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3274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营销15车间管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价格估算与营销,欧阳德祥 主讲,2012年秋,Tel:13307118266,QQ:443041485,第六章 模具车间管理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概述 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一、车间的性质和任务 1、车间的基本概念车间是加工企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执行单位。按照企业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车间分为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服务部门和附属车间。凡是车间,都拥有相应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材料和加工物,必要的厂房或场地、机器设备和工艺装置,制造各种成品、半成品或进行生产后勤等辅助劳务活动。,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一、车

2、间的性质和任务 2、车间的基本特征 (1)组织关系结构 车间是企业生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对外不具有法人地位。 (2)生产技术方面 拥有先进的、专业性强的技术装备,采用机器体系进行生产。 (3)劳动关系 生产资料属企业所有,劳动者是生产的具体执行人。劳动者是主体,车间实行民主管理;是客体,遵守制度、服从指挥、集中管理。 (4)经济管理,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一、车间的性质和任务 3、车间管理的基本任务 (1)健全车间生产组织 车间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围绕生产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是车间管理的基本方向。 (2)完善车间管理制度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

3、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检查有依据”,加强车间的行政管理。 1)科学合理文明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加强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3)大搞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 4)机器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一、车间的性质和任务 4、车间管理的原则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履行管理职能的指导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则。 (1)管理要科学化 (2)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车间管理的重点工作是要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手段,通过质量管理、作业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职能,达到加工质量好、生产速度快、成本消耗省的管理目标。,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

4、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1、车间的组织职能车间是执行任务的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是公司的计划、生产、技术、劳动工资、后勤管理等职能,都要靠车间相应的组织去贯彻执行。 (1)车间组织的基本任务 “协调”,为了实现车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对车间职工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制和使用车间的人力、物力、财力。,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1、车间的组织职能 (1)车间组织的基本内容 1)按车间计划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2)按照专业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3)按照责任大小,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

5、权力。4)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1、车间的组织职能 (1)车间组织的基本内容 5)配备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6)对职工进行考核和培训。7)对人员进行激励,实行合理的工资奖励制度。,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2、车间的组织形式 车间的组织形式,是指车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空间组织。它服从专业化分工原则,按照行业、加工性质、生产类型的不同,车间的组织形式有工艺原则、对象原则和综合原则三种。 (1)工艺原则 又称为工艺专业化,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阶段的特点,把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集中在一起

6、,建立一个生产单位。这种车间,加工的工艺方法是相同的,而加工的对象则是各种各样的,它只加工产品的某一工艺阶段,而成品在装配车间或最后一个加工车间完成。如车工组、铣工组、刨工组、磨工组、钳工组等。,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2、车间的组织形式 (2)对象原则 又称为对象专业化,就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的生产单位。这种车间,加工对象是一定的,加工的工艺方法是多样的。这样组成的车间,又称为封闭车间。,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2、车间的组织形式 (3)综合原则 它兼有工艺原则和对象原则的特点,即在车间内既执行生

7、产过程中某一工艺或某一个阶段,又生产一种或几种成品或半成品。分两种: 一种在对象专业化的基础上采用工艺原则建立车间,设备的排列符合车间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但每个设备组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集中布置; 另一种是在工艺专业化的基础上采用对象原则建立车间,按加工对象的原材料或尺寸大小、精度适当划分的工艺专业化车间。,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2、车间的组织形式 (3)综合原则 例如,机械工业企业,采用综合原则的一般情况是,铸件、锻件等毛坯件的制造和制件的热处理按工艺原则建立车间(铸造车间、锻工间);机械加工和装配过程尽可能按产品(部件)或零件(零件组)为对象组织不完全的封闭车间,即某

8、些工序如热处理工序不包括在内,或者某些负荷较低的大型或精密设备由几个车间共用。,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3、车间内部的生产单位车间内部生产单位是指车间内的工段(班组)。根据生产过程的性质、工段(班组)分为生产工段(班组)与辅助工段(班组)。车间内工段划分的原则,通常也有两种: (1)工艺专业化工段 即工段按工艺原则划分,工段只完成一定的工艺,如机械加工车间可划分为车工工段、铣工工段、磨工工段等。这些工段的设备一般都是同类型的,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二、车间的组织 3、车间内部的生产单位 (2)对象专业化工段 即工段按对象划分,在工段内完成所负责加工对

