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464075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患者疼痛舒适化护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患者疼痛的舒适化护理,血液肿瘤干部病区郁红菊,1,舒适的护理,3,小结,4,内 容,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80%患者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较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更易诱发疼痛,故各种疼痛的发病率升高。老年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5%-50%,其中45%-80%疼痛症状明显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许多老年人常年都生活在各种疾病的疼痛之中。这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大大地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人疼痛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前言,1.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老年人比例高于普通人群 2.骨骼肌疼痛的发生率增高 3.疼痛程度

2、加重 4.功能障碍与生活行为受限等症状明显增加,老年疼痛流行发生趋势,老年的界定,在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地方,区分老年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十九世纪末英国的法律规定老年人为不低于50岁的人。又如目前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及65岁以上为老年人,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在1982年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在1982年也以65岁为界限,1982年后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的规定改为60岁。我国属西太平洋地区,又是发展中国家,以60岁为界限是适宜的。耿德章.陈可冀.等.中国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2.,国际疼痛协会(ISAP)1979年给疼

3、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李小妹,施齐芳,李津。对癌症患者疼痛信念及遵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9):997,疼 痛,1995年 美国疼痛学会2000年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2004年 国际疼痛研究会每年10月11日确定为世界镇痛日,将疼痛列入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2005年,2006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免除疼痛是 患者基本权利,关注女性疼痛,消除疼痛是 基本人权,关注老年疼痛,疼痛无忧 幸福相伴,疼痛成为世界关注话题,关注肌肉疼痛,关注急性痛,消除头痛,身心健康,内脏

4、疼痛,口面痛,产学研用,共克疼痛,疼痛危害,长期疼痛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活动能力,导致自理能力下降,社会交往减少,易产生孤独感并可导致严重的抑郁症,疼痛所致的活动减少,又可引起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不良,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等,进而造成患者认知和感觉功能受损、抑郁,或者认为衰老过程中必须忍受疼痛,往往不能或不愿主诉疼痛,尤其是认知功能损害者即便主诉疼痛亦可能不被相信。.,老年人疼痛的特点,1.老年患者常有多种疾病同时并存,所以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解释老年患者的症状 2.老年患者的反应不敏感,而且他们的精神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所以,他们有时会较少地诉说疼痛感觉和影响疼痛的因素 3.有些疾病的隐袭性可

5、延误诊治,如风湿性多肌痛。不典型心绞痛。 4.老年患者的疼痛由不可治愈性疾病引起的较为多见,如晚期癌症。,影响老年人疼痛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老年人因患疼痛常与社会疏远、收入减少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等,为日后遗留的生活困难而苦恼、焦虑,这方面引起的社会环境因素,对老年疼痛患者有较大的影响. 心理因素:(情境、负性情绪、注意力、意志、态度).,影响老年人疼痛心理因素,老年患者疼痛的评估,老年患者疼痛的评估,对慢性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因素、日常生活影响、伴随症状进行评估。,老年患者疼痛的评估,客观资料评估:,面部表情评估,数字评估,五指法,患者住院的两大需求,舒适的定义,舒适(co

6、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当个体感到体力充沛、精神舒畅,感到安全和放松,一切生理、心理需要都得到满意时,标志着最高水平的舒适。,舒适 不舒适舒适与不舒适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形式,舒适与不舒适的关系,舒适护理的定义,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舒适护理的发展,萌芽阶段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

7、、条 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早期形成了舒适护理萌芽。5于世英.重视老年癌痛患者的药物止痛治疗J中国肿瘤,2011,20(4):270-272.,舒适护理发展,实践 理论90年代初期出现有关舒适护理的报道,1995年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指导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NO.9,舒适护理发展,理论 综合性学科 台湾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模式,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使基础护理和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舒适和感受,舒适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舒适护理的特点,舒适护理的特点,

8、舒适护理意义,(一) 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诠释新的健康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健康有了新的概念,健康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舒适护理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意义,(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有效应用护理服务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不但要满足患者低层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舒适护理就是使患者在身心、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舒适护理意义,(三)明确护理内容,提升护理专业地位舒适护理的实践使患者可以获得相关疾病知识,增强治疗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从单纯的医嘱执行者转变为集预防、教育、治疗功能为一身的体现护理专业特色

9、的医生合作者,从而可更好地获得社会认可,体现护理专业价值。,舒适护理意义,(四)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具有一致性,都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全方面的护理,舒适护理应用使整体护理得到更深入的开展,使护理内容更明确。,舒适护理意义,(五)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舒适护理的应用把舒适作为护理的目标,患者直接受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自然而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舒适护理意义,(六)推动优质护理的开展和深化2009年以来,优质护理活动在全国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夯实基础护理实施责任制小组包干制,做到床边护理,这实际上就

10、是包含了舒适护理内容,真正做好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就很好地推动了优质护理的持续开展和深化。,舒适的四种状态,舒适护理分类,不舒适的原因,护理不舒适患者原则,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护士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具备对患者进行全方面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发现患者是否存在不舒适并判断其程度及原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只有与患者真诚交流与沟通,才能使患者愿意告知其真实感受,帮助护士做出正确的判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保持细致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体态等,如面部表情、肌肉紧张程度以及躯体的活动等,才能及时发现不适正确处理。,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不舒适的护理,用心服务温馨护理,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温情关爱,使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使得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所以,舒适护理有其很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我们广泛深入地应用和研究。,小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老年疼痛患者的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疼痛的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技术,它要求护士掌握并运用护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老年患者的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造福于老年患者。,小结,疼痛,老年,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