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3643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固理论-河北联合大学(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固理论,朱立光 刘增勋 冶金工程系,绪 论,凝固现象存在范围 古代青铜器现代单晶硅 大型铸件(螺旋桨)高纯度晶体 炼钢工艺:连铸过程 凝固在炼钢中的重要性 连铸过程就是钢水凝固的过程 凝固行为影响铸坯质量:缩孔、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铸坯质量影响钢材质量:缺陷无法消除,课程性质 介于工艺和理论之间的课程 前期基础课:物理化学、传输原理、金属学 服务课程:连铸工艺、冶炼工艺 课程在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高碳钢开发:结晶器锥度、水量、拉辊压力 焊条钢H08:气泡形成、中心缩孔 包晶钢Q215:裂纹敏感区、成分控制 铸坯缺陷形成:偏析裂纹、气泡、穿晶结构,课程内容 钢液结晶:结晶热力学、结晶动力学 凝固结

2、构:树枝晶、铸坯结构 凝固传热:传热机构、凝固定律 凝固偏析:非平衡凝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 凝固收缩:缩孔、疏松、热裂纹形成 凝固气泡:凝固偏析原理应用 凝固夹杂:凝固偏析原理应用 凝固应力:高温力学行为、铸坯应力,第一章 钢液结晶,钢液凝固过程受到冷却速度的影响 超高速度:106108/S,非晶态 普通速度:晶体 结晶器内凝固速度:30S内1550950,20/S 凝固与结晶区别 凝固:从宏观上来看,钢液通过散热,由液态钢水转变为固态铸坯的过程 结晶:从微观上来看,钢液中原子由“近程有序”向“远程有序”的转变,成为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晶体 (1)结晶必然凝固,但凝固不一定结晶。(保护渣)(2)

3、在实际生产中,钢水凝固是通过结晶来完成的。,第一节 结晶热力学,结晶属于相变过程: L S 体积自由能: G = H T S 式中:H热焓;T温度; SLSS S熵值, S0, 与系统紊乱程度有关。 自由能随温度变化 T=TL,GL= GS:固液两相平衡。 TTL,GLGS :固相稳定,结晶自发进行 TL平衡结晶温度 两相自由能差值为结晶驱动力。,结晶过程中自由能变化: L S G = GS GL= (HS HL) T(SS SL) = H-TS (1-1) 式中, Lf = H = (HS HL) 0 ,结晶潜热或凝固潜热 当T=TL: G = 0 则S =H /TL = Lf / TL 代

4、入式(1-1): G = -(Lf / TL) T (1-2)式中, T =TL T 过冷度:平衡结晶温度与体系实际温度的差值 (1)结晶必要条件: T 0,体系必须存在过冷度 (2)结晶必然途径: H0 r较大时, r3 r2 ,Gr*:形核和晶核溶解处于平衡 在一定过热度下,只有当形成的晶核的半径大于临界半径时,晶核才能生存和长大。,影响形核的因素 (2)体系自由能 只有体系具有更高的自由能(G*),晶核才能生存,并进一步长大。因此,G*才称为“能障” (3)过冷度 T, r*和G*随过冷度T增加而减少 r*和G*不可能为零或消失,液体结构:近程有序 熔点附近金属由许多原子团组成:液相、固

5、相密度7000,7400kg/m3 原子团内原子呈规则排列,表现为“显微晶体” 原子团能量有大有小,时大时小,即存在“能量起伏” 原子团平均直径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结论 (1)近程有序的原子团是形核的基础尺寸大的原子团可能半径高于r*,或能量超过G* (2)过冷度是形核的动力 过冷度增加:原子团半径和能量上升 过冷度增加:临界半径和能障下降,均质形核过冷度T* 当过冷度达到某一临界值T*时,原子团 rr*、GG*,原子团变成晶核,并开始长大。 测量方法:根据形核率试验曲线测定,形核率:单位体积的液相在单位时间内形成的晶核数目,表21 纯液体金属结晶过冷度,纯金属及合金均质形核温度约为其熔点的0.

