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3第三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2969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3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管理会计3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管理会计3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管理会计3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管理会计3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3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3第三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CVP分析的涵义及其基本假设,理解掌握保本量的计算方法以及CVP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具体应用,理解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保本点的计算。学习本章时,要求仔细阅读教材,熟悉相关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进行记忆;对于主要理论问题要系统地理解掌握;认真完成练习题目并参与相关案例分析讨论;结合教材,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点及其掌握程度:CVP分析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概念(掌握),保本和保利点的确定(重点),因素及敏感分析(理解掌握),特殊条件下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理解)。 重点词汇:保

2、本点、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敏感系数,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单一产品的本量利分析 第三节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 第四节本量利图,第一节概述,一、CVP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三、本量利分析的内容 四、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基本概念,一、CVP分析的意义和作用,企业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取得利润,而利润是售价、销量、成本及销售组合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量利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规律,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1相关范围假

3、设:期间假设、业务量假设。 2.模型线性假设: 固定成本的总数保持不变。 变动成本每单位固定不变,总数则与数量成比例。 在任何数量下售价均保持不变,收入总额则与数量成比例。 3.产销平衡假设:产量与销售量一致,即存货水平不发生变化。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销货组合保持不变。,三、本量利分析的内容,保本分析; 保利分析; 因素分析以及敏感分析。,四、CVP分析的基本模型,本量利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利润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CVP分析的基本概念,(1)单位贡献毛益Cm: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b) (2)贡献毛益总额Tcm: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3)贡献毛益率Cm

4、R:单位贡献毛益/单价或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 (4)变动成本率bR:单位变动成本/单价;或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5)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第二节单一产品的本量利分析,一、保本分析的意义和形式 二、盈亏平衡(保本)点的确定 三、保利分析 四、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一、保本分析的意义和形式,保本量(盈亏平衡点的销量) 保本额(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二、盈亏平衡点的确定,固定成本 1.保本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2 .保本销售额=贡献毛益率,三、保利分析,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保利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保利销售额=贡献毛益率 这里的目标利润是指税前利润,四、企业经

5、营安全程度的指标,1.保本作业率保本点的销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当企业作业率低于保本作业率时就会亏损。所以,该指标对企业的生产安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大于保本销售量的部分。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大于保本销售额的部分。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量(额) 3.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销量 单价=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第三节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本量利图 二、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三、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补充),一、盈亏临界图,盈亏临界图是围绕盈亏点,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及其相应关

6、系,集中在一张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 盈亏临界图依据数据的特征和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传统式、贡献毛益式、利量式等。作用:利用盈亏临界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发生怎样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决策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1.传统式盈亏临界图,基本式盈亏临界图基本规律,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也越少,或亏损越多。 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反之,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少,或亏损越多。 3在销售总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受单位售价变动 的影响而变动

7、。产品单价越高,表现为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4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2.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3. 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二、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一),1.固定成本变化,其他因素不变 金额 收入线成本线0 业务量,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二),2.单位变动成本变化,其他因素不变金额 收入线成本线0 业务量,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三),3.单价变化,其他因素不变金额 收入线成本线0 业务量,4.产品结构变动对保本

8、点影响 5.产销不平衡的影响,总结,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保本点的升高,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的减少会导致保本点的降低;销售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保本点的降低,销售价格的下降会导致保本点的升高;当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时,保本点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当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提高时,保本点会相应降低,反之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降低时,保本点会相应升高。,补充三、 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销售量、销售单价与利润同方向变动,销售量、销售单价增加,则利润上升,反之下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与利润反方向变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利润上升,反之下

9、降。,举例,某企业目前每年产销A产品5000件,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现目标利润定为80000元。分析影响利润的各个因素应怎样变动才能实现目标利润?,例题解答(一),企业目前利润=5000*(50-20)-100000=50000元, 要使利润增长60,实现目标利润80000元: 1.假定销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 Q=(80000+100000)/(50-20)=6000件,增加1000件,增长20 2.假定单价变动,其他因素不变: p=(80000+100000)/5000+20=56元,上涨6元,增长12,例题解答(二),3.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其他

10、因素不变: b=50-(80000+100000)/5000=14元,下降6元,降幅30 4.假定固定成本变动,其他因素不变: a=5000*(50-20)-80000=70000元,下降30000元,降幅30,第四节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一、主要产品贡献毛益率法 二、分别计算法 三、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四、贡献毛益保本率法 五、敏感分析,综合贡献毛益率法,在销售多种产品的实际情况下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贡献毛益率某产品销售比重 综合保本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保本销售额 =综合的保本销售额某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销售量 =某产品保本销售额某产品单价,例题,某公司

11、产销、两种产品,单价分别为5元和2.5元,贡献毛益率分别为40和30,全月固定成本为72000元。本月各产品预计销售量分别为产品30000件、产品40000件。要求:计算综合的保本销售额;、两产品在保本点的销售量;,例题解答:,(1)产品的销售比重为:300005 10060 300005400002.5 产品的销售比重为:16040 、两产品的综合贡献毛益率为: 4060304036 综合的保本销售额为:7200036200000(元),(2)、两产品保本点销售量分别为:20000060 保本量 24000(件) 5 20000040 B保本量 32000(件) 2.5,五、敏感分析,所谓敏

12、感分析,是研究因素之间关系的又一方法,它表示了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一个自变量因素的变化会对因变量因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敏感系数,敏感系数,公式为: 利润变动率敏感系数=-各因素变动率 26片例中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销量的敏感系数:60/20%=3 单价的敏感系数:60/12%=5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60/30%=2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60/30%=2,经营杠杆系数,常用的敏感系数是经营杠杆系数,指因为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利润的变动率大于销售变动率的现象。用以描述销售的变动对利润造成的影响。其在管理上的意义是反映了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一般来说,其他因素不变,固定成本越高

13、,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量变动率,敏感系数的简化公式,销量敏感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基期贡献毛益/基期利润 (150000/500003) 单价的敏感系数为: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利润(250000/500005)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为: 基期变动成本总额/基期利润 (100000/500002)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利润 (100000/500002),注意,本量利分析本质是因素分析,它是以成本习性为基础,探求成本(分为变动和固定)、销量、单价、利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服务于管理决策和经营决策。因此,本量利分析所体现的思想和所运用的

14、方法是比较有意义的。但是,在具体运用本量利方法时,要注意其有效性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只有在特定的、基本符合其使用假定的范围之内,这些方法才是有效的。当情况发生变化了,假定不再被满足时,则就不能照搬上述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量利分析思想,进行相关分析。,本章小结:,本量利分析研究了相关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规律,从而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思考题,1.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它具有何用途?其基本公式如何? 什么是保本分析? 2. 什么是贡献毛益,它具有什么特殊性质? 3. 何谓安全边际?计算该指标有何意义?如何利用它计算销售利润率? 4 . 叙述单位售价、固定成本及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对盈亏临界点及利润所产生的影响。 5. 什么是经营杠杆系数?如何测算?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