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64896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导论:社会福利制度的文化诠释,文化是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根源: (含伦理道德和宗教两大体系。佛教:慈悲;基督教:博爱等)文化是社会福利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如西方的个人主义导向传统与东方集体主义传统,导致西方的福利模式迥异于东方的家族、社区本位的传统;在意识形态方面: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法团主义。直至今天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文化传统方面。,导论:社会福利制度的文化诠释,文化形塑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变量文化折射出一国公民对于国家、社会、单位、个人的福利权责意识,进而影响到福利制度建构。如中国对于单位制的依赖;西方对

2、于政府福利的依赖性。中国长期实行的选择性福利;而西方长期实行的普惠型的。文化扩散而异化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本质上包含着异域文化,因此需要也本圭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导论:何为福利文化?,福利文化界定: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是在社会福利实践活动中存在和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等观念要素的总和。 福利文化外延:包括福利模式观念、贫困观念、救济观念、养老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疾病观念、教育观念和宗教福利观念等。 分类:包括国家和社会制定的正式规则、规范、制度等正式制度的福利文化,以及社会认同的习俗、伦理规范、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的福利文化两个层面。其中非正式制度的福利文化是重要的。,一、中国

3、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1、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演进,2、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系统性: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具有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的特性。 早熟性:从发展动态轨迹看,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具有明显的早熟性 。 宗族性:从总体特征看,大部分思想家的社会福利观主张带有典型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 。 空想性:从思想的现实性看,很多思想家的社会福利主张具有较为浓厚的“空想色彩”。 平均性:带有平均主义色彩。,3、中国传统福利文化的特点,福利价值观(家庭义务、差序格局的相互关系、宗教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和实践是中国固有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对家庭的责任感 。家庭以亲子关

4、系为核心,而西方以夫妇关系为核心。 强调家庭责任,政府的作用有限。 提供的援助往往是非正式得到的,带随意性和令人耻于接受的。 中国人有强忍艰辛的性格 。“华人社会的福利制度,环绕着家庭和宗族关系建立起来,另外加上追求大同社会的愿望,佛教宣扬的布施精神,这成为华人社会的福利观念”。周永新:社会福利的观念与制度。,中国传统的家庭-宗族保障制度,钱穆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庭观念上筑起。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51 中国传统社会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关系亦如家庭,如“天子”、“父母官”、“师父”、“弟子”等。 差序之爱的互助观念。“差序之

5、爱”:人际关系以家庭为中心,先亲后疏,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原则。由于关心家庭而不知社会(梁启超、林语堂等) “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是等级制的,有政治权威(君主官吏平民)、社会权威(圣贤士平民)和家庭权威(族长家长家庭成员)。平民对权威的顺从,但乡村社会却靠人治传统。,宗法家庭制度:政权与族权、君统与宗统的结合,国家系统的君统和家族系统的宗统,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在一起。 魏晋至唐以来,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从宗法之子(嫡长子为宗)到“谱牒之法”(即以门弟官人)。家族包括养老、抚幼、赈济等方面的保障。 宋以后祠堂族长的族权式家族制度。有小家庭聚族而居和大家庭累世同居共财两种形式。组织形式严

6、密,处理族众关系规范的严格,并且都实行家长族权的统治,以祠堂、家谱和族田为主要特征。,中国传统的家庭-宗族保障制度,孝道文化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此不唯中国人的孝道世界闻名,色彩最显。”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联合国的文件也指出,“尊敬和照顾老年者是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文化中的少数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它反映了自我求存的动力同社会求存的动力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决定了人种的生存和进步。”,孝道文化,“老则安之,少者怀之”是儒家的理想格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为百行之源”。 曾子:“孝子之养老也

