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43147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地震中的父地震中的父 与子与子一、 说教材:感悟用智慧与心灵写就的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 1994 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 38 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 13 位小朋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

2、,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1、

3、知识目标: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教学目标:名句鉴赏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先从语感入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来说。让学生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由意象组成。而意境制约着其中的每一个意象。一个成功意境中的诸意象几乎是无可置换的。2、能力目标:(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互相信任,受到爱的教育。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的

4、含义。四、教法学法:实践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 ,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入。在平等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拼读音节读儿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

5、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五、学程预设:分享精彩人生,叩响学生灵魂深处的感动(一):激趣质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吗?设计理念: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今天我要讲的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小熊住山洞 。课文讲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

6、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着山洞。森林里的动物们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符合儿童特点。(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谈话:“手术台” 、 “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是谁说的这句话?从文中找出含有“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句子读出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次默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春夏秋冬 ,这篇看图学文科学知识很强,可以借

7、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四季中的节日。我在课前利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大自然有规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四季的变化特征,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认真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可亲可敬,儿子可爱的形象。接着,紧紧扣住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

8、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第三学段“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的训练要求设计的。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的语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三)品读精华感悟“父子的了不起”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 12 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9、让学生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设计理念:“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2、创设情境,从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3、对比阅读,比较感

10、受“父亲的了不起”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211 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11、,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品读精华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当我们还在感动于父爱的伟大时,课文中,一个七岁的了不起的孩子阿曼达,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又一次强烈的震憾!这个在地震后的黑暗废墟下,呆了三十八个小时,却能保持镇定的孩子,这个在获救时,首先想到别人的孩子,他在可怕的处境下,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呢?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父亲内心情感的。在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时,

12、运用同样的方法,采用小组内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方式学习。先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写出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与言行,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写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四)读中融情,感悟父子爱的力量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创造性地阅读,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当学生沉浸在父亲不同寻常的爱里,不禁要问:他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这个教学难点,我想通过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主要设计这样几个导语:1. 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间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2. 当父亲看

13、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倒塌了,悲痛欲绝地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3. 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2)情境法。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通过视觉直接获得的,情境法既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4. 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依旧是这句话。5. 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句话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句话。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匆匆。弹指间,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就到尽头了。在这个艳阳高照,天气炎热的夏日里,在这个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聚在这里分享心情。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百感交集,每个人

14、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母校里一切事物的留恋之情。回头望,六年的小学生活依然历历在目,母校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砖一瓦,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亲切。设计理念:“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 ,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 “有情赏读”旨在引领学生回读原文,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读课文,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作品,与书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 ,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将通过有“情”朗读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五)巧改课题,升华情感这一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

15、,让他们为课文换个题目并说明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中情感的感悟。学生可能会改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 勇敢的父与子 、伟大的父与子等等,只要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教师都给与肯定,这一训练升华了情感,突破了难点。设计理念:让学生深入阅读,深入思考。解决了文章需要学生理解、感悟.,体会的所有关键或要点,而且在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引用能力和表达说理能力。六、板书设计:一面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课的教学提供比较的材料,让学生很自然的进行新旧的联系与比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17.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爱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意义构建的过程,是师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教学中,安排出足够的空间,在创造中生成精彩,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师生间生命的交流和情感的对话。这种预设仅仅是粗线条的设计,教师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随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案,这样才是真实的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