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3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59667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知识3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3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3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3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3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知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知识3(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08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 行为规律的科学。G。奥尔博特和F。 奥尔波特的观点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 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的公式:B=f(P,E) B 行为, P 个体,E 情景, f 函数,(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

2、。,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本章主要介绍前3方面的内容。,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辩、 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 形成期及确立期。,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人性的辩论。康德、卢梭: 性善;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性恶。 二、经验描述阶段:在观察的基础上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奥尔波特:研究社会促进,著有社会心理学墨菲夫

3、妇:实验社会心理学,1、瑟斯顿、李科特 2、谢里夫 3、莫里诺 4、勒温 20世纪80年代后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二)调查法1、访谈法:特点:创造信任的氛围;提纲。分类(1)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2)直接访谈;间接访谈访谈过程与技巧(1)准备工作(2)接近被访谈者(3)应对拒绝的技巧(4)谈话

4、与提问技巧(5)追问技巧2、问卷法: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分类(1)结构问卷;非结构问卷(2)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问卷的构成: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3、档案法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 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生态学效度的问题”把握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也不夸大应用范围。,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一)简史:起源于行为主义。(二)学习的机制:1、联想;2、强化;3、模仿。(三)观察学习: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

5、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四)不足: 二、社会交换理论: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霍曼斯提出的五个命题: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满足命题;5、侵犯-赞同命题。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布劳认为人们的交往是互惠、自愿的。,三、符号互动论该理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 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

6、 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 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的变化。(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个体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在事物本身。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二)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

7、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 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精神分析论(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还有之间的前意识)2、“力比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本我(生物面);自我(心理面);超我(社会面)。,(二)容格的分析心理学容格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 自然主义倾向。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 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集体潜意识理论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强调文化

8、和环境在人的行为、性格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泉源。,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定义: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过程: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终生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一)家庭、(二)学校、(三)大众传播媒介、(四)参照群体

9、,五、社会化的分类,(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二)性别社会化1、性2、性别: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三)道德社会化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1、国家形象阶段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的定义: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 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 体的行为及其规律。,二、社会角色的分类(职业咨询师是什么角色?)农民(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二)

10、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一)角色期待(二)角色领悟(三)角色实践,四、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 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一)角色冲突:定义:类型: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二)角色不清:定义:(三)角色中断:定义:(四)角色失败: (最严重的角色失调)定义:,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一)自我的概念:定义:亦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

11、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镜我(二)自我的结构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三)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1、生理自我:8个月到3岁。2、社会自我:从3岁到13、14岁。3、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二、身份(一)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与角色 身份是由角色决定的(二)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三、自尊(一)自

12、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需要包括:一,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二)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正确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罗森泊格的自尊量表),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是由各中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 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通过“图式”起作用。“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

1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形成:初次印象(第一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与近因效应(不熟悉的人和亲密的人) 以上效应为信息出现顺序对印象形成的重要影响。(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的性质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加法模式(二)平均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四)中心品质模式:一般说来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 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四、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

14、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二)印象管理的作用: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归因,一、归因的概念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 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一)内因与外因和综合归因(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可控因素做出变化预测;不可控因素做准确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内控者;外控者。他们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其对待事物的态度

15、和 行为方式也不同。,四、归因原则(一)不变性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二)折扣原则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是要谨慎。(三)协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归因时要考虑: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行动者,观察者。(二)自我价值保护成功的,失败的。(三)观察位置人们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

16、意中心的人和物。(四)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景性。,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结,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概念: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二、动机过程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动 目标 需要满足 新需要,三、社会动机的功能(一)激活功能(二)指向功能(三)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到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定义: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 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亲合的起源:依恋,强化,模式发展。(二)亲合的作用:1、满足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景因素:压力;社会剥离。2、情绪因素:恐惧;焦虑。3、出生顺序:按出生顺序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