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61248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新城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 1、编制说明 - 2 - 1.1 编制依据 - 2 - 1.2 编制原则 - 2 - 1.3 编制范围 .- 2 - 2、工程概况 - 3 - 2.1 工程位置 - 3 - 2.2 设计概况 .- 3 - 2.2.1 总体设计概况 - 3 - 2.2.2 主体结构设计概况 - 3 - 3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 4 - 3.1 定义 .- 4 - 3.2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 4 - 3.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 5 - 3.4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 6 - 3.5 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 8 - 3.6 砼养护 .- 9 - 4、质

2、量控制、保证措施 - 10 - 4.1 工程质量目标 .- 10 - 4.2 工程质量策划 .- 10 - 4.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10 - 4.4 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 10 -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 - 14 - 5.1 安全保证措施 .- 14 - 5.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14 - 5.3 文明施工 .- 15 - 5.4 环境保护措施 - 16 - 5.5 职业健康 .- 18 - 1、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长株潭城际铁路施工图(滨江新城站主体结构结构施工图) 。 相关地下工程“技术规定”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主要有: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

3、验收规范 (GB50299-2003)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机械配套能力及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实践经 验。 1.2 编制原则 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 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 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 的施工方法。 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订

4、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使施 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状态。 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按照 ISO900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控制施工的全过程。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 和软件进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1.3 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为滨江新城站主体结构砼施工。 2、工程概况 2.1 工程位置 滨江新城站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银山路与杜鹃路交叉口,呈东西走向,具体车站位置 详见图 2-1。 2.2 设计概况 2.2.1 总体设计概况 滨江新城站开挖起止里程为 WDK8+709WDK8+961,全长 252m,标准宽度为 25m,基 坑

5、开挖深度为 29.3m(标准段) 、32.8m(东扩大端) ;车站线间距为 18m,有效站台长度 230m,设地下三层,端头井局部四层结构。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 12501450 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内支撑采用六道支撑 (扩大端七道) ,其中第一道和第四道为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60916mm) , 钢围檩为 I45C 双拼。基坑中间设置 1200mm 抗拔桩及临时立柱,深度为基底以下 8m,均为钻孔灌注桩。 2.2.2 主体结构设计概况 车站结构形式为三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主体结 图 2-1 滨江新城站平面位置示意图 号疏散通号疏散通道 2 号风亭号风亭

6、 在建天骄府在建天骄府 邸小区邸小区 市政府大院市政府大院 号出入口号出入口 银山路银山路 号出入口号出入口 杜鹃路杜鹃路 沐兰酒店沐兰酒店 加油站加油站 枫林美景小枫林美景小 区群楼区群楼 号出入口号出入口 构标准段:顶板厚为 800mm,负一层和负二层板厚为 400mm,底板厚为 1200mm,顶板、 负一层板、负二层板及底板纵梁分别为 10002200mm、10001600mm、10001600mm、10002900mm,中柱为 8001000mm, 侧墙厚度为 800mm。 主体结构扩大段:顶板厚度为 1000mm,负一层和负二层板厚为 600mm,底板厚为 1300mm,顶板、负一层

7、板、负二层板及底板纵梁分别为 10002200mm、10001600mm、10001800mm、12002400mm,中柱为 10001200m, 侧墙厚度为 1000mm。 3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1 定义 混凝土结构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 1m 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本工程底板、扩 大段顶板及底板纵梁结构局部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3.2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裂缝产生的原因出发,根本上解决混 凝土裂缝问题。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 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

8、虑,结合实际采 取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订购混凝土时,和商混供应单位共同协商,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使混凝土达 到如下要求: 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 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 掺加优质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 比、以达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2)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选择夜晚浇筑底板(扩大段顶板)混凝土,避开白天中午气温较高时浇筑,降低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 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采用蓄 水法养护,使之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避免

9、发生急剧的温度变 化。 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 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 温差控制在 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 20内,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 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 过大高差。 3)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竖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 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 4)提高混凝土

10、的极限拉伸强度 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 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 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要求(即对混凝土供应商要求) 如下: (1)水泥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 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采用中砂; (3)外加剂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和料采用粉煤灰、矿渣粉; (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塌落度的前提下,

11、提高掺和料和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 位水泥用量。 3.4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浇筑方案,大体积混 凝土浇筑方案见图 3-2。 图 3-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示意图 1)混凝土浇筑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浇混凝土时采用加串筒的办法 进行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进行,插入式振动器的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 500mm。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 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允许时间按试验确定,如超过最大允许间歇 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

12、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 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成。 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面水平施工缝处先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比相 同的水泥砂浆.柱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混凝土下 料点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并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延续时间。 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停滞一定时间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防止在侧墙和顶 板混凝土之间产生纵向裂缝。梁板混凝土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 成阶梯形,当达到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由于柱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强度 存在差异,浇筑梁板混凝土前首先浇筑梁

13、柱节点区混凝土,梁柱节点区混凝土按高强度 等级混凝土施工。 2)混凝土振捣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振捣 示意图见图 3-3。 图 3-3 分段分层振捣示意图 振捣时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每点振动 2030 秒左右,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 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mm,以消 除两层间的接缝,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砂浆为准。平 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插入振捣器避免碰撞钢 筋,更不得放在钢筋上,振捣机头开始转动以后方可插入混凝土中,振

14、完后,徐徐提出, 不能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来,振捣靠近模板时,插入式振捣器机头须与模板保持 510cm 距离。变形缝处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能碰到中埋式止水带及其固定件, 以保证止水带位置的准确。 混凝土振捣均由专业振捣手负责,并防止漏振,班前对振捣区域进行责任承包, 施工员给振捣手讲解注意事项,相对分条块浇筑时,振捣人员在分界处振捣过界线不小 于 500mm。 3)安全措施 混凝土输送泵输出的混凝土在浇捣面处不要堆积过量,以免引起过载。输送泵清管 时,管端要设置挡板或安全罩,并严禁管端站立人员,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 振捣作业人员,要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夜间浇筑混

15、凝土,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4)测温 本工程底板及梁局部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面积大、厚度厚,内部水泥水化热 高且又不容易散失,因此通过测温工作可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 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 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5)轴线基点 主体结构施工的测量控制采用轴线控制的方法。依据设计图纸精确计算出施工轴线 的坐标位置,再次复核测绘院提供的车站首级平面控制网,合格后,以首级平面控制网 为依据,测量各条轴线的坐标位置。在轴线的两端,距离基坑冠梁 1.5m 的位置精确测 定轴线基点,基点位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轴线的准确度,

16、因此对轴线基点的误差严格 控制在2mm 内,累计误差控制在5mm 内。 6)平面放样 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分层施工,在开挖的同时进行钢 支撑的架设,架设钢支撑应尽量避免影响轴线测量的通视情况,在土方开挖完成并且基 坑底板施工后,依据控制轴线进行结构施工的具体测量放线工作。 根据工程施工安排,结构施工分段进行,在首先施工的结构段上架设全站仪,精确 对中、整平,后视该条轴线上的另一点,该段的轴线位置由地面传递到基坑底板上。在 轴线的基点,精确照准。固定全站仪水平转动旋扭,将全站仪望远镜纵向旋转,照准基 坑底板,照准两次并且标记,将两点连线,即可在基坑底板上确定该条轴线的位置。用 同样方法在施工段底板上确定每条轴线的位置,并且弹线标记。依据轴线,即可放样结 构柱线,结构墙线等尺寸,并且能够满足工程其他结构施工对测量工作的需求。轴线位 置,以及结构关键部位的测量放线工作要经过三级复核,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 序的施工。 7) 高程控制 利用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