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3302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专题2011-05(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及 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课程:形势与政策,教 师: 陈 勇,目次,中国变迁的历史轨迹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变迁的历史轨迹,历史辉煌及近代的没落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发展与失败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与时代因素 新中国建立前30年的成就与问题 1949-1979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问题 1979-2009,Back,历史辉煌及近代的没落,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各民族良性融合的文明 早于希腊文明的文化巨献 秦汉至明代中叶以前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895年前,GDP一直居世界第一。 鸦片战争及其后落败的原因 政治的衰朽腐败 农业经济不敌工

2、业革命 文明内在的缺陷,Back,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发展与失败,晚清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 民国时代民族工业在与外资的竞争中获得了相当的发展 推翻君主制后由西方导入的民主政治发育缺陷 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在不足 历史及地缘政治的偶然性,Back,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与时代因素,农业文明缺乏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资产阶级政治的内在缺陷为社会主义政治形式发展提供了空间 长期内战和外敌入侵严重破坏了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削弱了社会稳定的基础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和执政能力缺陷 中国革命的农民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先进性,Back,新中国建立前30年的成就与问题,国家地位

3、的上升: 摆脱了殖民主义的阴影 与大国争雄,团结第三世界力推民族解放运动 工业化的巨大成就 人民民主建设的成就 泛政治运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 自我封闭弱化了自身发展的动力 强势政治对民主、法制和文化发展的损害,Back,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问题,成就: 经济数据: GDP比较及国际位次的变化 对外经济指标: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产业层级的提升 政治文明、社会生活、社会事业的发展 问题: 粗放经济的总格局未变;产业层次低;环境代价高 政治文明、社会公平、法制建设不尽如人意,Back,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列宁的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毛泽东

4、思想及其影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Back,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是发展, 核心 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5、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

6、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及出路,三农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区域发展差距及解决思路 四位一体格局 环境及资源问题 对外开放与外交思维,Back,三农问题及发展路径,导致城乡差距的原因: 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内在条件差异; 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的超额索取; 城乡间劳动力流动障碍; 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农业的基础地位; 体现以人为本

7、的执政理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目标: 路径:四个重点;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Back,“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的四个重点,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Back,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强化水利、物流、储备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机械化、信息化、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

8、务体系:区域性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Back,“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农产品价格保护、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优化种养结构、特色高效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展劳务输出对接、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扶贫投入,Back,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9、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Back,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这个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

10、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Back,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 自然条件差异; 世界经济因素; 国内政策因素; 解决区域差距问题的国家战略 1.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4 .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区域差距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要素流动障碍;政府与市场,Back,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 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11、Back,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建设为其它三个方面提供物质基础; 政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环境与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概念 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Back,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

12、elopment)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Back,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学校教育 开设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等课程进行

13、正面、直接的灌输。 采用隐性渗透的方法,如升旗仪式、节日庆典、参观历史遗迹等,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媒体引导 美国民主的优越,别国专制的恶劣; 妖魔化非西方世界 渲染非美国家和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宗教熏染 价值观形成;道德教育;西方共同文化观的引导,美国的公民读本,认识你自己 第一章:你:一个人,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做个好公民。 第二章:你: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的思考。 第三章:你:一个家庭成员,家庭是不同的,家庭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 第四章:你:一个公民,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理念: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这个国家“建立在

14、这样的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 “当政府是你的仆人,你是自由的;当政府成为你的主人,你就像一个奴隶那样,不再重要了。” “个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个人,不是惟我独尊。 作为个人,人都是有不同弱点的,而自己的弱点是需要认识和改善的。 一个好的公民是有民主性格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被伤害吧?那么,就不要伤害他人。 要学会控制自己,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理念:批评、认知、思考,假如政府做错事,你严厉批评政府,那是希望它改善,这就是建设性。假如你明明发现国家在

15、走向错误的道路,你却还是说,走得好走得好。那是一种毁坏的态度。 不能有理想化倾向的“愿望思考”,要避免情绪化的思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偏见的。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情,可是我们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清醒思考”。否则,难免走极端。 走极端的思路,对个人和国家都会造成最大伤害。不要轻易下结论,思考要从事实出发,不要从观念出发,不要从主义出发。,学习、分数和思考,分数对于精神活动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好分数只在测定“学校的成就”,而不是在测定你“人生的成就”。 “智商是在改变的”,而“智力是不同能力的组合”。 要学会“清醒地思考”。假如不能清醒思考,给你民主权利,你照样可能被人操纵和利用。,美国宗

16、教的意识形态意义,在美国,人们时时处处都会感到上帝影子的存在与影响。“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被刻入美国国玺之中,被镌刻在国会大厦石壁上,被载入美国国歌之中,被印在每一张美元纸币上,被镌刻在每一枚硬币上。 美国国会每次会议都以祈祷开始,以求上帝的护佑。 美国新任总统就职典礼时,必须手按圣经宣誓就职。 美国民间使用率最高、最诚挚的爱国口号是“上帝保佑美国”。,思考,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四个重点是什么?如何落实? 如何认识中国发展的区域差距?怎样解决?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位一体? 阐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