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546716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5.1 大自然的奇迹课件 粤教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大自然的奇迹,主题词:生命 自然 生态平衡,一 美丽多样的生命,二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第1课时,1、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知道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及如何正确对待生命的相关知识。 2、懂得珍爱生命与善待生命,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正确观念,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培养人道精神和善良的品德。,学习目标:,重点:怎样对待生命?难点: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方法,一 、美丽多样的生命 1.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生命多样性的作用 3.人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 二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2、 1.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2.人类应该怎样尊重大自然?(怎么做) 3.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多角度回答) (补充),自学导航,欣赏,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请你欣赏,浩瀚宇宙,浩瀚宇宙,思考:,观察上面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请用精炼的文字描述你自己心目中的

3、生命世界。,-生命使得世界丰富多彩,生命也让世界充满感动。,没有生命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请看图片,说说感受。,青海荒漠,干涸的湖,月球殒坑,假如世界没有生命,世界将会黯淡无光 地球将会一片死寂 伴着漫无边际的宁静 地球在宇宙中孤独的旋转,活动一:材料兔子引发的灾难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的英国人带来了24只兔子放养在自己的庄园里。这些兔子迅速繁殖起来,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引起了一连串的生态反应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其他野生动物面临饥饿数量大幅度减少。专家计算,这些兔子每年给澳大利亚造成至少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给澳大利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问题:1:作为自然

4、界中的一员,兔子为什么会给澳大利亚生态带来损害?2:你认为人类的活动对自然有什么样的影响?,1、答:兔子的到来打破了澳大利亚本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本地区的生物链遭到破坏。2、答:不同的生命相依而生,活动二:生命多样性的作用?正是生命的多样性,保证离地球生态的完整和活力。 是我们的星球生机勃勃、缤纷美丽。 问题: 1、如果有一天地球毁了, 你觉得原因可能有哪些? 2、人类在自然界中有何特殊之处?,人类是生命演化的杰出成果,人类不仅可以像动物那样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造环境。人类在改造环境过程中,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共同构

5、成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材料展示: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谁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一 、美丽多样的生命,1.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2.生命多样性的作用,(1)不同的生命相依而生,共同构成了地球生物链。(2)生命的多样性,保证了地球生态的完整和活力,使我们这个星球

6、生机勃勃,缤纷美丽。,人类,3.人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人类运用智慧改造环境,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是万物之灵,能随心所欲对待大自然吗?,人类乱砍滥伐的行为,可行吗?,人类的无节制滥用资源的行为,可行吗?,人类乱挖乱采、破坏地表,可行吗?,后果:土地沙化,资源锐减,人类的滥捕杀的行为,可行吗?,科学家通过调查,列出一组数据: 100年前,地球上每4年就有一种动物灭绝; 80年前,地球上每1年就有一种动物灭绝; 50年前,地球上每1个月就有一种动物灭绝; 20年前,地球上每1天就有一种动物灭绝; 现在,地球上每13分钟就有一种动物灭绝。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个被称为生命

7、摇篮的星球上只剩下唯一的动物人。,物种越来越少,为了发展,向天空排放大量有害烟雾,可行吗?,“全副武装”的行人,为了挣钱,工厂随意排放,可行吗?,后果:水污染,鱼虾灭绝,影响农业灌溉,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锐减等人类与自然环境产生深深矛盾,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等导致这一切后果 的主要原因是: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生态的惩罚恐怖沙尘暴,浇花,植树,享受生活,寸步难行,人与自然互相依存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砍伐树木,二、尊重自然,保护生态,1.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因是?,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

8、大自然,没有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人类不尊重自然,破坏生态平衡,以致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威胁。,2.人类应该怎样尊重大自然?,我们要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要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 因有哪些?,了解,人类自身的活动所致 人口数量的激增(乱排放、废弃物多等)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如过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乱挖采矿藏破坏地表等) 科技手段的无节制使用(资源锐减),4.我们如何保护环境?(国家政府、企业、中学生) (补充),(1)国家: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有法可依。 (2)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执法力

9、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3)企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冶污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4)青少年 (个人):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废旧电池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使用节能产品,淘汰高能耗产品;积极参与环

10、境保护实践活动,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 、美丽多样的生命 1.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生命多样性的作用 3.人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 二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1.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2.人类应该怎样尊重大自然?(怎么做) 3.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多角度回答) (补充),课堂小结:,过关测试,1.(2016年广东)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 善的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1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B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 C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 D.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A,2.(2015广东)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宣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因为他们五年来怀“人溺己溺”之心、行“拿命博命”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 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 传递正能量,弘扬救死扶伤的美德A. B C D,B,3(2014广东)2014年1月14 日,浙江温岭发生一起火灾,消防车开着警报,但路上大小车辆不断加塞占道,耽误了灭火救人的宝贵时间,最终导致16人死亡。事后,人们发出了“为生命让 路”的呐喊。“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 A.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B.肯定、尊重和珍爱生命 C.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 D.每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