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文明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1554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思想与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道家思想与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道家思想与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道家思想与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道家思想与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与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与文明(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 老子自然观,读了道德经之后,我最感触的即为顺其自然的观点,尤其是放到生活中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在这个忙碌的年代,读一读道德经,能让我们放缓脚步,松一松紧绷的神经,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首先是道法自然:无生有,有归无。这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运动变化的最后依据。无外无他,无蕴含有且是有。无生有,是无动而有然,也就是说,无自然而有然。,道法自然其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较平民化的真实意义:

2、“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的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着。照字面上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的法则是自然”(自然是道的一个特性)。其中的“法”字,义当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的“法” 。,关于“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

3、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那么,老子给了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 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由此,我们接下来说说老子的生命之道,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幻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 ;或从考察养生学源流的角度说:“寿命的无限延长说,即源自哲学特别是老庄学说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先秦道家对于“寿命生死”问题的看法,就不难发现

4、上述观点并非道家宗旨。,在老子中,虽然没有直接讨论人的寿命生死问题,但从其一切均不得违反自然规律的宗旨观之,是不可能相信长生不死的,即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类似的言词还有许多,但均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先秦道家作为一种富含哲学内容的思想体系,不仅原本不存在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思想,而且与这种思想还是相互对立的。,道家关于养形不足以存生的见解,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等关于生命现象的阐说,并不仅仅在于要人们懂得追求不死成仙的

5、荒谬,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死生”这一最能反映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事实,去说明自然规律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宗旨。,道家是主张“保身”的,但这一概念同样不包含追求长寿的含义。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说明“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不可“见利轻亡其身” 1的价值观念.,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

6、“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前面说过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又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那么关于道家的养身,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贵柔、返朴

7、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老子对自然有一种天生俱来的敬畏和虔诚的膜拜,因为在老子看来,自然是不因人以及其他的外力而改变的,他是最强大的力量,只能顺应自然,而不应该去违背它,掌握了这个道理,就是聪明的人。,全文结束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