时妊娠囊内见到胚芽和原始心血管搏动。 停经 12 周时测量胎儿头臀长度。 胎儿坐高与孕龄的关系 孕周均值孕周均值 5 周胎囊 1.6cm9 周2.15cm6 周胎囊 2.2cm10 周2.83cm7 周1.33cm11 周3.628 周1.66cm12 周4.58基础体温测定: 双相型体温的已婚妇女出现高温相持续 18 天左右不降,早孕可能性大。 宫颈粘液检查:宫颈粘液涂片少量稀薄,干燥后光镜下可见椭圆体。 超声多普勒法:能听到单一高调的的胎心。 孕期初次产前检查(初诊)孕期初次产前检查(初诊) 确定妊

6、娠和孕周、并建册纳入系统管理 询问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史 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进行全身体检。 早期盆腔检查,孕中或孕晚期初诊者应进行阴道检查同时产科检查。 推算孕周及预产期 1、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 3 或加 9,日数加 7。 2、知农历日期,先换算公历再推算预产期,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相差 1-2 周。 3.哺乳期尚未转经而受孕者,可根据下列情况推算 早孕反应开始出现时间:停经 6 周左右 胎动开始时间:孕 4 个月末,约孕 18 周左右 手测宫底高度 尺测子宫长度 按受精龄或性交龄:受精日+38 周不同孕周手测宫底高度及尺

7、测子宫长度孕周手测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12 周末耻骨联合上 2-3 横指 16 周末脐耻之间 20 周末脐下 1 横指18(15.3-21.4)24 周末脐上 1 横指24(22.0-25.1)28 周末脐上 3 横指26 (22.4-29.0)32 周末脐与剑突之间29(25.3-32.0)36 周末剑突下 2 横指32(29.8-34.5)40 周末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33(30.0-35.3)4、B 超检查 妊娠 5-12 周内以胎儿顶臀径推算孕周较准确。 妊娠 12-20 周内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推算预产期较好。 胎儿双顶径与孕龄关系 孕周均值孕周均值 122.29276.90 132

8、.48287.00 142.82297.24 153.20307.51 163.59317.75173.68328.00 184.29338.20 194.49348.34 204.88358.54 215.16368.69 225.22378.88 235.90388.99 236.10399.12 256.42409.19 266.62419.165、实验室检查 孕初期血、尿 HCG 增高时间推算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子宫增大: 胎动:孕 4 个月末出现,正常胎动每小时 3- 5 次。 胎体:孕 20 周经腹壁触及子宫内的胎体。胎心:孕 18-20 周用听诊器能听到胎心,

9、正常每分钟 120-160 次。 接诊第二步接诊第二步 询问病史:月经史,现病史,既往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遗传史 全身检查: 1、月经史:初潮、周期、经量、痛经、末次 月经。 2、既往史 :心脏病、结核病、高血压、肾炎、甲亢、肝炎、糖尿病、贫血、药物过敏、风疹、 麻疹、水痘、子宫肌瘤、月经病、阴道炎、手术史、其他。 3、孕产史,月经史:初潮、周期、经量、痛经、闭经、末次月经、前次月经日期。孕次、产 次、流产、引产、剖宫产、早产、死胎、死产、 4.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生活习惯、嗜好、有无不洁性交史。 5.家族史:注意询问其父母是否为近亲结婚,有无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家族

10、史,家族中有无先天性 畸形、智力障碍或其他遗传病。 6.婚育史:初婚年龄、再婚年龄、妊娠次数(按次标明时间、结局、终止妊娠方法及合并症) 、 目前避孕方法。 产前检查内容:胎儿的检查, 胎心、胎儿大小、羊水量、胎方位和胎动 孕妇的检查:血压,体重,有无头痛、眼花、腹痛、阴道出血,测量宫底高度和妊娠晚 期的阴道检查 实验室的检查:血型(Ph 血型、ABO 血型)等 腹部检查: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 检查者应站在孕妇的右侧。 1、视诊:注意腹部形状大小 腹部过大、宫底过高者可能为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 腹部过小、宫底过低者,可能为胎儿生

11、长受限、孕周推算错误等; 腹部两侧向外膨出伴宫底位置较低者,胎儿可能是肩先露; 尖腹多见于初产妇,悬垂腹多见于经产妇,应想到可能伴有骨盆狭窄。 2、触诊:用软尺测子宫长度和腹围子宫长度:宫底到耻骨联合上端的距离腹围:绕脐一周的数值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 枕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下方; 臀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上方; 肩先露时,胎心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听诊部位取决于先露部下降程度 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 的关系 胎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 ,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

12、道 纵产式: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肩先露。 胎位异常胎位异常 胎产式异常:包括纵产式中的臀先露、横产式及斜产式 胎先露异常:包括顶先露、臀先露、面先露、额先露、肩先露、复合先露 胎方位异常:主要有:持续性枕后/枕横位 四步触诊法 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在作前 3 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 作第 4 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四步触诊法(第一步手法) 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手测宫底高度, 根据其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的胎 儿部分。 若为胎头则圆且而硬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柔软而宽且形态不规则。

13、四步触诊法(第二步手法) 确定胎产式后,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 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被敲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的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能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四步触诊法(第三步手法)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 或胎臀,左右推动已确定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部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 若不能被推动,则以衔接。 四步触诊法(第四步手法) 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的诊断是 否准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

14、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 隆突。 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 侧。 女性骨盆组成 女性骨盆组成:骶骨、尾骨、左右两髋骨 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融合而成 骶骨由 5-6 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其上缘明显向前突出,称骶岬。 尾骨由 4-5 块尾椎合成 骨盆外测量径线 6 条 髂棘间径:23-26cm 髂嵴间径:25-28cm 骶耻外径: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8-9cm 耻骨弓角度 :90 度 髂棘间径:正常值 23-26cm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距离。 髂嵴间径

15、:正常值 25-28cm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距离。 骶耻外径:正常值 18-20cm(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 离。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上角。 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 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径线 坐骨结节间径(骨盆出口横径长度)或称出口横径:正常值 8.5-9.5cm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 能容纳成人手拳则属正常 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 若此径线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 8-9cm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长度

16、。检查者戴手套的右手示指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骨部,两指 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 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 900 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 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 测量所得两拇指尖角度。 反应骨盆出口横径宽度 部分狭窄骨盆的诊断 病史:包括既往分娩史、骨外伤、佝偻病及其他 病史。 全身检查:注意身高、脊柱及下肢残疾情况 腹部检查: 注意腹型,胎头跨耻征检查 产科骨盆测量: 均小骨盆 骨盆三个平面各径线均比正常值小 2cm 或更多,且骨盆形态正常。 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