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读书的妙诀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47970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迪生读书的妙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迪生读书的妙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迪生读书的妙诀爱迪生读书的妙诀美国的爱迪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终其一生,发明的东西有白炽电灯、留声机、活动电影、自动电报机、速写机等一千三百二十八种,平均每十一天就有一项发明当然,这里也包括他的助手的功劳)。一八八二年,是他发明最盛之年,平均每三天就发明一种东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发明大王,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呢?翻开安徒生童话 ,我被书中精彩的丑小鸭一文所深深吸引。丑小鸭原是一个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离开了这里。他又一次

2、被野鸭讥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是丑小鸭的苦难的经历。刚上小学时,他的老师很讨厌他,因为爱迪生不象别的孩子那样乖乖地听话,而是爱提一些怪问题难老师。有一天,老师被他惹火了,找到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小孩真怪、老问我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这么一来,搞得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果再传染上别的孩子,就更糟了。我教不了他,你另想办法吧。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看到别人说好,自己也说好,应该属实的去反对那些虚假的话,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一名有自己看法的人,不能盲目的同意一个人的观点,应当去现实看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正如其书名所

3、暗示的, 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个三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这本书也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爱。爱迪生的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要被任何困难吓倒,要勇敢面对,只要持之以恒,努力进取,相信一定会离自己的目标

4、越来越近的。爱迪生的妈妈是理解孩子的。她把孩子领回家来,亲自授课。就这样,爱迪生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比在学校读书的孩子还要多的知识。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为了谋生,也为了挣点钱做实验,爱迪生开始卖报。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九时半回家。稍有空暇,他就钻图书馆,看书,想问题。这个图书馆座落在底特律,是爱迪生乘火车卖报的终点站。我一口气读了爱的教育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

5、,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我想,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一天,爱迪生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有位绅士向他走来:“我时常在这里遇到先生,请问您读了多少书了?”“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高的书了。 ”爱迪生看了看这位很有点古怪的绅士,认真地回答道。“哈哈哈哈” ,绅士大笑起来,有点使爱迪生感到惊异。过了一会儿,那绅士又认真起来:

6、“噢,十五英尺,值得佩服,请问你读书时,有个什么确定的目的吗?据我观察所见,你以往读的书与今天读的书,性质就不一样,你是不是随便乱读的呢?”我买了一本爱迪生的故事发现发明家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无怨无悔的人.他说过;有来世也好,没有来世也无所谓,反正我已经在我的一生里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是的,他以 84 年的漫漫人生,为人类奉献出全部的心力,使我们的世界充满光明;舒适和快乐.小爱迪生忽闪着明亮的眼睛。 “不!我是按照次序读的,我下了决心,要读完这个图书馆里的所有的藏书。 ”讲完这番信心十足的话,爱迪生直盯着那绅士,盼望着他做出一句评判性-不,表彰性的话。不料,那绅士却说:“啊!你要读完这图书馆所有的

7、书,情神可嘉!但是,你这种读法是会浪费精力的。经济实效的读书方法是,先应有一定的目的,之后再去选书读。从今以后,你要定一个方针、计划呀,有了方针、计划,就可以循序渐进了!”暑假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初中时代就对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早有耳闻,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为何在文坛占据重要地位。 “苔丝”这种类型的题材在十九世纪的文坛里并不是少见的,越来越多的文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邪恶,同情底层人民尤其妇女的命运,但显然哈代在本质上对“苔丝”这类人的认识是有新的突破的,对那个邪恶社会的打击力度更强。爱迪生诞生的地方,是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当时的米兰镇,是有名的

8、小麦集散地。俄亥俄州东北部的小麦被运送五大湖,它是必经之地,同时富庶的休伦湖的出口也在这里。有一家公司把航程从河口扩展了数公里,剩下的一段用来挖拙运河,可以通行载重 250 吨的船只。这地方因为是谷物的出口,所以拥有“西方敖得萨”之称。因此,造船业也很发达,使得这个小镇十分繁华。一番话,犹如一道阳光透过心扉,射入了爱迪生求知欲强盛的心田。他牢牢地记住了那位绅士的指点,开始更加自觉、更加有计划地读书学习了。在研制改进打字机的一个部件的时候,他就把有关打字机的书全部借来,系统阅读,并且很快解决了问题。在发明电灯的日子里,他常常钻进图书馆,把各种杂志书报上的有关文章阅读一遍,而后根据需要摘抄一些段落

9、。有人统计说,为了研究发明电灯,爱迪生在图书馆使用的笔记本达二百本,共计四万多页。这种带着一定目的,有计划积累知识的学习、读书方法,给爱迪生带来莫大的好处。要说“读书的妙诀” ,这也应该算作重要的一条吧。毛泽东临终前,有一次他突然清醒过来了,但是他已经不能说话了,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他的手指头往后扬,轻轻地敲了三下木床板。工作人员不明白,他敲三下木床板是什么意思呢?工作人员拿书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后来有一个精明的工作人员说毛泽东看过一个材料,当时日本在大选,参加日本大选的领导叫三木武夫,他敲三下木头,是不是要三木武夫的竞选材料?他赶快给他找来了,毛泽东就点了点头,他要的正是这个!这就是毛读书之执著。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