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社会工作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47700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社会工作教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2,思考题:,你现在身处哪些小组? 选择一个你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一个小组,分析你在该小组中的角色以及这个小组带给你哪些正向的体验? 你有没有离开某小组的经验?为什么会离开?,3,小组社会工作概述,Contents,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小组社会工作的程序,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和技巧,1,2,3,4,4,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述,一、小组的概念,什么是小组?什么是小组社会工作,5,小组定义:,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感到有整体意识,且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互相影响;有明确规范或规则; 有一套角色。,6,Lewin和Camplbell的定义,区别小组

2、与一群人之不同之处重点是在于他们有共同的命运经历。 社会工作实践 小组工作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7,小组社会工作,1、定义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小组成员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社区与社会发展。,8,小组工作的起源与发展,1.小组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协助个人适应工业社会的变迁)基督教青年会,9,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10,2小组工作的特征,(1)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2)小组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小组活动。 (3)通过小组情境与小组组员互动达到小组目标。,11,小组的功能,一、社会化和再社

3、会化 二、社会控制 三、能力建设 四、社会行动,12,小组社会工作的治疗要素与动力分析,1.传递希望 2.灌输希望 3.问题的普遍性 4.利他主义 5.修正个人早期经验 6.发展社交技巧 7.模仿行为 8.人际学习 9.群体内聚力 10.感情净化作用,13,小组动力学,1.小组动力学的内容,勒温(18901947),德国,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4,场域论的主要观点:,生活空间:指个人所经验的主观环境,心理事件、包括思考、行动、梦等都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人与环境为

4、视为互赖因素的组合体; 此时此地:任何心理事件必然被现有生活空间的特质所决定,过去的经验只对现在事件产生间接影响,而不直接导致现在行为; 紧张体系:尚未被解决的心理需求创造了一种未解决的紧张体系。未完成的任务使未解决的紧张体系永存,当任务完成,相关的紧张体系即消失,此任务即很少再被忆起。,15,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小组工作最基本的实施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治疗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1适用范围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早期着眼于处理小组中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问题。2目标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把小组工作的目标定为促进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变迁。,16,社会目标模式,二、社会目标模式小组

5、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1.目标社会目标模式的总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具体分三个层次: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17,社会目标模式,2.小组 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即社会变迁(社会改造); 小组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有一套共同信仰的价值观(社会公正、社会关爱和爱等); 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 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展。 3.组员我们相信每一

6、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潜能,组员可以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18,4.工作者: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开始和结束:倡导者或引导者的角色中间阶段:使能者、资源提供者或榜样,19,社会目标模式,5.优势和限制最大优势就是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它将个人的问题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社会目标模式是非常注重公民参与解决问题。这个模式的优势还在于通过小组工作发展社会组织,通过社区组织进行社区教育,以此提升民众的意识,达到社区赋权的目的。这个模式的限制是过分依赖意识形态,使它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忽视了个

7、人的独特需要,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20,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该模式被许多社区发展(社区组织)机构采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发展工作。国内扶贫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女成人教育小组,应对市场的压力单亲母亲自强小组、离婚妇女适应小组社会性别意识,21,总结:社会目标模式 目标不是直接针对小组中的个人,而是指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间接解决个人问题。 认为个人的问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从宏观结构层面去处理问题。,22,二、交互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1.目标交互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

8、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交互模式,23,2.小组此模式认为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合适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一个健全的小组必须包括以下要素:p61提供成员之间彼此平等认同的机会;提供使多数人归属的温暖感觉;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但不得已必须接纳对方时,应负起责任;应向成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的机会;向成员提供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机会。,24,3.组员个人在小组中具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组员之间的联系达成共识,获得帮助。总之,在此模式下组员是

9、平等地位的个人。(思考:社会目标模式中组员的关系),25,4.工作者此模式下的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者,他不去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发小组自主发展。工作者的形象是“调解者”、“使能者”,工作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工作者,不是“针对案主”“为了案主”而是“与案主一起”。,26,5.实践原则小组工作实务非常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面对面的小组动力是此模式实施的基础。,27,6.优势和限制这个模式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

10、性和培养自觉意识;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但此模式对小组中个人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注是不够的,对成员个人改变程度的评估也是不足的。工作者的权利是不足的,使工作者难以用自己的权利影响小组过程(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局)。,28,7.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对质和情感发泄,并不适合中国。无论在推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方面,还是在解决中年人生活工作压力方面,或减低老年人的孤独感、适应晚年生活方面,都发挥着很大作用。,29,第三节 治疗模式,也叫防御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它是社会工作的一大传统,提供服务给不同需

