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29694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文化生活主观题基本答题思路,材料分析题基本步骤: (1)审设问:考查知识点,角度,主体,材料切入点。 (2)审材料:逐句分析+整体把握。 A、逐句分析:一句一句分析材料,找关键词,归纳中心意思。一般以分号、句号、段为断点。 B、整体把握:把逐句归纳起来信息,整合起来,归纳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3)答题:根据题目的角度、主体范围,针对题存在的情况寻找课本对应原理知识做针对性的回答。注:最难的就是从材料当中分析出反映的课本原理,需要对原理理解,并且能够运用。,认识、评价类”主观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一、主要设问方式: 设问有“如何认识xxx”、“如何看待xxx”、“谈谈对某

2、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没有明确分析说明什么)、“评析、评价什么行为”等等。 二、【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例一:“和而不同”的理性思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文脉未 断,而且历 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今天的中国人更加坚信,人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是一种文化吞并另 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另一种文化,在相互的交融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并且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中

3、,确定自己存在的理由。 正所谓: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 ,崇尚和而不同”的认识。,【答案 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即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 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是什么) 每个民 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优势和劣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交流、借鉴、融合,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实 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为什么) 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过程中,应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交流,要做到“和而不同”,必须反对只尊重自己民族文化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怎么做),意义类的主观题解题指导,1、设问方向上:,(1)直接问意义类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2)问影响或作用类的,积极,消极,(3)问原因类的(为什么类),必要性,重要性,2、解题步骤上:,设问引路,材料铺路,教材指路,在教材中找相关点,但不能一味照抄照搬教材,而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取舍、充

5、实和变通。,明确命题意图,结合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逐一深入分析,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根据设问对象本身的特点发散思维,找准主体。,当堂训练题1(湛江检测37题)(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二: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广东一举摘得34个奖项,在全国名列前茅。国家级荣誉的背后体现了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就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文化这一块相对是短板

6、,而且文化建设的过程比较漫长,不会“一夜成名”。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10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科技研发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分)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保障文化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素养。(2分)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省加快文化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

7、高综合实力。(3分),课堂训练题2、 37(佛山二模)材料一:首个广东“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于2 01 2年3月5日正式启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启动仪式,全省各地也于当天同步启动“行动月”活动,省道德模范及各行业、各社区志愿者代表、以及中小学生代表共同发表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弘扬雷锋精神、推广志愿文化,给力幸福广东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广东省启动“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对改造青少年的主观世界具有什么意义?(9分),(1)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3分)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8、和价值观,对其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3分)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眼力,拒绝精神污染,自觉接受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3分)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史高的思怨道德日标。(3分)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分)(说明:答到以上任意三点即可得9分,若学生回答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可得2分,但本小问最高得分不得超过9分。),课堂训练题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

9、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加

10、强公民道德建设的?(9分),课堂训练题4深圳第一次调研37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9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

11、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 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制定救助行为保护法规,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使道德建设与法律法规相协调。 (每个要点3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给9分),课堂训练题5 37(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12、。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10分),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4分)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

13、众传媒对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分),(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代价太大了!我们不得不质疑:“地沟油”泛滥 ,商家诚信何在?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树立诚信?(12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承袭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3分) 增强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3分) 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3分)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课堂训练6,课堂训练题7(中山市

14、调研26题)(22分) 某班政治教师就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道德滑坡现象进行研究: 背景一 时下地沟油、老人跌倒、黄赌毒、拜金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发指。 面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有人发出“扶起”跌倒的公德心的呼吁;人们对佛山18“见死不救”路人的争议不断;有网友发问: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经济发展提速了,道德价值观念反而落后了?救下女童的拾荒阿婆知识学问不一定有见死不救的路人多,但阿婆的行为肯定是他们一辈子的耻辱!” (1)结合背景一,用“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扶起”跌倒的公德心?(7分),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只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为人们道德行为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2分)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道德失范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分重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育文明新风尚。(2分) 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加强社会荣辱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