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61907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管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标段在吴起县周湾镇段至志丹县顺宁镇段,黄土丘陵地貌,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地势起伏较大,梁高沟深,沟壑交错、地形较为破碎,局部梁脊狭窄,梁与梁之间多形成崾岘黄土冲沟发育。部分地区沟谷地带出露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砖红色砂岩、侏罗系中统安定组灰色、灰绿色页岩、泥岩、砂岩和泥灰岩,含紫红色条带。在这些地段施工时,管沟开挖与修路都存在困难,施工时需要大量的石方爆破。2.2.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本标段内管沟需进行石方爆破的区域长约 11km,石方开挖量为 82745m3。3.3.施工准备施工准备3.1 制定爆破方案:根据工程地质和地形情况

2、,合理选用爆破方案,计算爆破参数。3.2 办理施工许可证:将施工方案报监理公司及当地公安批准后方可施工。3.3 爆破人员的培训:爆破有专业人员负责,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爆破专业训练,熟练掌握爆破器材的安全规则。并经公安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4.4.管沟爆破开挖管沟爆破开挖针对管沟开挖现场情况,拟采用松动爆破,爆破后的松散石方由机械和人工进行清理。对于坡度平缓且石质松软地段可采用机械部分剥削后,再进行施工。无论采取哪种开挖方式,均不得在沟两边弃土,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非管线施工的一侧,且推土距沟边不小于 0.5m。另外,对山势陡峭,施工场地狭小的地段,应修建作业平台,做为表面履土的堆放点

3、,爆破清除出的石方应人工堆放在施工一侧的坡上或用车辆运至现场附近宽扩处集中堆放,以确保施工作业带畅通无阻,并能够进行安装作业。管沟应严格按放线要求开挖,比设计要求管底高程以下超挖 0.2m。4.1 爆破参数的选择4.1.1 K 值的选取K 值为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4.1.2 松动爆破特硬:K=0.75,坚硬:K=0.5,软岩:K=0.454.1.3 W 值确定最小抵抗线为 W 值,在凿孔(炮眼)爆破情况下,管沟深度视为最小抵抗线。4.1.4 凿孔孔径(d)值确定炮孔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钻眼速度、工作面的炮孔数目、单位炸药消耗量、爆落岩石的块度等,对爆破效果和施工效率产生较大影响,故需选

4、择合理的孔径参数。根据本标段地质情况和管沟深度(3m 左右) ,取 d=50mm。4.1.5 a 值与 b 值的确定根据 d 值确定 a 值和 b 值;a 值为炮眼间距,在双列和三列时存在列距 b值。通常 a 值确定:d=50mm a=0.9m b=0.75m在管沟开挖爆破施工中符合上述 d 值要求可单列布孔,如果岩质坚硬和采用孔径不符合 d 值情况下可布双列,通常确定为 a=b。沟底宽度等于 b 值时(通过试验确定) ,沟底两边沿布孔。沟底宽度大于 b 值时,在沟底两边沿和管沟中心线进行三列布孔。4.1.6 Wc 值确定设计开挖深度加深部分为超深,即为 Wc 值。超深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开挖深度

5、内的沟底平整,消除孔与孔之间的硬隔,满足沟深要求;一般取:Wc=(1015)d4.2 单个装药量计算装药量直接影响着爆破效果、爆破工程成本和爆破安全,且因爆破过程的复杂性和瞬时性,故选择合理的炸药种类和装药量计算公式是爆破施工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现场岩石地质情况和以往工程施工经验,无水地段炸药选用二号岩石铵梯炸药,有水地段选用抗水性的二号岩石乳化炸药。4.2.1 单个装药量计算公式松动爆破 Q=kabw4.2.2 炮眼布孔及装药方式布孔:管沟爆破施工的工作面狭窄、爆破自由面小、爆破夹制作用大,比一般爆破的技术难度高,对炮孔的孔距和排距及布置形状要求高。布孔及钻孔宜从沟槽开口(或已开挖)处开始,

