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49790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鹿原读书笔记25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鹿原读书笔记白鹿原读书笔记 25002500 字字 好久没有碰那本书了,直至今天我才翻开它,记 得刚上小班的时候,每每看见别人手里抱着的精美的、厚 厚的童话书,我就幻想着,如果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本属于 自己的童话书,那该多好啊。 总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即使在今天,大到国 家、小到个人都对我们从事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迄今为止,经济学领域的主流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国富论 的基础之上的。 小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很早就听 说了,在大学里,有好几次机会在图书馆差点借了来看,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都是拿起书来看了很多页又放下 了。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个很懂得读者心理的人,他的作 品的一

2、大特点是情节吸引人。比如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白 嘉轩这辈子引以为傲的就是娶了七房老婆。这个带有暗 示 性的语句的确是很吸引人。后面的情节也正如读者所料, 亦或是所期盼的那样,有很多的男女之事的细节描写和无 处不在的性暗示。虽然露骨了点,但是并不淫 秽,所以成 为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也许是我以前对这种大部头书的 恐惧心里吧,总觉得它太浪费时间了,就几次错过了与之 相会的可能了。其实,越是这种优秀的 长篇小说,故事越 紧凑,读起来越快,我就是用了三天读完的。有一种让人 一翻开就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 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黄土高原上白、鹿两家的兴衰 成败,通过大家族的故事看中国的近代史,颇有点大宅 门的意

3、思。不同的是大宅门只是写了白家这一家,白鹿 原是两家。共同的是,家族的兴亡与国家的成败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国家兴则家族旺,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若是 时局动荡,你方唱罢我登场,执政者轮番鱼肉百 姓,那只 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了。表面上写的是农民的 乡村生活,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官员启示录。 我比较喜欢的人物形象是白嘉轩,朱先生。 白 嘉轩:白鹿原的族长,掌管各种耕种,收割农事以 及族人的婚丧嫁娶等事宜,具有一定的威望。至于他是怎 么当上族长的,我也一直困惑。难道是卖水地,买旱地的 吃亏买卖吗?这个亏其实后来变成了福。他用旱地种罂粟, 获得巨额利润,引得乡人放弃庄稼,纷纷种大烟了。从这 一点

4、上说明了他的灵活头脑以及农民的一些特 质:跟风心 理严重。价值规律一起作用,结果是种什么赔什么,菜贱 伤农啊。 后来,他在子女的教育上,对鹿三的亲切随和态度, 对朱先生冷先生的尊敬,对造反起义不肖子孙的薄情以及 对敌人恶势力的威胁的镇定勇敢,到后来对黑娃的怜悯同 情和对自己儿子的原谅,都说明了他是个有情义有担当, 有原则有威严,有血性有智慧的男子汉。 朱先 生:白鹿书院的教书先生,博学多才,文墨不俗, 睿智通达,乐善好施,幽默儒雅,有着文人特有的淡定从 容以及理想主义情结。他饱读诗书,博古通今,还能占卜 算卦,这让他声名远播,一时间甚至神话了朱先生。但是 他并不刻板教条,看问题入木三分,一针见

5、血。如他的口 头禅是:房是苦地是累,万贯家财是催命鬼,这在 一次又 一次的现实中得到了验证。乡民在匆匆流过的岁月中,越 发的发现了他的预见性与深刻性。但是一回到现实之中, 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流露出对财富的向往与 追求。在他们 看来,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最踏实的,也 是最真实的。农民都是活在土地上的,大概只有知识分子 是活在空中的。虽然他更能看清这个 世界,但是也脱离了 这个世界。 他带领编县志的先生们发表抗日表请愿书,投笔从戎, 欲度渭河参军抗倭寇。这种英雄主义出发点是好的,但是 平均年龄 60 岁 以上、肩不能挑、背不能扛、手无缚鸡之 力的文弱老书生的参战无疑是对当局的蔑视与不信

