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56650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当前环境下的甘南藏族文化一、基本情况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为 45000 平方公里,辖夏河、碌曲、卓尼、临潭、迭部、玛曲、甘南藏族自治州七个县,居住有藏、汉、回、土、撒拉、蒙古、保安、满等 24 个民族。截至 1994 年底,甘南州总人口为 613182 人,其中藏族人口为 297929 人,占全州人口的48.59%。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流域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藏族是甘南的主体民族。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与西秦岭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 3000 m,气候高寒,年降水量444783mm。有白龙江、洮河、大夏

2、河、拱坝河等河流及其 120 多条大小支流,全州水资源总量 254108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1108m3,过境水 153108m3,是黄河、 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之一,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生态环境恶化始于20 世纪 50 年代, 80 年代以来随着地区 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干预的逐步增强,加上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全州生态现状1、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等“三化” 问题严 重。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天然草场 272. 34 万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 70. 28%。据调查统计,全州有近 90%的天然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

3、度退化面积 81. 33104hm2,中度退化 136104hm2,分别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 30%和 50%。草地鼠、虫害面积 128. 67104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 47%。玛曲县黄河沿岸沙化面积达 5. 34104hm2,盐碱化草场面积 0. 55104hm2。20022003 年笔者实地考察所见,玛曲、碌曲一带大片草场鼠害猖獗,草场极度退化,景象触目惊心。2、森林遭到破坏。甘南林区是甘肃省最大的林区,森林面积约占全省森林面积 30%,活立木蓄积量约占全省的 45%,曾经是甘肃省最大的木材基地,由于长期对林区的过量采伐、森林资源严重受损。据统计,从 1959 年到 1990 年底,

4、州内约有 10104hm2 的原始森林消失,林线平均后移 20 多 km,局部地段林线后移 30 km 以上。3、水资源日益紧张,高原湿地全面消退。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甘南州年均降水量已由 1982 年的 750 mm 降为 1999 年的 425 mm,地表径流明显减少。境内的主要河流白龙江、洮河、大夏河,20 世纪 80 年代末平均径流量比 60 年代初分别减少 20. 6%、14. 7%和 31. 6%,大部分山涧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全州草原湿地面积由 1982 年的 8104hm2 减少到 1998 年的不足 2104hm2,不少沼泽湿地变成了土

5、石裸露的干滩或者草被稀疏的半干滩。有甘南“高原明珠”之称的著名湿地尕海,继 19961997 连续两次干枯之后, 2000年的夏季又几近干涸。4、生物多样性锐减。从 1982 年到 1999 年的 18 年间,全州草地植物群落中的优质牧草所占比例由 80%下降到 50%,杂毒草由 20%上升到 50%;植被盖度由 80% 95%下降为 45% 60%;生物多样性由 29. 1种/m 2 减少为 8. 7 种/m 2(重度退化)、22 种/m 2(中度退化)。20 世纪 7080年代在亚高山草甸随处可见的秦艽、甘肃贝母、冬虫夏草、红景天等药用植物越来越稀少,草地和土壤昆虫及飞禽急剧减少,20 世

6、纪 80 年代以前常见的藏羚羊、盘羊、麝、豹、狐等野生动物近乎绝迹,曾经成群在草地上觅食的黄羊、马鹿等动物已不复存在。5、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之后,地表侵蚀强度随之增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相关地质灾害的发生。1985 年,甘南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为 87. 18104hm2, 2000 年扩大到 118. 05104hm2,15 年增加了 35. 42%。白 龙江、洮河、大夏河,20 世纪 80年代末平均含沙量比 60 年代初分别增加 12 倍、73. 3%和 52.4%。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一带沿河谷地区的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明显加剧。(二)生态问题的原因甘南州严重

7、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本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土高原南缘与陇南山地(西秦岭)西缘的交接带,生态环境天然脆弱。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甘南州降水量逐年减少,而蒸发量不断上升,蒸发量已超过降水量 24 倍或更高,气候旱化成为生态退化的潜在诱发因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大。生态恶化的直接原因是人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这里,畜牧业发展十分粗放,畜牧业和牧民收入的增长是以对草地的过度利用和掠夺式经营为代价的。过牧和滥采(中药材、草皮等)、滥伐(林木)、滥垦(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垦土地)问题突出,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据计算,甘南天然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 621. 13 万羊单位

8、,而目前实际载畜量 910 多万羊单位,超载率达 46. 5%,严重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2000 年底,全州草场围栏面积为 28. 53104hm2,改良草场为 0. 21104hm2,人工草料地为 1. 4104hm2,分别只占全州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11. 12%, 0. 08%和 0.55%,草场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加之环境检理监测机制很不健全,鼠虫害及草场“三化”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 监控和整治。二、生态环境问题下的藏族文化(一)以苯教为核心的生存文化甘南藏族自治州县主要有苯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和婆婆神信仰等。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主要信众是藏族,婆婆神的信众主要为汉族,部分藏族也信奉该

9、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苯教是从西藏传播过来的,自从 7 世纪 40 年代佛教传入吐,佛、苯之间的斗争历时 200 余年而不息。佛教和苯教经过长期斗争,互相渗透融合,由一种外来宗教演化为西藏地方形式的佛教,最终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取代苯教而成为藏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苯教从西藏退缩到了当时处于唐蕃边境的甘、青一带,维持着小规模传播的局面。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唐蕃边境,是藏族原始苯教保持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苯教巫师“贡巴 ”,他们不是专职的神职人员,和平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吃肉喝酒,过着半农半僧的生活,平时在自家耕种,有事时到寺院或者民众家中作法,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报酬由民众随意施舍,并不强要。苯教将世界

