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66138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第二阶段实践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顺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第二阶段实施方案一、社会实践课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的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同学,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以“认知感悟 提高” 为理念,以“ 新农村新社区 新变化”为主题,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使你们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加深对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调查活动要求运用一种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两方面调查,即主要围绕对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撰写一篇调研报告。鼓励和提倡学生利用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本课程所学习的理论进行实践活动。二、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时间安排1.本学期第14周由专业授课教师对教学班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写作要求的辅导,并发放实践教学第二阶段实施方案。2.本学期第16周18周收集学生反馈的调查选题及调查思路及提

3、纲,对学生的调查选题及调查思路及提纲进行指导。3.下学期第二周星期一下午以以班为单位,按学号排序,由各教学班班长将装订好的调查报告收齐后统一整理上交到教务处办公室(新办公楼四楼,电话:2214930) ,由授课教师审阅。三、调查报告要求1.写作选题同学们可以在参考选题中选择任意一题或任一方向后,通过进行社会调查、阅读相关文献,再写成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22.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的格式及要求(1)论文的写作格式论文中应当包含以下五个部分:“题目” 、 “中文摘要” 、 “关键词” 、 “正文” 、 “参考文献” 。(2)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题目(标题或正副标题)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

4、“关于的调查报告” 、 “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 。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 查 人、调查分工等。调查报告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

5、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社会调查的附件证明进行社会调查的

6、相关材料,如调查问卷、访谈纪录、调查介绍信等。3.实践教学成果报告的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文章正文字数为 3000 字以上。以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的,小组人数不得超过 3 人,并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调查报告。34.实践教学成果报告的打印及装订:(1)打印纸张及字体字号必须用 A4 纸打印;封面上填写的“报告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等内容的字体 为三号宋体字。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标题使用三号宋体字,其余部分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用 5号楷体,末尾的参考文献用 5 号宋体。单倍行距, “页面设置”上:2 厘米,下:2 厘米,左:2.2 厘米,右:2 厘米,在调查报告右下角插

7、入页码。(2)手写要求 用16开300字稿纸书写,可参考打印格式要求,注意书写清晰。(3)装订要求装订的第一页为封面,即“实践教学成果报告”的封面(附件 1) 。在报告封面上填写好“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等信息。装订的第二页为安顺学院马列部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登记表(必须有红章、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附件 2) 。其后为调查报告,提交的报告必须按照页码序号, “小号在上,大号在下” 。请在左侧装订。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选题1、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 2、取消农业税后本地区农民生活的变化。3、从本地区看农村的社会保障。 4、本地区农业、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查?5、本

8、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6、本地区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7、如何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8、本地区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9、本地区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0、本地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11、本地区如何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12、本地区发挥党内民主调查研究。13、本地区共产党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调查研究。14、本地区农村教育现状。 15、本地区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调查。16、本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调查研究。 17、本地区个体经济发展调查。418、本地区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9、本地区农业产业

9、化经营发展调查研究。20、农村目前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研究。 21、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调查研究。22、本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调查。 23、我为家乡的发展献一策。24、本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研究。 25、本地区社会道德状况调查研究。26、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调查研究。27、本地区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28、本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29、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30、我家所在社区文化建设现状。31、本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32、本地区义务教务发展状况调查。33、本地区农村医疗保障法

10、律制度调查研究。 34、某基层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党的情况调查。35、本地区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干部人事制度调查研究。 36、本地区社区自治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37、本地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调查。 38、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情况的调查。39、 “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40、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41、本地区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42、本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43、本地区解决“农村、农民、农业” (即“三农” )问题的情况调查。44、本地区地方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45、本地区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46、对三资企业“剥削”现象的调查研究。 47、当地

11、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48、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49、当地构建和谐社会情况调查。50、当地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五、成绩评定及记入学分5-1 成绩评定:分调研过程、调研报告内容、调研报告形式三项八个二级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评定。量化考评如下表:5考 评 等 级 和 分 数考 评 项 目 和 指 标优秀 良好 合格 差调研过程中的表现 20-18 17-15 14-12 11-0调研过程调研计划、调研资料等 20-18 17-15 14-12 11-0依据资 料整理、分析、加工 10-9 8-7 6 5-0紧扣课题 10-9 8-7 6 5-0条理清楚 10-9

12、8-7 6 5-0报告内容有所创新 10-9 8-7 6 5-0字数 10-9 8-7 6 5-0报告形式格式规范 10-9 8-7 6 5-05-2 记入学分:总评成绩单独记入学生成绩登记表档案,总评成绩 60 分以上者独立获得 1 学分,计入公共限定选修课的学分体系。附件 1:封面附件 2:社会实践调查登记表6安顺学院马列部2011.5附件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题 目: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7安顺学院马列部制附件 2:安 顺 学 院 马 列 部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登记表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起 年 月 日社会实践调查主题时间 止 年 月 日实践调查单位名称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邮 编8大学生实践调查个人总结:(包括调查经过、收获和感受等)签名: 年 月 日实践调查单位意见: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9指导教师评语: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