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82691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慧光中学:王晓艳慧光中学:王晓艳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能够运用性质定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它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归纳结论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1通过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引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 操作:(1)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在这条平分线上任取一点 P,画出 P 点到角两边的距离。(3)说出这两段距离的关系并思考如何证明。2定理的获得:A、学生用文字语言叙述出

2、命题的内容,写出已知,求证并给予证明, 得出此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得到定理,并写出相应的符号语言。B、分析此定理的作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应用定理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有垂直距离。3定理的应用二例题讲解:例 1:已知:如图,点 B、C 在A 的两边上,且 AB=AC,P 为A 内一点,PB=PC,PEAB,PFAC,垂足分别是 E、F。 求证:PE=PF (此题已知中有垂直,缺乏角平分线这个条件) APBFEC例 2:已知:如图,O 与MAN 的边 AM 交于点 B、C,与边 AN 交于点 E、 F, 圆心 O 在MAN 的角平分线 AQ 上。求证:BC=EF(此题已知中有角平分线,

3、缺乏垂直这个条件)FEBAOCMQN三:课堂小结: 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有垂 直距离;若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尝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向角的两边引垂线段. 四: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ABC 中,D 是 BC 上一点,BD=CD,1=2求证:AB=AC 分析分析:此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题中虽然有三个条件(1= 2;BD=CD,AD=AD) ,但无法证明ABD ACD,所以必须添加一些线帮助解题。1CDABFE方一、延长 AD 到 AE,使 DE=AD,再连接 CD。 (此方 法前面已经重点讲过,这里不再考虑)方二、过点 D 分别作 DEAB 于点 E,DFAB

4、 于点 F,利用全等证明 利用面积相等证明2 2练习的拓展练习的拓展: 已知:如图,D 是 BC 上一点,AB=3,AC=2 求: SABD :SADC BD :CD BCAD五课后小结五课后小结 1、本节课所学习的重要定理是什么? 2、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应用该定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3、若图中有角平分线常采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什么? 4、基本图形拓展:此图中根据已知条件还可以得到那些结论?若连接 AP,EF 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慧光中学:王晓艳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对这一节课 的得失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

5、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11.3 角平分线的性质 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 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 识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二、学生情况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 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法和法学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 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 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6、的主体。三、教学过程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 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比平分角的 仪器的原理进行作图,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 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 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 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 结-拓展提高,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 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

7、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 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本节课的不足四、本节课的不足本节课在授课开始,我没有把平分角的学具的建模思想充分传达给学生, 只是利用它起到了一个引课的作用,并且没有在尺规作图后将平分角的学具与 角平分线的画法的关系两相对照。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 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 生的能力。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 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 再就是课堂上安

8、排的内容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说课稿慧光初级中学 王晓艳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 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 理解决问题。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 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 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 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

9、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 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 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2)会用角平分 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关于角平分线的判定,并体会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 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

10、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进入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 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 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难点是: (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 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 来解决,结果相

11、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教学难点突破方法:(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平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 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 学习二、教法和学法二、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 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 究” 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 法的最优组合教学辅助手段:根

12、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 PPT 课件,几何画 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 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出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 1 如图,要在 S 区建一个广告牌 P,使它到两条高速公路的距离相等, 离两条公路交叉处 500 m,请你帮忙设计一下,这个广告牌 P 应建于何处(在 图上 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 1:20 000)?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

13、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 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 说出观察到的结论李薇同学很快就回答:“在两条路夹角的平分线上,因为 由昨天我们学习的角平线的性质定知道到角两边路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其余同学对这一回答也表示了认可。此是教师提问: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 是已知角平分线,结论是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此题是要求角两边距离相等, 那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吗?这二者有区别吗?”学生晃然明白过来这二 者是有区别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只要后者是正确的,那李薇同学的 回答也就可行了,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14、 设计理由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 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二) 、主体探究,体验过程问题 2 交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 论正确吗?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 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追问 1 你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吗?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 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

15、和作用同时强调文字命 题的证明步骤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和观察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 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追问 2 这个结论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这个结论可以判定角的平分线,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用来证明线段相等(三)巩固练习,应用性质。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分步来解决课前所提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 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 给学生一段时间去

16、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 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 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 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判定证明完后,我让学生 回头来解决问题 1,对于问题 1 的解决作了如下分解:在问题 1 中,在 S 区建 一个广告牌 P,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1) 这个广告牌 P 应建于何处?这样的广告牌可建多少个?(2) 若这个广告牌 P 离两条公路交叉处 500 m(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 尺为 1:20 000) ,这个广告牌应建于何处?(3)如图,要在 S 区建一个广告牌 P,使它到两 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距离都 相等这个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