6、任,让 执政者难看:组织抗日不力,逼得老人们上战场。试问: 真正的军 人哪里去了?你们在国难关头干什么了?这也反映 了当时民众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的不满。比如,朱 先生坚持在县志里面将“”改为“共军” 。 周末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时间,于是,我拿起 了那本放了好久的格列佛游记 ,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对死亡的态度,竟然能够那么 的从容不迫,并且在 7 天 前就写好了遗嘱:不用棺材,不 通知乡党亲戚。可正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朱先生 的儿子系着白布条去买黄表纸之类的丧葬用品时,他的死 讯被一个农民知道 后,立刻风一样的传遍整个白鹿原,成 群结队的乡亲们来带书院门口哭先

7、生,将脑袋撞向书院大 门。这位白鹿原历史上最好的一位先生去世了,他的散在 全国各地 的、各行各业的弟子们也千里迢迢赶回塬上,一 睹先生的遗容。 可 是正像他的遗嘱所要求的,妻子忍痛拒绝了所有来 客,一律不得进入书院,不接受吊唁。这也正是他为人低 调的一贯作风。不劳民伤财,不大兴旗鼓。到了出殡送葬 的一天,他也没有被装进棺材,而是简陋的搁置在牛车上, 拉向坟场。这正好给乡亲们提供了一个瞻仰大大师的机会。 在那去坟场的路上,沿途聚满了悲戚的乡民和 痛苦的哭声, 遍地是丧葬纸品以及数不尽的帮忙、随行,送行的青年们。 虽然他们大多数不是先生的弟子,没有听他讲过一堂课, 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无疑是最好的金

8、字招牌。他的葬礼超越 了白鹿原史上任何一位官员的排场,人们对他的思念以及 悲痛也是最真切最广泛的。这无疑告诉世人,得民心者得 天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的,一位小小的教书匠,无权无 钱,只是用不多的知识与才华为家乡的教育尽了一份薄力, 这样尚能让百姓如此爱戴如此不舍。那么,掌管着生杀大 权的执政者呢? 更应该励精图治,切实为百姓带来实惠, 才能真正为人民所拥护。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 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 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 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

9、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 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 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 “义”的化身。这也就是 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 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朱先 生最绝的是他的预见性。都说:入土为安。但似 乎这位才华横溢先生已经算好了将来的某一天他注定要被 挖坟鞭尸。于是,不装棺材不置墓地,只是随便在地里一 埋 方便将来的人更好挖。这让人情何以堪!唯一的陪 葬品只是他终其一生的十几本著作来当作枕头。这是何等 的大气与豁然啊!还有一块他亲自雕刻有字的但是用 牛皮 纸封住的砖头,但是他却将这个迷一样的东西带入了地下。 直到几十年后,到了那个疯狂混乱

10、的年代,带着红袖章的 红卫兵把先生的遗骨挖出鞭尸的时候,才揭 开了这个秘密。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 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 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 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 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砖头两面各写着六个字: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 可活! 然而,也就是英格母,梅森这些人的出现给她的幸福 加入一些插曲。其实罗彻斯特是喜欢简爱的,自从他装扮 算命试探她后,她也知道了,然而英格母的出现破坏了灰 公主与王子的梦,简爱既是伤心,又是无奈

11、,她明知他们 两个人并不相爱,却不敢主动接受罗彻斯特。 依然是那么的犀利与深刻!充满了讽刺的快感!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 “现在你可该相信了: 死生契阔 ,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 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 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初读 倾城之恋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 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这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对敏感事件的直言不讳。如对 国民当局的讽刺:对国民党作威作福的军官称为“白腿子 乌鸦兵”;对蒋介石疯狂暗杀共产党人的讽刺:由朱先生 说出天下注定是朱、毛的;对共产党内反右倾扩大化的讽刺: 为共产党出生入死的白灵最后却被党内自己人怀疑为内部 叛徒与奸细而惨遭活埋;对文化大革命的讽 刺:由朱先生 的遗物文字将文革彻底否定为自作孽等等。充满了对国家、 时代、民生、民族命运的反思与忧虑。 这位老师名叫考谛,是个身材魁梧、卷发、大脑袋, 留着一大把黑胡子的先生,他的眼睛很有神,说话声音像 开大炮。 除此之外,该作品明显的对陕西地域文化如陕西方言, 特色小吃,当地民居,风俗习惯,农民生活、农活知识等 等也进行了不少的描述,让读者学到很多的知识。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 作,是毛泽东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 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