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1897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2,上海),潘汉合 2013-09-23,背景,是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会 消化内镜学分会 依据我国慢性胰腺炎的流行趋势、最近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并参照2005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及国际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由内科、外科、内镜、内分泌、营养、病理等多学科专家集体讨论并编制而成。,概念,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 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或)胰腺外、内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2、等。,解剖生理概要,1.胰腺位置 横卧于第12腰椎前方,前面被后腹膜所覆盖,固定于腹后壁。 2.胰腺的分部及毗邻分为头、颈、体、尾四部。胰头部则被十二指肠包绕,头向后向内伸延形成一钩状突起,称为钩突。胰颈部短而窄。胰体部占胰腺大部分,体尾部界限不清,尾部逐渐变窄,与脾门相邻。胰腺前面有胃、胃结肠韧带和横结肠及其系膜。,3. 胰腺生理功能胰腺外分泌:由腺泡细胞和导管管壁细胞产生胰液,7501500m1/d,主要为碳酸氢盐和消化酶。胰腺内分泌:来源于胰岛,CP的流行病学,美国CP发病率为8.1/10万,法国为26/10万,日本患病率为33/10万,印度患病率最高,为(114200)/10万。据我国

3、1994至2004年间22家医院共2008例CP调查,患病率约为13/10万,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CP的致病因素,慢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较多,且常常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酗酒是主要的因素之一,西方国家占60%以上,我国约占35%。其他致病因素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胰腺先天性异常、胰腺外伤或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突变或缺失等。20%30%的患者致病因素不明确。,病理,CP病理特征:是胰腺组织纤维化 按其病理表现分为两类:酒精性和梗阻 最近发现: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PSC)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今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思路。,临

4、床表现,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病程 长,数年或数十年不等。 1.腹痛:常见,占90左右 ,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双侧季肋部、前胸、肩胛等处放散 。常因饮酒、劳累、饱食诱发 2.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尤在发作期更为明显,但呕吐后腹痛不明显缓解。 3.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脂肪泻是CP的一种后期表现,4.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1020患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约50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5.体征:上腹可有轻微压痛 ,少数患者可出现持续或缓慢加深的梗阻性黄疸,同时可伴有胆囊肿大,颇似胰

5、头癌 。少数病人引起腹水,称胰源性腹水,临床特点 五联征:上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囊肿、糖尿病和脂肪泻。这是具备诊断本病的主要征象,是典型病例。许多病例只有其中的一部分。 特殊综合征:发热、脂肪坏死、上腹压痛、皮 下结节、关节痛和浆膜炎。似乎是周身免疫反 应,少见。,并发症,1.假性囊肿 2.脾静脉血栓形成 3.胰原性腹腔、心包腔、胸腔积液 4.消化性溃疡 5.胰腺癌,CP的诊断,(一)临床表现 根据CP的病程,临床表现可分为4型。,腹痛虽然是CP的主要临床症状,但3%20%的患者可无明显腹痛,仅因体检或出现、型症状时才确诊为CP。 (二)体征 上腹部压痛,急性发作时可有腹膜刺激征。当并发巨大

6、假性囊肿时可扪及包块。当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黄疸。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可导致消瘦,亦可出现其他并发症相关的体征。,(三)影像诊断 X线:部分患者可见胰腺区域的钙化灶、阳性结石影。 腹部超声:根据胰腺形态、回声和胰管变化可作为CP 的初筛检查,但诊断的敏感度不高。 CT/MRI/MRCP:CT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胰腺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MRI对CP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钙化和结石的显示不如CT。MRCP可显示胰管扩张的程度和结石位置,并能明确部分CP的病因。,内镜超声(EUS):对CP的诊断优于腹部超声,诊断敏感度约80%。主要表现

7、为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可见胰管狭窄及扩张、结石。轻度CP:胰管侧支扩张或阻塞(超过3个),主胰管正常;中度CP:主胰管狭窄及扩张;重度CP:主胰管阻塞、狭窄、结石、钙化,有假性囊肿形成。,(四)实验室检查 急性发作期可见血清淀粉酶升高,如合并胸、腹水,胸、腹水中的淀粉酶含量往往明显升高。血糖测定及糖耐量试验可反映胰腺内分泌功能。CP也可出现血清CA19-9增高,如明显升高,应警惕合并胰腺癌的可能。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多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开展的

8、试验敏感度较差。其他相关检查:有条件可行IgG4、血钙、血脂、甲状旁腺素、病毒等检查以明确CP的病因。,(五)CP的病理变化 CP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不同程度的腺泡破坏、胰腺间质纤维化、导管扩张和囊肿形成等。按其病理变化可分为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慢性梗阻性胰腺炎和慢性炎症性胰腺炎。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最多见,表现为散发性间质纤维化及腺管内蛋白栓子、结石形成及腺管的损伤;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因主胰管局部阻塞、导管狭窄导致近端扩张和腺泡细胞萎缩,由纤维组织取代;,慢性炎症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组织纤维化和萎缩及单核细胞浸润。出现并发症时,也可见胰腺外器官的病理变化,如胆管梗阻、门静脉受压、血栓形成等。 胰腺标

