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530503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抽屉原理抽屉原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 70-71 页的例 1 和例 2.2、教材地位及作用及学情分析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设计对话的提示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指导学生读中悟情。本单元用直观的方法,介绍了“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并安排了很多具体问题和变式,帮助学生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

2、的数学证明做准备。教材中,有三处孩子们不好理解的地方:1)“总有一个” 、 “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解读;2)为了达到“至少”而进行“平均分”的思路,3)把什么看做物体,把什么看做抽屉,这样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尤其对于“数学证明” 。于是我安排通过例 1 的直观操作教学,及例 2 的适当抽象建模,让全体学生真实地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把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困难,弄懂、弄通,建立清晰的基本概念、思路、方法。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如下:知识性目标: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英

3、语书法比赛的开展。为了丰富我校学生艺术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练字兴趣,进一步普及规范英文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检阅学生英语书法基本功,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重视英语的学习、重视英文书写的质量,更有效改善书写欠佳的状况。于是在 10 月份全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英语书法比赛。其实说是学生的比赛,看似简单,教师只负责评比就可以了。能力性目标: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归纳、总结原理。这节课我本着“充分预设,关注生成”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经验” 。 在现实情境中,有

4、意识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归纳概括的全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情感性目标: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并理解抽屉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中“至少”的含义,并会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于是教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课堂始终以设疑及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启

5、发式教学。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三、说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单词及句型。并要求回去把单词读给爸妈听,让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充分得到发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 2 把椅子,请 3 个同学上来,谁愿来?1.游戏要求:你们 3 位同学围着椅子走动,等音乐定下来后请你们 3 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2.师:老师不用看就知道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着两名同学,是这样的吗?如果不相信咱们再做一次,好不好?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

6、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设计意图:第一次与学生接触,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1、提出问题:把 4 支铅笔放进 3 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 支铅笔。让学生猜测“至少会是”几支?2、验证结论:不管学生猜测的结论是什么,都要求学生借助实物进行操作,来验证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交流时,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操作情况,找出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1)先请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进行汇报

7、,一说明列举的不同情况,二结合操作说明自己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有的情况)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再利用枚举法的示意图,指出每种情况中都有几支铅笔被放进了同一个文具盒。【设计意图:抽屉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 2 支铅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列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文具盒,理解“总有一个文具盒”以及“至少 2 支” 。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出问题:不用一一列举,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平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比如该班学生的

8、反应比较慢,口算能力比较差,为此本人专门制作了大量的口算卡片,每天上课之前都抽几分钟抢答。而这些小活动也使学生热情高涨,不知不觉的喜欢上数学了。学生汇报了自己的方法后,教师围绕假设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每个文具盒里都要放 1 支铅笔呢?请相互之间讨论一下。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假如每个文具盒放入一支铅笔,剩下的一支还要放进一个文具盒,无论放在哪个文具盒里,一定能找到一个文具里至少有 2 支铅笔。只有平均分才能将铅笔尽可能的分散,保证“至少”的情况。【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平均分的思想。

9、】(3)初步观察规律。师带徒。本学期带徒两名:孙景楼和陈婷。定期走进他们的课堂听课指导和为他们上好示范课。帮助他们提高。教师继续提问:6 支铅笔放进 5 个文具盒里呢?你还用一一列举所有的摆法吗?7 支铅笔放进 6 个文具盒里呢?100支铅笔放进 99 个文具盒呢?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优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运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出示第 70 页做一做,让学生运用简单的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在说理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余下的 2 只鸽子”如何分配?【设计意图:从余数 1 到余数 2,让学生再次体会要保证“至少”必须尽量平均

10、分,余下的数也要进行二次平均分。 】4、发现规律,初步建模。我们将铅笔、鸽子看做物体,文具盒、鸽舍看做抽屉,观察物体数和抽屉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只要大概意思正确即可)小结:只要物体数量比抽屉的数量多,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2 个物体。这就叫做抽屉原理。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老师肯定前两排的同学中至少有 2 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份吗?【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具体情况的判断,初步建立“物体” “抽屉”的模型,发现简单的抽屉原理。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所以请学生对课前的游戏的解释,也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抽屉”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 】5、用有余数的除

11、法算式表示假设法的思维过程。(1)教学例 2,可以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说理,然后问:这个思考过程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2)做一做:8 只鸽子飞回 3 个鸽舍,至少有 3 支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为什么?【设计意图:在例 1 和做一做的基础上,相信学生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至少”的问题,将证明过程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为下一步,学生发现结论与商和余数的关系做好铺垫。 】申报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认定的申请者,认定结果和证书的颁发时间,可于 XX 年 11 月 22 日左右关注 “武汉市教育局网”的“认定名单公示”和“武昌教育”网的发证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领取教师资格证书。(三)、巩固练习。扑克牌游戏

12、师与生配合做教师洗牌学生抽其中的任意 5 张,教师猜其中至少有2 张是同花色的。学生做游戏要求探寻规律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抽屉原理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建模,让学生体会抽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小结全课,激发热情1、今天的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将铅笔、鸽子、扑克看做物体数,文具盒、鸽舍、四种花色看做抽屉,观察物体数和抽屉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只要大概意思正确即可)小结:只要物体数量比抽屉的数量多,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2 个物体。这就叫做抽屉原理。2、介绍课外知识。介绍抽屉原理的发现者数学家狄里克雷。学生想好后,自告奋勇说给大家听。在总结全文时,教师有意识从思想、知识、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变教师“一言堂”小结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小结” 。这种形式独特新颖,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