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8253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东软)(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软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解决方案介绍,李明亮 卫生政务开发部平台R&D组 2018年10月12日,Copyright 2010 By Neusof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内容提要,解决方案定位,平台2.0研发背景,平台2.0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项目复用说明,1,2,3,4,平台2.0研发背景”3521-2”工程,5,2,1,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立卫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3,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1个覆盖全行业卫生信息专网,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

2、历两个基础数据库,正式明确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平台2.0研发背景客户需求变化及机会,数据标准是健康档案,区域卫生技术平台,卫生部指导,独立建设,各类医疗卫生标准融合,区域卫生应用平台,框架内建设,卫生部测评,客户主体为地市级,客户主体变更为省市县三级,2009年-2011年,2011年-2013年,盲目照搬卫生部方案,满足基本要求,突出亮点,2011年以来卫生部新发布的标准,2012年以前以建设单级平台为主,2012年及未来需要建设多级互联平台,升级内部原因,不支持多级平台间的交互; 数据交换技术单一,项目中推广实施外部阻力大; 不支持批量数据交换,数据采集效率达不到要求

3、; 平台1.0项目中复用的第三方ESB产品实施复杂,没有有效解决平台需求; 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景和方法实现业务协同,单纯的数据采集和页面共享很难在项目中总结出亮点,达到客户预期效果; 部门底层技术框架升级。,内容提要,解决方案定位,平台2.0研发背景,平台2.0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项目复用说明,1,2,3,4,平台2.0解决方案定位,统一对“平台”的理解,平台是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 标准 互操作规范 技术手段 应用支撑; 建设平台 = 一定能实现“隐私保护”、“业务协同”或“检验结果互认” 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管理制度 各医疗机构、应用系统开发商的配合 建设基于平台的各类

4、数据应用系统,明确多级平台建设策略,标准规范的建立和使用 平台基本功能组件化管理和打包发布 数据采集流程采用批量数据库ETL方式 协同采用批量数据库推送和个案Web服务相结合方式 以“属地化管理”为原则,基于互操作标准的第三方整合 上级平台与下级平台之间,平台与医疗机构系统之间 加强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建设,突出对“数据应用”的支撑,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业务管理 临床信息共享 保健档案共享 综合统计 业务联动 一卡通 转诊/转检/转院 保健业务流程,内容提要,解决方案定位,平台2.0研发背景,平台2.0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项目复用说明,1,2,3,4,平台解决方案版本管理,解决方案核心版本,项目领

5、域(分版本),1.0 版本,1.5 版本,项目A,安徽,2.0 版本,区域C,项目B,江苏,区域D,平台解决方案研发路线图,平台V2.0与V1.0的差异,平台V2.0功能架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接入层,是平台数据来源。实现业务联动的关键点,标准规范是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互联互通的依据。同步维护平台数据中心和采集接口库数据模型。,平台运行支撑,管理平台服务组件和维护各类元数据。 是系统注册可共享资源和订阅数据的“窗口”。,定时或准实时实现批量数据采集和共享交换;采集流程中实施数据质控。,配合服务总线和各类应用实现平台交换和共享安全。,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包括标准规范库、平台运行支撑库、健康档案和电

6、子病历资源库(索引、文档实体和业务主题库),平台共享和医疗协同应用。,平台V2.0解决方案研发规划,以省、市两级平台及之间协同为目标全面升级。加强平台关键组件设计、开发。整合业务主流第三方产品软件。完善基于平台的增值应用开发。降低平台复用实施难度。,平台标准管理系统: 2012数据元、值域、健康档案数据集、电子病历摘要数据集标准;其他卫生数据标准(农合、卫生监督、血液)开发标准管理系统(数据元、值域、数据集管理功能升级);数据交换模型升级、参考HL7 CDA实现;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系统:基于kettle ETL的数据采集和共享功能;多级平台数据交换组件;归属地管理组件;医疗卫生工作清单共享(业

7、务文档和事件消息两种模式)推送功能;卫生服务总线:整合第三方ESB产品、消息中间件产品;隐私服务、匿名化服务、数据签名服务、应用审计;平台业务应用服务:将交换文档的编组、解组功能升级为通用组件;重构全程健康档案服务(事件索引、文档索引);平台运行监管和应用支撑:数据质量控制组件(包括提供对接口开发商自测的质量控制组件);信息资源目录和资源发布订阅服务重构(同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资源;同步、异步的订阅发布方式);基于平台的业务应用: 电子健康档案浏览器按照新的业务标准升级,支持跨地市健康信息调阅;省级浏览器查询入口功能;完善公众健康服务门户。增加对CA和其他互联网安全控件的支持;开发独立的