9、象的全部工艺过程,工段配备有完成固定加工对象所需的全部设备。设备按对象的加工工艺路线顺序排列。划分班组时要考虑加工对象的工艺特点和工艺过程、工作场地和设备的特点、工序的衔接和便于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1、生产和管理工业企业车间的生产管理,是整个企业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车间管理的主要内容。生产管理的直接对象,就是生产现场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一个物质转换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原材料、燃料、设备、劳动力等),经过生产现场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转换成一定工业产品的投入产出过程。生产活动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即投入价值较低的生产要素,经过全

10、体职工的劳动,创造出价值较高的工业产品的价值增加的过程。,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1、生产和管理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获得成功,并达到预期目标。这个目标是由工业企业的总目标规定的。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概念可表述为:对工业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与其他管理活动保持协调关系,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生产方面的保证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1、生产和管理,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生产管理的内容,分为静态生产管理和动态生产管理两大部分。 (1)

11、静态生产管理 称为生产组织工作。所要解决的课题,是为企业和车间有效进行生产活动提供一个物质技术实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布置 根据既定的生产大纲的要求和企业(车间)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生产场地、房屋建筑、机器设备和其他生产设施的空间布置,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和联系方式。,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1)静态生产管理2)划分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和生产岗位) 明确各生产单位的分工协作方式和各自职责。3)制定生产定额 为各种生产设备、各个工序、各道工序制定生产定额,作为平衡、协调各生产环节的标准数据。4)建立生产管理系统 设置机构、配

12、备人员和设施、制定各项管理业务的标准流程和工作标准、制定和贯彻确保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动态生产管理 称为生产计划工作和生产控制工作。生产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为企业(车间)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目标;生产控制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通过严密的指挥、监督、调整和补充等手段,确保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制年、季生产计划 确定优化生产指标,并做出切实可行的和严密周详的部署。,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

13、动态生产管理2)编制月度和月度以内的生产作业计划 为一个生产环节规定在每一个时间段(月、旬、周、日、轮班、小时等)内的生产任务,并保证规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任务相互之间紧密衔接,负荷均衡,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基本具备。3)开展有关生产活动的信息管理 健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的管理制度,确保决定企业生产活动的外部销售和供应信息,其他管理部门有关业务进展的信息和生产系统自身活动的信息,都能及时、准确、全面地通过规定的渠道得到反映和处理。,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动态生产管理4)开展生产调度工作 力求做到及早发现和处理已经发生的影响生产的大小故

14、障,及早发现和消除尚未发生的影响生产的隐患。,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3、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进行生产管理,必须满足由生产管理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以销定产,以产促销 (2)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 (3)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是指企业及各个生产环节在每段相等的时间内,完成等量和均衡递增的生产量。 (4)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4、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生产管理基础工作就是为开展生产管理提供资料依据、工作准则、基本手段和保证条件的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生产管理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15、)质量保证方面的基础工作 健全的图样、工艺技术文件和工艺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计量工作符合技术要求,检测手段完备,建立质量控制的有效制度。,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4、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2)保证正常作业的基础工作 为各岗位正常作业和相互之间的有效联系,建立健全所有生产岗位的责任制度、工人技术培训制度和技术考核制度。 (3)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工作 所有生产设备、厂房设施和生产工具,建立健全日常的维护保养制度和计划检修制度,以保证所有生产设备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能够正常运转。,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三、车间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4、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

16、4)组织和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基础工作 制定并贯彻执行先进合理的生产定额,作为生产组织、安排计划和进行调度,以及考核各生产环节和每一个职工的标准数据,以避免生产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由于定额资料不准不全所造成的损失。 (5)综合管理的基础工作 信息管理工作要健全,保证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各项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处理,有关数据实现标准化,从而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第二节 模具车间管理概述,四、模具车间的生产组织 1、模具产品生产过程分析 (1)模具产品的加工特点 1)产品结构复杂2)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路线及其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 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加以确定和实现,对机器设备的性质和设置状况的依赖程度较低,根据不同情况使用管理手段加以调整。3)保证日常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关键 不仅取决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设备的技术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大量的、细致的、复杂的、多变的组织、计划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