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77598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振华大师-传承工作体会(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传承工作室,李振华教授传承工作体会,李振华教授,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振华国医大师,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改革开放30余年来,尤其近10余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中医药及各项事业同样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中医中药得到了长足发展,达到了国内外空前水平。特别是在中医药教育方面,不仅规模得到大发展,尤其在培养人才方面,除中医药大学外,还创造了多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中医药人才,如“国医大师工作室、五批师承、三批优才、学术带头人、流派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等多种途径,

2、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中药人才,缓解了部分群众看病难,并提高了医疗质量。,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在上级党和政府领导下,我院也成立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2010年末成立以来,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个人工作精力、技术有限,尤其是年老多病,传承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1.我认为传承工作室是一个短期教育或叫阶段教育。这不同于中医药大学,但又同时培养人才,工作室应根该据当前形式需要、工作需要、人才急需而培养人才。当前,中医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不仅后继乏人,更主要的是后继乏术,不少人专业不够巩固,工作不够安心,敬业精神不强。,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对中医药

3、缺乏热爱和钻研,甚至中医学院毕业以后有的改行, 有的工作非本专业,有些医院以至于像1982年衡阳会议上崔月犁 部长说的那样:“中医院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外国音乐的 调子!”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道路,如果发展下去,中医药将会自 我毁灭。根据这一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讲课首先应该讲中 医药是救人的专业,它关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也关乎国家的事 业能否快速发展。它是国家的一种事业,非同一般商企业,因此, 学习中医必先是具备仁人之心,以仁为本,济世救人,只有这种 精神,才能有所成就,学成名医。,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2.热爱中医,树立敬业精神。中医是一门非常科学的专业,它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整体

4、 观念包括了宇宙之间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人为生物之一,当然 不能例外。它以阴阳五行、望闻问切四诊的科学方法来观察研究 治疗人的疾病,以期延年益寿。它观察的内容正如内经阴阳脏象 篇所说:阴阳者,天气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等。正如它的标题所说:它观察的对象就是“象”字,象 就是客观事物的象征,如脉象、舌象、色象,以至现在的气象等 等都是客观事物第一象,所以它是科学的,也是唯物的,并以四,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诊来思维分析辨别人之病象的各种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以及它的病 机所在,这就是科学的辨证,根据这个辨证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 果来思维制订治法方药。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思维越确

5、切, 诊断越正确,治疗的效果会更好,绝非一病一药,永恒不变的对 待疾病。所以中医是门科学,绝非所有人认为中医是封建是迷信, 是伪科学。因此,我讲我们年轻人学中医这个路是走对了,这是 治病救人之术,也是人们最需要的一个专业,因为人生命只有一 次,没有生命将一切皆无。因此,我们要敬爱这门专业,绝不能 潦草应付,忽视人的生命。,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3.大力区别中西医两门医学之不同专业理论实质。中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都是科学,但在理论内容上,诊断 治法用药有实质的不同。因此,非经过专业学习,毕业后不经认 真实习,中医乱用西药,西医乱用中药,这样下去,治好病也不 知道他的科学道理所在,治不好病也找不

6、到原因,中西药乱用甚 至会发生副作用,引发合并论、并发症,甚致中毒。中西医不经 过认真研究,乱用中西药是非常危险的道路,也是阻止中西医正 确大力发展的危险前途。,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4.给学生多讲中西医治病方法不同。我不懂西医,据人讲,西医的药物是直接针对疾病发生的原 因来消灭疾病,如抗生素,消灭细菌类感染,病毒感染,身体缺 什么,如缺钾、缺钠等,缺什么补什么,是一种直接性的治疗。 而中医治病则不同,它是以调理人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达到和 平则病治愈,正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 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如病机十九条最后总结说“疏其 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总的来说就是“阴平

7、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中医治病不是以仪器检测、化验等手 段为主,而是精于分析疾病阴阳性质偏盛、五脏功能是否调和, 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5.要讲上工治未病。 他包括未病先防,等于现在的养生,有病防变、预防合病、并病、 转化,达到防微杜渐,病自然好的快,病后善于调养,防止复发, 如果人们能做到这三条,不仅减少疾病,也能健康长寿,少生大病。6.随时给同学们讲常见病、季节多发病,以及同学们带来的病 种,最好是根据病情。三年多来,我根据这种方法传承了几名学生,这几名学生从不 会治病或病人很少,现在发展到平均每天看五六十个患者。,李振华老