8、隐私保护组件;重构双向转诊系统;平台复用实施:开发平台部署实施工具,简化平台解决方案实施难度,尽可能做到参数化管理。,Unieap platform3.3、卫生政务核心架构、ESB 、Kettle、BI,平台V2.0技术架构,平台V2.0逻辑部署架构,平台V2.0物理部署架构,关键技术数据标准,标准编制原则 有国家(行业)标准的,优先遵循国家(行业)标准 即将形成国家(行业)标准的,争取在标准基本成熟时,将该标准率先引入试用 无国家(行业)标准,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标准 无参照标准,按标准制定规范,自行进行研制 标准编制依据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数据集(2012年)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

9、011版)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2009年) 2010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技术方案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2010年),关键技术数据标准编制过程,相同的数据元合并。相同 数据元值域不同以12 标准为准。3个标准体系中 独有的数据元汇总添加。,按照12标准进行编码 形成安徽健康档案标准,设计: 数据标准: 转换XSLT: 交换结构: 显示XSL: 最终展示页面:,关键技术参考HL7 CDA的交换模型,关键技术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系统,关键技术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为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接口数据质量评估体

10、系,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控机制,对联网的医疗卫生机构数据上传的情况(按接口分类的上传数量、上传成功率、质量评估结果等)进行综合展示,以指导各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系统的改造与接口开发。 提供数据联调阶段和正式运行阶段两方面功能。 联调阶段功能主要用于解决平台与接口开发商做数据接口联调时查找错误困难的问题,节约实施工作量。 正式运行阶段功能主要用于按照质控体系,从不同维度展示区域内医疗卫生数据整体质量。结果可用于信息化主管部门督促各医疗机构改善信息化能力。,医院信息平台解决方案,关键技术基于IHE ITI规范的互操作服务,关键技术基于IHE PIX/PDQ的注册服务,患者身份 跨域调阅管理,患者身

11、份 提供者,其他IHE 模块角色,患者身份 跨域使用者,患者身份 提供者,其他IHE 模块角色,患者身份 跨域使用者,患者 身份域C,提供患者身份 和本域调用者身份,提供患者身份,领域内各类 相关交易,跨域调阅 患者身份,提供患者身份,跨域调阅 患者身份,领域内各类 相关交易,PIX管理中心,患者身份域B,患者身份域A,关键技术IHE ITI XDS技术规范,患者身份源PIX Patient Identity Source,文档注册中心 Document Registry,文档使用者 Document Consumer,文档库 Document Repository,文档源 Document

12、Source,文档注册 ITI-14,文档提取 ITI-17,文档注册ITI-15,查询注册 ITI-16,患者身份提供 ITI-18,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关键技术基于XDS的文档交换服务,关键技术全程健康档案服务,关键技术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平台V2.0产品特性,符合行业主流标准: IHE、CDA、卫生部12、09数据标准等 高效率数据交换: 整合第三方ETL工具保证海量数据高并发稳定交换 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从数据交换技术指标和医疗卫生业务指标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结合数据交换流程,实现质控和分析 核心功能组件化管理和部署: 平台基础服务封装为服务组件打包,适应各级平台

13、使用及互通互联 工作任务清单推送&检验检查结果共享: 基于业务主题制定工作任务清单,结合规则引擎实现工作任务推送到指定机构 通过健康档案浏览器和公众健康服务门户,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符合行业 主流标准,高效率 数据交换,完善的数据质量 控制体系,核心功能组件化 管理和部署,工作任务清单 推送& 检验检查结果 共享,RHIN,内容提要,解决方案定位,平台2.0研发背景,平台2.0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项目复用说明,1,2,3,4,培训说明,培训安排: 数据标准: 应用支撑: 数据采集: 数据质控: 交换模型: 档案浏览器:,1、学习平台数据库环境部署; 2、了解数据标准以及维护工作范围; 3、学

14、习数据标准维护工作的流程内容及数据标准发布流程。,1、能够独立处理文书发布的整个流程,包括权限的设置等和了解电子病历 显示的流程和二次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2、使用jQuery实现简单的菜单的横向显示,布置作业编写留言簿;,1、接入系统、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等平台初始化数据维护方法; 2、平台基础服务介绍; 3、平台信息资源目录介绍。,1、数据采集流程概述及环境部署; 2、数据采集流程和采集内容讲解; 3、数据采集实施流程讲解。,1、联调阶段如何做数据校验测试并与采集流程配合使用; 2、正式运行阶段功能介绍。,1、数据交换模型讲解; 2、数据交换模型XSLT转换和CDA生成讲解; 3、数据交换模型显示XSL开发讲解;,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 东软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