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60195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青洋路四工区)(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1.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青洋路高架道路北部延伸线工程青洋路高架道路北部延伸线工程 编号:编号:.1.1 致: 江苏东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东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兹报验:兹报验: 青洋路高架北沿线工程青洋路高架北沿线工程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分部分部( (子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特殊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特殊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 4 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方案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方案 5 5本次申报内容系第本次申报内容系第 1 1

2、 次申报,申报内容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部已次申报,申报内容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部已 批准。批准。 附件:附件: 1 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 2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签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收人姓名及时间承包单位签收承包单位签收人姓名及时间人姓名及时间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日期: :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注: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 7 7 日提出本报审表。日提出本报

3、审表。江苏省建设厅监制江苏省建设厅监制青洋路高架道路北延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苏八达路桥有限公司青洋路高架道路北部延伸线项目经理部2013 年 4 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二、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三、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三、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四、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投入计划四、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投入计划五、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五、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七、季节性施工措施七、季节性施工措施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九、信息管理九、信息管

4、理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常州市青洋路高架道路北部延伸线工程,施工范围为:工程南起青龙西路以南高架二期主线终点处(跳水台) ,向北至河海东路交叉口南侧 245M 高架主线落地点处,工程全长 3270.77M,实施桩号范围为:QYK12+729.23-QYK16+000,一般路段道路红线总宽 80M,其中主线高架桥梁长度 3139.19M. 1 1、道路:、道路:地面辅道横断面形式: 地面辅道一般采用机动车双向六车道的形式。一般路段:2.5M 人行道+4.5M 非机动车道+2.0M 机非绿化分隔带+12.0M 机动车道+8.0M 中分隔带(高架桥墩)+12.0M 机动车道+2.0M 机非

5、绿化分隔带+4.5M非机动车道+2.5M 人行道,道路总宽 50M。高架集散车道路段:2.5M 人行道+4.5M 非机动车道+2.0M 机非绿化分隔带+7.5M 机动车道+5.3M 分隔带(高架桥墩)+8.0M 机动车道+3.4M 中分隔带(高架桥墩)+8M 非机动车道+5.3M 分隔带(高架桥墩)+7.5M 机动车道+2M 机非绿化分隔带+4.5M 非机动车道+2.5M 人行道,道路总宽 63M。高架道路匝道段:高架道路上下匝道宽 8.5M,匝道处地面横断面布置为:2.5M 人行道+4.5M 非机动车道+2M 分隔带+4/7.5M 机动车道+0.5M 分隔带+8.5M 匝道+1M 分隔带+8

6、M 机动车道+8M 绿化带(高架桥布墩)+8M 机动车道+1M 分隔带+8.5M 匝道+0.5M 分隔带+4/7.5M 机动车道+2M 分隔带+4.5M 非机动车道+2.5M 人行道,道路总宽 70/77M。高架北端主线入地引桥、引道段:2.5M 人行道+4.5M 非机动车道+2.0M 机非绿化分隔带+12.0M 机动车道+30.3M 中分隔带(内含高架主线引桥或引道 18M 宽及互通立交匝道桥墩)+12.0M 机动车道+2.0M 机非绿化分隔带+4.5M 非机动车道+2.5M 人行道,道路总宽 72.3M.交叉口渠化段、高架入地点引道、引桥路段,局部受避让桥梁墩柱影响,分隔带宽度有所变化,具

7、体可参见平面图。地面辅道人行道外侧大部分为绿化,一般在人行道外侧设 50CM 土路肩,土路肩外侧按放坡处理,填方路段采用 1:1.5,挖方边坡采用 1:1,有河塘处,水位 3.0 以下填方边坡为 1:1.75.地面辅导人行道外侧为工厂时,与室外地坪高差300 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管径600 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000N/M2;管径800 采用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顶管采用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倒虹管采用钢管。尾水管采用钢管和球墨铸铁管。管道接口:(1)HDPE 双壁波纹管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钢承口橡胶圈密封口。(2)雨水钢筋混凝土管 d1.5m 采用吊车

8、下管。人工下管采用压绳下管法,即在管子两端各套一根大绳,下管时,把管子下面的半段绳用铁钎锚固,上半段大绳用手拉住,必要时用撬棍拨住,两组大绳用力一致,听从统一指挥将管子徐徐下入沟槽,根据情况,下管处的槽边可斜立钢管或方木两根。吊车下管派专人指挥,在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集中精神,统一信号,找好重心,平衡起吊,稳管采用中心线法。排管:严格控制管道中心线,对口间隙控制在 10mm 以内。接口: d800 采用橡胶圈接口,800d 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4) 、沟槽回填土管道经隐蔽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回填土。槽底如有积水先排除积水,采用人工虚铺每层厚不超过 20cm。管道两侧应同时对称回填,不得直