10、分为神、人、鬼三界,将人视为世界的一部分,要求人对大自然心存敬畏,特别尊崇山神,认为山神掌管一切,在进行较大活动之前必须要向山神祈祷和祭祀后才能进行。这从苯教对人类的分类就能看出,苯教经书中就明确认为柏树代表男人,油松代表女人,是森林中的重要成员,要人类听从山神的安排。作为苯教巫师的贡巴在藏族民众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拥有对天地万物的解释权,在藏族信众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承担着祭祀神灵、保佑平安、驱除鬼邪、保护庄嫁、婚丧嫁娶、生儿育女、修房建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重任,必须要学会求神、保命、驱鬼这三大本领才能行“ 搭衣” 出师大礼,独立行艺。他们在农业方面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挡暴雨,每当夏秋时节,

11、暴雨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要举行“扎山 ”仪式,作法念咒驱 除暴雨,驱使暴雨沿着山岭而下,不落在庄稼地里。经过搭衣仪式的贡巴们轮流给本村看护庄稼,这是他们的义务,全村人每年给看护贡巴 500 斤粮食作为供养。甘南藏族自治州汉族信众也非常敬重贡巴,认为他们法术高强,非常灵验。村寨每隔3 年要请贡巴前去“ 扎山” ,确保庄稼丰收个人家中有事也随 时请贡巴前去禳治。苯教对森林是非常崇拜的,认为有神灵在里面栖息。村寨靠山一面的护林则是禁地,而护林里的大树则往往被看作是山神爷的化身,人们在大树下建造插箭台,每年宰杀羊鸡,进行献祭活动。除了当地人每年进行祭祀外,平时人们不得入内进行采集、拾柴等活动。苯教的图片、

12、经文形象地向我们说明了苯教对神树的崇拜,图片中的树木非常高大,长在一座石山的山顶上,树上分散栖息着 5 只大鸟,姿态各异,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 5 个方向,并向这 5 个方向鸣叫,山下则是一片汪洋,这是苯教在安顿山神爷时用的法器之一。每年腊月十五要举行“贡巴会”,对 山神进行祭祀和供养。 这一天,斗部和卡部的所有贡巴头戴法帽,身穿法袍,手持法器,全副武装聚集在斗部的贡巴寺内,诵经作法,所诵经文为杀羊祭祀山神,感谢山神赐予雨水,免下冰雹,保护庄稼,保佑人畜平安,阖村康泰。在他们的带领和监督下,当地藏族民众形成了以苯教为核心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能推动该族群高效地利用当地的生物

13、资源,并使该族群的社会存在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相兼容,确保该族群获得最大的生态安全,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功用。 ”在这种地方性知识的作用下,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良好,以自然风光优美著称,成为国家放养野生梅花鹿的实验基地之一。当地的卫生状况也很好,街道整齐,路面干净,优美的风景和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使其渐渐成为甘南的旅游胜地。这种良性循环进一步带动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交通方便,甘南藏族自治州经历了从拥有原始森林到砍伐殆尽的痛苦过程,他们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植树造林,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泥石流沟不再频繁爆发,苯教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地的汉族最早是在民国时期从外地迁移

14、到此地的,当时只有 6 户人,购买了山上各皂村藏族的牧场居住,山上的各皂村藏族也有几户人从山上搬了下来,渐渐繁衍下来,形成了现在藏汉杂居的局面。因为当地藏族人口较少的缘故,从 1960 年最后一个老贡巴去世后,当地就很少没有贡巴了。20 世纪 80 年代,插箭台所在的山头被泥石流冲垮,无奈之下当地人请贡巴选址,将插箭台移到现在的地方。当时贡巴就要求村民在山上栽树,给山神建造一个比较好的供奉场所,这样才能讨山神爷欢心,弥补以前的过失。他的话得到了百姓的普遍响应,经过 20 多年的经营,现在插箭台山脚下的树木已经长大了,加固了山体,使新建的插箭台得到了保护。 甘南藏族世代在这里生活,在保护生态环境

15、,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求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明白让森林休养的道理,百姓们在一年中大规模进山的次数不超过 2 次,一次是夏季采摘野菜野果,一次是秋季砍柴。这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大自然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村民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二)习惯法中的生存文化“习惯 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 具有原生性,是中国社会固有的规则,它既涉及文化问题,也涉及生存问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断言:“法应该与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16、”甘南草原面积较大,生产能力较高,牧草资源也较丰富,境内河湖广布,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森林也有少量分布。法律是地方性知识,而不是与地方性无关的原则,并且法律对社会生活来说是建设性的,而不是反映性的,或者无论如何不只是反映性的。甘南藏区部落习惯法广泛涉及草地、水源、耕地、森林等诸内容,不仅规定草场不能受损,而且还规定草原上一切生物不受伤害。如甘南果洛莫坝部落法规定:引起草山失火者,罚全部财产的二分之一;超过草山界线放牧者,罚牛一头。部落习惯法规定:“牧户 按小亲族每 10 户编为 1 个“ 日郭尔”(帐户圈),每个“ 日郭 尔 ”设一个“求德合”(执法者)。共 20 个“求德合” ,分属 8 个“求宦”(执法官)统领。具体由各“求德合”依照部落俗规和千户的意志安排四季轮牧,包括迁圈的时间、落帐地点、使用草场的范围等。违背“求德合” 宣布或通知的迁圈日期,擅自早搬或拖延搬迁者要受“ 日求”(帐户搬迁约束)的处罚,一般是罚牛 1 头。误越草场界线,则罚“杂交”(用草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