6、2倍:, r*大小:按(1-6)式,纯铁 0.06m,200300个原子 实际凝固需要的临界过冷度小于10,第三节 非均质形核,实际临界过冷度实验值:小于0.0110均质形核临界过冷度:295 实际钢水凝固:不符合理想溶液的均质形核 结晶器铜壁:钢水与结晶器铜壁接触 夹杂物:钢水中存在大量的夹杂物钢水形核临界半径:0.06 m 夹杂物尺寸:550 m 非均质形核:在不均匀的液体中,依靠外来杂质或型壁提供界面进行生核的过程,最简单非均质形核过程:平面上形成一个球冠形晶核(介稳态),晶核C:球冠,半径r 固体S:无限大平面 液体L:液体金属 :晶核与固体的润湿角 根据受力平衡关系:,(1-9),形

7、核前后界面能变化,形核前:固体与液体接触 形核后:形成2个接触面,界面能变化:,形核时体积自由能变化,式中,G = (Lf / TL) TV球冠体积,形核前后体系自由能变化,非均质形核与均质形核比较 从形核功比较, 可以看出:(1)均质形核是非均质形核的一个特例 (=180)(2)一般界面均有利于形核 (f()=01)(3)晶体生长比重新单独形核更加容易 (=0,能障为0),非均质形核与均质形核比较 从临界半径比较,非均质形核:,均质形核:,临界晶核的体积, 可以看出: (1)临界半径相同 (2)原子团更容易形成球冠 (3)非均质形核使临界原子团的体积下降 (4)临界形核过冷度减小,非均质形核

8、与均质形核临界过冷度比较, 可以看出:(1)非均质形核的临界过冷度下降(2)晶体生长需要的过冷度几乎为零 (=0)(3)夹杂物表面可以形成许多晶核,夹杂物并不是晶核中心,第二章 结晶过程,结晶过程:形核+生长 晶体生长受到凝固前沿温度和成分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平衡凝固 平衡凝固:如果在结晶的每一个阶段,固、液两相都能进行充分的传热和传质,使两相的温度和各相成分完全均匀,从而实现两相整体上的平衡,则结晶过程将完全按照平衡相图的规律进行。 凝固达到平衡是热力学的趋势和最终目标 实现成分均匀 溶质再分配 成分分布平衡结晶温度过冷度晶体生长,一.溶质再分配现象 在平衡凝固过程中,存在溶质再分配现象 铁

9、碳相图 固液两相的溶质含量不同 不同温度下,固液两相的成分不断变化 溶质再分配:从生核开始直到凝固结束,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固、液两相内部将不断进行着溶质元素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为溶质再分配(redistribution) 起因:固体内溶解度较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性质:属于热力学特性 形式:决定于传质过程(动力学条件),二.平衡分配系数 用来描述两相溶质间的关系 定义:在给定的两相区内温度下,平衡凝固时固相溶质浓度与液相溶质浓度之比。,为了分析方便,假设液相线和固相线为直线,如果斜率不变,k0为常数,与温度和原始成分无关,钢中五大元素的平衡分配系数,在实际铸坯中S、P偏析最大用硫印显示偏析程

10、度,三. 平衡结晶时溶质再分配规律 杠杆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杠杆定律:,与相同对应关系,平衡条件下结晶特征 结晶过程中存在溶质再分配现象,并且传质充分各相成分均匀 结晶过程中,固相和液相各自成分不同、但温度相同 结晶完成以后,固相完全均匀,无溶质偏析现象 溶质再分配仅决定于热力学参数k。,与动力学条件无关,杠杆定律的应用 意义:在平衡凝固时,固相率、固相成分与液相率、液相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物理学中的杠杆定律的形式非常相似。,应用:由相图得到固相率和液相率,四.界面平衡假设 连铸凝固特征 连铸示意图 固相及液相内温度不均匀外部冷却形成定向传热,铸坯内存在温度梯度 固相液相成分不均匀凝固速度

11、高、时间短(DS 流动有利于液相均匀 (2)固相中溶质无扩散 DS较小 (3)定向凝固,界面从左向右推进 仅左端面散热,其他面绝热 (4)固液界面始终呈平面状态 (5)界面面积不变 (6)固液界面处于平衡状态,固相内平均浓度偏离固相线左端为k0C0,界面为CS*,开始凝固 图A 图B 左端温度到达T1原始浓度C0,对应平衡结晶温度T1 液相成分C0,析出固相成分k0C0界面处于平衡 温度降到两相区任一温度T* 图C 液相界面及内部浓度CL*,与相图一致液相均匀,且与界面平衡 界面处固相浓度CS*=k0CL*界面平衡,T*时界面处固相浓度 图C 固相率fS,液相率fL 界面向右推移dfS,使液相浓度提高dCL* 界面处固相排出溶质的质量,液相吸收溶质的质量,质量守恒,界面平衡和液相均匀,1942年Scheil的推导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