8、师传承工作体会,7.重视国家拨专项经费培养医生,老师主动讲课,不保守, 无秘方,倾囊以授。国家拨专项经费培养医生,老师不计报酬不保守,这是我国 几千年来没有的事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爱护人民的政策, 我们绝不能等闲置之,要将国家拨的经费用在学生学习需要的地 方,我们购买各种名著,特别是四大经典,杂志、报纸等四五十 种,(比如:中国中医药报我们工作室成员人手一份),鼓励学 生多写文章,总结学习心得,总结治愈的病例,如能在省以上报 刊杂志刊登,版面费报销。另外,还成立阅览室购买当前需要的 图书四五百本、便于学员们学习。,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8.举办学术讲坐。举办全省学术会议三次,除我们自己

9、讲以外,还请张学文国 医大师以及省内外名医也来讲课。9.我们组织专人到上海、江苏、南通、南京、广州等国医大 师工作室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10.由于老师身体年过,不能久坐,学生帮助老师整理书籍, 十几年来带徒弟一共出版了11本中医相关书籍,特别是近几年来, 老师书稿费数万元分文不取,都买成书籍、送于同学、徒弟以及 爱好中医的人士,评为国医大师后,学校奖励十万元钱,我也赠 给了学校,作为少量的救济金或助学金。,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11. 依据我的经验方进行优化,报批了5项专利,根据河南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制剂管理办法要求,选择了治疗萎缩性胃 炎、泄泻、咽炎、冠心病等4项专利,经

10、过了药效学等研究于2012 年12月获得了院内制剂批号,制成了院内制剂分别是:萎胃宁合剂, 健脾补肾止泻合剂,咽炎宁合剂,参红宁心胶囊。,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以上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或工作需要还 相差很远,工作做的不深不透不全面,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今后的几点意见:这次,中国中医药报来主办这次会议,中医报人才济济,群 英荟萃,业务情况熟悉。通过这次全国培训课程,必将进一步推 进中医传承事业的发展。几年来的带徒工作,更深切地体会到传承教育是教好中医学 好中医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他非常适合中医,因为中医过去 只有散在的书籍,不像西医有正规的教材。

11、中医大部分是经验医,学,掌握在这些名老中医手里,只有口头传承,才能继承。中医 学很多内容,非用语言甚至见了病人才能表达出来。因此,课堂 讲授是学习理论,到实习时间,缺乏用中医理论结合实际,甚至 在学校西医课程学的多,实习时又只用西药,用仪器作检查来诊 断,相对中医较为易记,而中医比较难学等原因,这是中医西化 的根本原因,必须改革,建议将传承跟师作为学生实习期间重要 的一项课程、学生拜师,订计划、考试等方式作为能否毕业的考 核条件。,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最后,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特别是最近国家指出中 医药是开启中华文化的钥匙,我们离这个钥匙还很远,你们要加 强学习研究。近年来,有的外国科学家

12、提出21世纪将会大力发展 东方文化,而保留最为完整最为全面的东方文化当属中医。所以 21世纪定是中医发展的好时机,但我们还缺乏人才,国家局应设 立专门机构,无论是当前还是以后,我建议大家都要进一步学习 钻研,今后中医事业的发展重担将落在你们肩上。,李振华老师传承工作体会,领导重视,领导重视,医院专门召开专题会议,领导重视,建设初期的传承工作室,整修后的传承工作室,工作室条件建设,工作室条件建设,李振华工作室团队,脾胃病,心血管,精神心理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病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心悸,脏躁,咽炎,泄泻,萎胃宁合剂,参红宁心胶囊,更年宁合剂,咽炎宁合剂,健脾止泄合剂,研究方向,研究疾病,形成专

13、利,萎胃宁合剂,参红宁心胶囊,更年宁合剂,咽炎宁合剂,健脾止泄合剂,形成院内制剂,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五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李老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被国家科研立项,获得国家支持,进行深入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应用与评价研究”于2011年7月获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同时又总结完成了李老“学术思想”“临证辨”“成才之路”“读书心要”“传承方法”等五篇李老经验研究报告。,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总结李老经验,出版著作十余部,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李振华大师在授课中,传承团队建设,传承团队建设,第一届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讨会,第二届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讨会,传承团队建设,第三届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讨会,传承团队建设,31,传承团队建设,举办李振华大师九十寿诞庆典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工作室成员定期召开病历讨论会,传承团队建设,根据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制剂管理办法要求,根据李老经验方进行优化,选择了治疗萎缩性胃炎、泄泻、咽炎、冠心病等4个经验方,经过了药效学等研究于2012年12月获得了院内制剂批号。,院内制剂研发,申报的5项发明专利,院内制剂研发,4种院内制剂批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