6、按孔距和排距参数布孔,当发现距离超过设计要求时,只能加孔,不能凑合。布孔可采用三角(梅花)形或方形。装药:可采取连续性非耦合装药或根据地质结构采取间隔装药。装药前应检查药孔,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先处理,特别是发现有水时必须淘净,必要时使用抗水性炸药。4.3 凿孔作业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实际需要和依据爆破参数,正确选择凿岩机具,凿孔深度要符合管沟设计深度要求,故实际凿孔深度=管沟设计深度+Wc。4.3.1 炮孔位置的选择与布置4.3.1.1 炮孔位置应避免在岩层裂缝处,且炮孔底部在缝隙以上 200300mm。要避开石层的分界线。4.3.1.2 炮孔采用梅花形排列的方式。4.4 堵塞石方段管沟开挖

7、爆破施工必须认真堵塞,堵塞材料最好采用符合要求的黄土,堵塞时要边堵边捣实。5.5.起爆线路设计起爆线路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集中情况和所经管线地段的复杂性,采用起爆网路电导爆网路。管沟开挖爆破施工便于采用串联导爆管起爆网路。起爆方法:通常采用电起爆,电源可采用起爆器或小型发电机。6.6.爆破措施爆破措施6.1 爆破拟定人工点火三孔同时起爆6.2 爆破施工要定人定位,严格按方案施工,并由专人负责整个爆破工作。6.3 定时爆破前,应将每次爆破时间通报友邻单位和主管部门。6.4 公路及人口稠密区,为了防止个别飞石伤人,每次起爆前须加盖炮被,以确保安全。6.5 整个爆破过程中设立专职安全员,每次起爆

8、前 3 分钟吹哨警戒,并在爆破区 30m 半径外圆周设立警卫人员,防止闲散人员进入危险区。6.6 每次爆破,应设立专人记录装孔数量,起爆时要准确对数,确准哑炮。6.7 每次爆破 58 分钟后,爆破员和安全员进入爆区检查是否有哑炮,经“两员”确认安全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再作业。6.8 杜绝边窜孔边装炮,严禁非爆破人员点火。6.9 每次爆破前,爆破员要认真记录爆炸品领用数量,严禁炸药和雷管混放,一般堆放距离大于 500m 设专人看管保卫。7.7.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7.1 管沟爆破断面尺寸的确定7.1.1 沟底宽度为 2.6m,深度在图纸设计深度的基础上再挖深 0.2m,用以回填0.2m 厚的

9、细土。7.2 边线控制爆破法7.2.1 为了获得设计施工要求的端面形状,避免超挖或欠挖,须采用边线预裂爆破法。预裂爆破法即使按照设计开挖线,加钻一排预裂钻孔,深度较主炮孔稍深,炮孔直径为 50mm, 炮孔间距一般为炮孔直径的 6 倍,靠近预裂炮孔的主炮孔的间距、排距和装药量应较其他主炮孔适当减少(见下图) ,施工方法就是预裂炮孔在紧靠边线的主炮孔之前起爆。其时差:对坚硬岩石不得少于 80100ms;对松软岩石不得少于 80100ms;使预先炸裂一条缝,这条缝在开挖区爆破时能反射爆震波,控制对围岩产生破坏性影响,从而在主要开挖区爆破后形成一个平整的开裂面,基本上可以达到预裂超挖或欠挖的目的。2

10、3 4 1 预裂爆破图图平面图预裂爆破图图平面图说明: 1正常装药炮孔 2小直径药卷间断装药(为正常孔的 50%炮孔)3设计开挖边线 4先起爆预裂区7.2.2 边线控制爆破效果与边孔的布置、装药量、装药结构及起爆方法等有关,在施工前,应准确标出设计开挖线和边孔的钻孔位置,掌握好打孔方向、角度,各边孔炮位应相互平行,孔底应落在同一水平面上,预裂炮孔的角度应于设计边坡坡度一致。7.2.3 控制边线的炮孔间距应适宜,过大过小都将影响爆破效果,一般随均质的岩石系数值的增大,而控制边线的炮孔间距则相应减少。7.2.4 控制边线的炮孔直径宜大些,其装药量应注意防止围岩遭受破坏,宜先做实验,以求得合理的密集

11、系数和装药集中度。一般控制在正常炮孔量的1/41/3 左右。7.2.5 控制边线的各炮孔要同时起爆,使两孔之间的岩面处于受拉状态而被劈裂。7.2.6 炮孔用药量的确定:深度 H=2 米 岩石类别为六类L=2 W=0.62=1.2 a=0.81.2=0.96 b=0.81.2=0.96炮孔抛掷爆破用药量:Q=1.750.960.962=3.2kg控制边线的炮孔用药量:Q=1/43.2=0.8 kg炮孔松动爆破用药量:Q=0.331.750.960.962=1.05kg控制边线的炮孔用药量:Q=1/41.05=0.26 kg7.2.7 开挖成型后的管沟,要保持顺直无急弯,无尖石。沟内无积水、无塌方

