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3396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茱萸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茱萸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茱萸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茱萸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茱萸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茱萸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茱萸科(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茱萸科Cornaceae,木本,叶对生, 花常两性,顶生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有时具大形苞片,或生于叶的表面;花萼通常45;花瓣45。 雄蕊45,与花瓣同着生于花盘基部。 子房下位,2心皮,14室。核果或浆果。,具两极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半球的温带至热带高山地区,北半球寒带也有个别属分布。中国产9属60余种,其中特有种达40余种。除新疆、宁夏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云南、四川两省分布的属、种均较丰富,种下的等级也较多。,成分,含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等。 苷类:山茱萸苷等。 此外,还含有黄酮类、鞣质、有机酸等。,山茱萸科药用植物:山茱萸,产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

2、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有卵形总苞片4,厚纸质至革质,暗紫色,开花后脱落。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味酸涩, 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山茱萸苷(Cornin)、鞣质、没食子酸(Gal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及维生素A。,性微温,为弥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

3、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山茱萸科药用植物:青荚叶,落叶灌木,高达3米。叶纸质,卵形、卵圆形、稀椭圆形,长3.5cm9cm,宽2cm6cm,先端渐尖,极少数先端为尾状渐尖,叶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具刺状细锯齿;初夏开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绿色,生于叶面中央的主脉上。核果球形,黑色。,青荚叶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日本也有分布。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大叶通草”。,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 【药用】: 药用部位:叶、根、果,茎髓(小通草)。全株入药。 【功效主治】:性平,味淡。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尿路感染,乳汁不下。,观赏:洒金桃叶珊瑚,观赏:四照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