9、本的获取:手术活检是理想的标本,也可经EUS、CT或腹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获得。,CP的诊断标准和分期,(一)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上腹痛或急性胰腺炎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等;病理学特征性改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 或可确诊;+拟诊。,(二)临床分期,CP的诊断流程,CP的诊断尽可能明确病因,并进行分期及预后判断。,CP的治疗原则,CP的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 (一)一般治疗 CP患者须禁酒、戒烟、避免过量高脂、高蛋白饮食。长期脂肪泻患者,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

10、,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二)内科治疗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治疗原则同急性胰腺炎。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应用外源性胰酶制剂替代治疗并辅助饮食疗法。胰酶制剂对缓解胰源性疼痛也具有一定作用。首选含高活性脂肪酶的超微微粒胰酶胶囊,并建议餐中服用。疗效不佳时,可加服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等抑酸药物。3糖尿病:采用强化的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维持CP 患者最佳的代谢状态。由于CP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疼痛的治疗:一般治疗:轻症患者可经戒酒、控制饮食缓解。,药物治疗:止痛药、胰酶制剂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梗阻性疼痛可行内镜治疗,非梗阻性疼痛可行CT、E

11、US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上述方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三)内镜介入治疗 CP的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和取石,缓解胰源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术式包括胰管扩张、支架置入、取石、碎石、囊肿引流等。对内镜取出困难的、大于5mm的胰管结石,可行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ESWL碎石成功率达95%以上,结合内镜治疗,结石清除率可达70%85%。,(四)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CP并发症引起的感染、出血、囊肿破裂等。 择期手术适应证:内科和介入治疗无效者;压迫邻近脏器导致胆道、十二指肠梗阻,内镜治疗无效者,以及左侧门脉高压伴出血者;假性囊肿、胰瘘或胰源性腹水,内

12、科和介入治疗无效者;不能排除恶变者。,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原则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术式缓解疼痛、控制并发症、延缓胰腺炎症进展和保护内、外分泌功能。术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胰腺炎性包块、胰管梗阻及并发症等因素。主胰管扩张、无胰头部炎性包块,可以采用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胰头部炎性包块、胰头多发性分支胰管结石,合并胰管、胆管或十二指肠梗阻,可考虑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在保留十二指肠和胆道完整性的同时,既切除了胰头部炎性包块,又能够解除胰管及胆道的梗阻,主要术式包括Beger 手术、Frey手术和Beme手术;炎性病变或主 胰管狭窄集中于胰体尾部,可

13、以采用切除脾脏或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对于全胰广泛炎性改变和多发分支胰管结石,不能通过胰腺部分切除或胰管切开等方式达到治疗目的者,可考虑全胰切除、自体胰岛移植。,(五)CP的治疗流程 CP的治疗应是内科、外科、内镜、麻醉以及营养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鉴于内镜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作为一线治疗。,痛性慢性胰腺炎,持续性疼痛尽管/需要麻醉性镇痛剂,控制疼痛,戒酒 低脂肪 甘油三脂正常化 避免加剧病情的药物,试用口服胰酶 酸抑制剂*1 mo,ERCP,扩张的胰管,考虑奥曲肽、 腹腔神经丛阻滞,胰腺空肠吻合术,胰管狭窄或结石,考虑内镜治疗,非扩张性胰管,考虑奥曲肽、 腹腔神经丛阻滞,胰腺切除

14、,CP的预后,CP的预后 CP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部分患者可相对稳定,持续进展 者可发生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或胰腺癌等,建议适时随访。,预防,首先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食肥腻的食物,尽量戒除烟酒。注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紧张,对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者可配合药膳调理。,小结,(1)增加了我国 CP 的流行病学数据慢性胰腺炎而缺乏我国的数据。 多学科指南引用了我国 19942004 年间对 22 家医院的 2008 例 CP 的调查研究结果,我国 CP 患病率约为 13 /10 万。 据此估算,我国 CP 人数超过 15 万。,(2)首次提出我国 CP 的临床表现分期和分

15、型方法 CP 的 分 类 系 统 繁 多, 史 上 曾 有 Marseille、历Marseille-Rome、Combridge、 TIGER-日 ABC、nchester 和 M-ANNHEIM 等多种分类系统,但均较繁琐且不适合我国 CP 特征。 多学科指南在上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 CP 特征的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方法( 表 1)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分期和分型,该分期和分型简单明了,临床易操作。 更为重要的是,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如, 1对期 CP 患者,应积极治疗缓解腹痛等症状, 2 期患对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处理并发症 , 3 期患对 主要采用胰酶替代治

16、疗和降低血糖等措施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3)修订了 CP 的诊断标准 2005 年版内科指南中曾提到典型的临床表现( 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 ) 为诊断所必须,但是近年来,临床上的确发现不少 CP 患者在体检才确诊,既往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称为“无症状时CP” 。因此,多学科指南修订了 CP 的诊断标准,强调了 CP 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在诊断中的作用。,由于我国很少有单位能开展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 ,并且早期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往往无任何症状 ( 出现脂肪泻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已降到正常值的 10% 以下) ,因此该指南并未强调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在 CP 诊断中的价值。,(4)修订了 CP 的诊断流程。本指南优先考虑了我国临床最常用、临床最易获得的检查手段,建议怀疑 CP 患者首先行腹部 X线或超声检查,一旦明确如结石等,即可考虑确诊。 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 CT、 MRI、EUS 等仍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可考虑行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或病理学检查,但往往多数单位难以实现。 如上述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可考虑重复检查或者随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