11、要的人。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治疗和康复时与个案工作相似。,30,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和应用领域,三、 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是将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方法,它通过提供服务给具有不同需要的个体,利用小组的经验来克服组员的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问题等,协助个人康复,获得最佳的社会功能。,31,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模式,A:Activating event,指诱发当事人心理困扰的事; B:Belief,指当事人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C:emotional Consequence,指当事人对事件的观点所引起的情绪后果; D:Disputing intervention,指咨询师对当事

12、人进行的劝导干预(意即治疗)。,32,治疗模式,治疗模式的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应用于精神病治疗、心理治疗、青少年越轨行为或不良习惯的矫正等。 2目标通过小组经验来达到个人心理、社会、文化的适应。 3小组治疗模式的小组是一种治疗和变迁的工具,也是治疗的环境。 4小组组员 治疗模式的小组组员通常是具有精神异常、行为障碍或偏差的个体,人组之后常需要矫治性的治疗,而不仅仅是预防性或发展性的帮助和指导。 5小组工作者 小组工作者是以专家、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的。,33,治疗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1优势治疗体系丰富。 2局限性 两大局限。 首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组组员自身潜能的发挥,抑制了小组组员的主观能动性。

13、 其次,治疗模式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小组工作的目标具有一定难度。,34,小组工作的程序,前期准备 小组初期 小组中期 小组后期 评估,35,小组开始前的准备,一、小组筹备的程序和主要任务 (一)小组工作的过程小组工作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小组筹备;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小组评估。 (二)小组筹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小组设计、需求评估、组前面谈及组员的筛选 筹备阶段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 明确小组目标。 评估小组赞助和小组组员潜力。 吸收小组组员。 组成小组。 协助组员了解小组。 签订契约。 为小组环境做准备。,36,小组开始前的准备,在确定小组规模时,应遵循以

14、下几个原则: 小组规模应控制在组员围坐时相互之间能够看到对方并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小组规模应以大到使组员均能得到刺激,小到足够参与和个人认知为原则; 小组规模应以小到能产生工作效果,大到被工作者掌握为原则; 当小组必须增大时,应将其结构分化,使每一个次结构仍有足够的参与,且小组组员必须容忍领导者取向; 封闭性小组可以不大重视小组组员的多少,但是开放性小组的大小却一定要重视,以免因组员的流失而解散。,37,小组开始前的准备,(三)小组的时间:时限、频度和次数小组聚会频度,较常采用的是每周一次,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人甚至作出每月一次的安排 。 (四)小组的空间:聚会的场所从聚会场所的摆设来看,房间

15、内的桌椅或者沙发的摆设应成封闭圆圈,一般的会议如果使用桌子,圆桌比方桌好。小组聚会中食物的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38,小组开始前的准备,三、组成小组 (一)组成小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组成小组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年龄组成。 性别。 文化程度。 以前是否参加过小组。 民族。 健康状态。 组员间的关系。,39,小组开始前的准备,(二)组员的筛选 通常来说,筛选组员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或需求的性质。 社会人口学上的特性。 参与的形态。 组员的能力与经验。 机构目标。 外在限制。 (三)组前见面,40,小组开始前的准备,四、小组方案设计 (一)制定计划书1小组计划书的

16、重要性2如何写小组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的内容与基本格式如下。 小组名称。 原理阐述: 目标: 小组组员:。 小组的特征: 初步拟定的活动计划: 招募计划: 需要的资源(资金除外): 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预募:,41,小组开始前的准备,小组活动设计 1小组活动的基本类型 常用的小组活动有以下几种类型。 唱歌, 游戏, 手工艺。 营地活动. 角色扮演。,42,小组开始前的准备,2小组活动的功能 具体来说,小组活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小组活动能减少组员的紧张,满足他们对愉快和创造的需要。 小组活动有利于促进组员感情、观念和经验的沟通。 小组活动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 小组活动可以为组员提供给予的机会,有助于组员发展能力、增强自尊。 小组活动有助于决策与实现决定的能力。 小组活动有助于组员更有效地利用环境、改变环境。小组活动能协助社会工作者评估个人在小组过程中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