7、,乐其心,而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道文化,养老(孝道)文化是指家庭或社会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和制度、规范等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孝的具体内容:(1)“赡养父母”的道德义务;(2)“尊老敬长”社会伦理道德;(3)养老送终的行为规范。 中西养老(孝道)文化的比较 (1)文化导向的不同:西方重视儿童;而多歧视老人;而中国尊老爱幼; (2)抚养观念的不同:西方接力模式;东方是反馈模式; (3)保障层面的价值观不同:中国供养既包括物质供养老,又包括精神慰籍。,孝道文化,养老(孝道)文化

8、与养老保障制度 “孝道”文化内在决定了中国的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养老是家庭的责任,子女的义务,这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理定势和行为取向。 “孝道”文化为家庭养老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内涵最深、涵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融合力和渗透力的文化系统。“移孝作忠”、“忠孝合一”、“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等伦理观念将孝从家庭延伸到社会,从“家庭私德”提升到一种“社会公德”,并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有机结合。 “孝道”文化所内含的精神保障是家庭养老保障的核心。,二、中西方福利文化差异性比较,东亚社会福利模式的特征: 家庭家族主义制度模式特征:形成以家庭或宗族为中心的保障模

9、式。 国家中心主义的制度模式特征。 经济优化发展的制度模式特征。不具备平等政治参与;采用辅助主义原则;缺乏社会平等的社会团结理念,但也不采用自由放任模式;注重家庭家族主义的中心地位等等。,东亚地区福利国家的“国家中心主义”,在当代东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成长亦具有典型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特征。强势政府主导的政治经济体制、工会等利益集团军的弱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致使公众的公共需求意愿偏低,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因较少受到外在压力而握有很大的主动权。,二、中西方福利文化差异性比较,中国传统社会里,“家”是“国”的核心,“ 国”是“家”的扩大,家与国相联接、互相呼应

10、又互相依托,构成中国人注重整体、注重群体利益而忽视个人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但传统社会的“家-国”关系是一种刚性的二维结构,它们之间缺少一个可以各自利益与愿望、或者说可以进行平等对话的社会公共领域,而是靠高度政治化的伦理关系来调节和维持的政治伦理社会。,二、先秦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1)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无下之穷民无告者也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公 (2)老年人福利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 “五十不从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

11、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 “所谓西伯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王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即分级养老制以及养老礼的礼俗与制度。礼记王制,二、先秦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3)妇女、儿童福利“将免(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一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保姆);生二人,公与之饩。”,三、先秦社会福利的社会救灾,(1)储粮备荒。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

12、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2)藏富与民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3)发展农业 勿夺农时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轻徭薄赋 (4)厉行节约,2.3.1 儒教的社会福利思想,民本思想。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夫爱人者,人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从而害之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恤”的思想。 “济”的思想。 “义”的思想 “仁”的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思想,论语中“仁”的概念有如下几方面涵义: (1)勇的德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2)恭、宽、信、敏、惠等德目子张问仁于孔

13、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3)敬、忠的德目樊迟为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并没有下一定明确的“概念”的定义,他而是关注君子“仁”的实践。,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冯友兰对“仁”的解读,怒的德目: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恶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忠的德目: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论语雍也,当时社会经

14、济变化的“仁”,1、阶层分裂与“和”的世界观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齐国景)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以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15、?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1、阶层分裂与“和”的世界观为这些君子代言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危机状态下强调上下和谐、融洽的必要性。君子试图用“融洽、和谐”的观点去探讨现存的“大小、短长、高下、出入”等对立的事态。即了们在政治、社会现实中否决了“小人”们所要求的平等世界观。他们试图从“和”的世界观来扬弃不同阶层之间的上下秩序,即在旧的社会分工和身份差异的对立利害关系中寻求一种和谐和融洽的关系。,当时社会经济变化的“仁”,当时社会经济变化的“仁”,2、仁与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16、动。论语颜渊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当时社会经济变化的“仁”,3、“仁”与“利”的对立意义和“大同”理想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知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学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孟子里仁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当时社会经济变化的“仁”,3、“仁”与“利”的对立意义和“大同”理想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知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学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孟子里仁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