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施工规范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443780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X 页数:8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处作业施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作业施工规范(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working safely at heigh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JGJ80 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6 年 12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6 北京,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第1205号) 现批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

2、.1、4.2.1、5.2.3、6.4.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9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建标20028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参考国内外现行标准和先进做法,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2年8月1日施行的原建设部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进行了修订,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临边与洞口作业、5.攀登与悬空

3、作业、6.操作平台、7.交叉作业、8.建筑施工安全网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前言,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节;2.将临边和洞口作业中对护栏的要求归纳、整理,统一对其构造进行规定;3.在攀登与悬空作业章节中,增加屋面和外墙作业时的安全防护要求;4.将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章节分开为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两个章节,分别对其提出了要求;5.对移动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与悬挑式操作平台分别作出了规定;6.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网章节,并对安全网设置进行了具体规定。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前言,总则 1.0.1 为提

4、高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水平,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高处作业 working at height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2 临边作业 edge-near operation 在工作面边沿无围

5、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2.1.3 洞口作业 opening operation,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2.1.4 攀登作业 climbing operation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2.1.5 悬空作业 hanging operation 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1.6 操作平台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

6、form 由钢管、型钢或脚手架等组装搭设制作的,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供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悬挑式等平台。 2.1.7 移动式操作平台 movabl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 floor typ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供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

7、悬挑式等平台。 2.1.7 移动式操作平台 movabl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 floor typ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1.9 悬挑式操作平台 overhanging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以悬挑形式搁置或固定在建筑物结构边沿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斜拉式悬挑操作

8、平台和支承式悬挑操作平台。 2.1.10 交叉作业 cross operation 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凡有可能造成人员或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的立体作业。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Fbk上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ck次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zk立柱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M上杆最大弯矩设计值; Mc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My主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Mz 立柱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N 杆件的轴心压力; Nx 立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q 主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设计值;,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9、,qck次梁上的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hc次梁上均布恒荷载标准值; qK上杆承受的均布风荷载标准值; R外 次梁搁置于外侧主梁上的支座反力; Ss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T 钢丝绳所受拉力。 2.2.2 计算指标: E 杆件的弹性模量; f 杆抗弯强度设计值; fn 抗压强度设计值; fz 立柱抗弯强度的设计值。,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2.3 计算系数: K作吊索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2.2.4 几何系数: A 立柱毛截面面积; AN立柱净截面面积; Anc 下支承斜撑净截面面积; h 立柱高度; I 杆件截面惯性矩; l 上杆计算长度; Lc次梁的计算跨度;

10、 Lx 次梁两端搁支点间的跨度;,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Ly主梁的计算跨度; P 悬臂长度; W 上杆的净截面抵抗矩; Wz立柱的净截面抵抗矩; 钢丝绳与平台面的夹角; 悬臂长比值; 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值; 受弯构件挠度容许值;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按立柱最大长细比=l/i采用; x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 基本规定 3.0.1 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按国家、行业相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包括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等内容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

11、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验收可分层或分阶段进行。 3.0.3 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按实记录,并备相应用品。 3.0.4 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检查高处作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工具、仪表、防火设施、电气设施和设备,确认其完好,方可进行施工。 3.0.5 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并应经专人检查。 3.0.6 对施工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料,应及时拆除或采取固定措施。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理

12、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放置或向下丢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3.0.7 采用安全网进行封闭的防护栏杆、防护棚及操作平台处,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当进行焊接等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0.8 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并应及时清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 当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应立即修理完善,维修合格后再使用。 3.

13、0.9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应采取能代替原防护设施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3.0.10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 2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产品合格证明; 3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4 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 5 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0.11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防护栏杆立杆、横杆及挡脚板的设置、固定及其连接方式; 2 攀登与悬空作业时的上下通道、防护栏杆等各类设施的搭设; 3 操作平台及平台防护设施的搭设; 4 防护棚的搭设; 5 安全网的设置; 6

14、 安全防护设施构件、设备的性能与质量;,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 防火设施的配备; 8 各类设施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规格及材质; 9 设施的节点构造,材料配件的规格、材质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连接状况。 3.0.12 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按实记录。 3.0.13 应建立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制度,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4 临边与洞口作业 4.1临边作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1.1 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4.1.2 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楼梯

15、平台和梯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外设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还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4.1.3 建筑物外围边沿处,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有外脚手架的工程,密目式安全立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侧立杆上,并与脚手杆紧密连接;没有外脚手架的工程,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将临边全封闭。,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1.4 施工升降机、龙门架和井架物料提升机等垂直运输设备设施与建筑物间设置的通道平台两侧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4.1.5 各类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的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多笼井架物料提升机通道中间,应

16、分别设置隔离设施。 4.2 洞口作业 4.2.1 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 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2 当非垂直洞口短边尺寸为250mm500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3 当非垂直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时,应采用盖板覆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固定牢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 当非垂直洞口短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4.2.2 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并应设置挡脚板。 4.2.3 在进入电梯安装施工工序之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10m且不大于2层加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