9、接扔在管道上,高差不得超过 30cm。管腔及管顶以上 50cm 范围回填素土。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入槽,不得集中推入。沟槽内不得回填大于 100mm 的石块、砖块等杂物,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管顶 60cm 内采用人工夯实,60cm 以上至路槽采用机械夯实。雨天禁止回填土,冬天不得回填冻土。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按轻型压实标准执行,具体为:管腔内不小于 90%,管顶 25cm 内不小于 87%,道路路面以下 1.5M 按道路标准。2、HDPE 管A、沟槽开挖(1)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安全要求等。(2)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和警告标志,如护栏、路

10、障;夜间悬挂红灯警示。(3) 机械开挖应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槽底应留0.20.3m 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临铺管前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并同时修整槽底。如局部超挖,则用细砂回填。(4) 下管线前各种构筑物应尽可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必须挖出使其外露,并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5)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考虑到基槽暴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基槽变形,尽可能减少晾槽时间(不超过 23h)。施工时掌握天气变化,严禁基槽泡水。C.基础基座:基础采用 360砂垫层, 加砂回填,粗砂应洒水拍平。D.管道铺设管材、管件在装卸、运输、堆放时,轻抬轻放,严禁抛

11、落拖滚和相互撞击。管材成批运输时,承口、插口应分层交错排放,用缆绳捆扎成整体,并固定牢回。管材如长时间存放,应置于棚库内。当露天堆放时,必须加以遮盖防止曝晒,并远离热源。运输和使用时,必须远离火源。a、对运至现场的成品管在铺设前再次逐节检查。凡在运输或堆放过程中损坏不得吊入沟槽。b、管子卸车要用柔性悬带或绳带提起,其带宽和承载能力要根据所吊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若用铁索或钢索起吊,必须在管子外面套上橡胶管或其它柔性管,禁止抛扔或撞击管道。c、管子起吊时要采用双点起吊,严禁单点起吊。d、卸下的管子放在托架上,注意不放在窄平的支撑物上。e、机械设备在管子起吊前检查,确认其机械性能完好后起吊。严禁用

12、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f、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密封胶圈。安装前安排人员将管子插口部位倒角,还要检查胶圈质量是否合格。安装时将承口、胶圈等擦干净。插口插入时按管轴线方向插入承口,不能倾斜,否则会顶偏胶圈,致使胶圈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产生漏水。承插口管安装,插口插入方与水流方向一致,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调整管材长短时用手锯切割,断面垂直平整。E管道修补管道敷设后,因意外因素造成管壁出现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面积或裂缝长度和宽度不超过规定时,可采取粘贴修补措施。管壁局部损坏的孔洞直径或边长不大于 20mm 时,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直径不小于 100mm 与管材同

13、样材质的圆形板。管壁局部损坏孔洞为2030mm 时,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 粘贴不小于孔洞最大尺寸加100mm 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管壁局部出现裂缝,当裂缝长度不大于管周长的 112 时,在其裂缝处粘贴长度大于裂缝长度加 100mm、宽度不小于 60mm 与管材同样材质的板,板两端宜切割成圆弧形。修补前先将管道内水排除,用刮刀将管壁面破损部分剔平修整,必须将贴补范围内的肋剔除,再用砂纸或锉刀磨平,用水清洗干净。粘接前先用环己酮刷粘接部位基面,待干后尽快涂刷粘接溶剂进行粘贴。外贴用的板材采用从相同管径管材的相应部位切割的弧形板。外贴板材的内侧同样先清洗干净,采用环己酮涂刷基面后再涂刷

14、粘接溶剂。对不大于 20mm的孔洞,在粘贴完成后,用土工布包缠固定,固化 24h 后即可还土;对大于 20mm的孔洞和裂缝,在粘贴完成后,可用铅丝包扎固定。在管道修补完威后,对管底的挖空部位按支承角 2a 的要求用粗砂回填密实。对损坏管道采取修补措施,项目部事前应取得管理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同意;对出现在管底部的损坏,还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方可实施。当管道损坏部位的大小超过上列规定时,将损坏的管段更换。当更换的管材与已铺管道之间无专用连接管件时,可砌筑检查井或连接井连接。F回填 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土块粉碎,集中拌和,分层夯实压实度达到市政验收规程的要求。管顶砂回填部位以上至 50 厘米内采用人工方式分层夯实。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带水回填,不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体。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回填土分层回填,以保证管底和管侧面回填土的密实性,从而防止管道受力不均匀所引起的变形、接口破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