12、、沟底平坦。管沟深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沟壁或沟底如有突出的尖石,采用人工打凿摊面的方法,把尖石清理干净。以保证施工安全。 (见下图)突出的尖石用人工打凿清7.2.8 管沟爆破开挖炮孔深度不得超过沟、 (槽)宽的 0.5 倍。如超过,应采用分层爆破。7.2.9 如果岩石地形层水平岩层时,可打直孔或斜孔;当岩石地形呈垂直岩层时,则应打水平孔。当岩石出现层理面时,应设法以层理面为阶基线,钻孔时应避免穿过层里面,以利用上、下层岩石间的层里面,提高爆破效果。7.2.10 为提高炮孔爆破效果,消除残留炮根,可利用聚能效应或空底效应。方法是将木棍或空心竹管以及纸盒做成空心圆椎,设置在炮孔底一侧。7.3 起

13、爆网络网络联结平面示意图网络联结平面示意图7.3.1 导爆管起爆法,是利用导爆管传爆起爆药的能量,引爆雷管,然后使药包爆炸。安全性能好,可应用导爆管连接块或三通、四通等元件实现网络串并联,一次起爆的雷管数量不受限制;采取导爆网络操作简捷,容易掌握使用,传爆速度稳定,准备工作量小,导爆精度高,不受雷电、静电和其他杂电流及功率强大的无线电波的影响,可杜绝早爆事故,主要器材有导爆管、普通雷管和起爆器。炮孔7.3.2 导爆网络导爆管网的敷设可采用串联、并联、族联等方式。即采用普通雷管绑扎在成妁导管上,雷管起爆激发导爆管同时传爆。导爆管引爆炸药时,也是依靠普通雷管,即导爆管与起爆炸药的通雷联结起来,并依

14、靠连接插头使之成为导爆管单元(见下图) 。7.3.3 拒爆预防 7.3.3.1 不能使用表面有损伤或管内夹有杂物的导爆管,以免减弱或中断传爆。7.3.3.2 敷设导爆管网,不得将导爆管拉细、对折或打结,以堵塞软管中心通道,造成拒爆。网路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妥善保护,防止冲击或损伤。7.3.3.3 采用导爆管网络进行外微差爆破时,其延长时间应保证前一段网路爆破时,不致破坏相邻或后面各段网路。7.3.3.4 用雷管激发导爆网络时,导爆管应绑扎在雷管的周围,并用 3-5 层聚丙烯包扎带绑扎牢,一个 8 号雷管起爆导爆管的数量不宜超过 30 根。导爆管端头距雷管不得少于 10 米;雷管聚能穴与传爆方

15、向相反,以避免聚能穴的射流击断网路管线。在复试网路中,雷管与相邻网路之间应相距一定距离,以防雷管碎片破坏其他网路。7.4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7.4.1 爆破对人身、生产设备以及建筑物、构筑物都具有危害性,主要爆破飞石、爆破地震冲击波以及爆破毒气对建筑物、构筑物设备人身的影响,因此在爆破施工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正确的计算安全距离,确定一次起发起爆药包的总数量,并验算相应的安全距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防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式中 R飞石安全距离(m)K一般取 1.0-1.5 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n

16、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管沟爆破理论安全距离R=201.51.31.31.2=60.84m为保证绝对安全计算结果乘以系数 5管沟爆破实际安全距离为 R=60.845=304.2m7.4.2 控制爆破飞石措施7.4.2.1 设计药包位置时,避开软夹层,以免从这些方面冲出飞石。7.4.2.2 装药时必须认真核对,严禁超装炸药。7.5 地面和地下防震、防护安全措施在进行控制爆破时,应对爆破体或附近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进行防震、防护覆盖,以减弱爆破震动的影响和噪音,防止碎块飞掷。7.5.1 防震技术措施7.5.1.1 分散爆破点,采用群炮爆破时,采取不同时起爆各药包,就会减弱或部分消除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如果采用迟法雷管起爆,延缓时间在 2S 以上,震动影响就按每次起爆的药包重量分别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