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442454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与沟通 管理学原理(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领导与沟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领导方式,认识不同领导方式的特点和领导特质理论的内涵; 理解领导、协调、沟通的概念与本质,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人性假设理论,沟通的过程、沟通的障碍; 熟知领导的作用、协调的作用和沟通的意义,协调的原则与内容,不同沟通类型的特点; 掌握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协调的方法与途径,有效沟通的实施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对周围的组织进行领导职能的观察,分清领导者与管理者; 能够有效的运用领导方式和领导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能够熟悉地运用沟通原理实现有效沟通,解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内容,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职能 第二节 领导者权力和影响力来源 第

2、三节 人性假设理论 第四节 领导方式 第五节 领导理论 第六节 协调 第七节 沟通,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职能,领导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领导的重要性表现在组织中的领导者促进工作不断进展。,一、领导的概念及本质,从名词角度而言,领导指的是领导的主体,即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发起者,是指既拥有组织的职位权力又具有个人影响力,从而影响他人行为的人。 从动词角度而言,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制定组织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对组织成功地引导、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本质,从名词角度而言,领导指的是领导的主体,即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发起者,是指既拥有组织的

3、职位权力又具有个人影响力,从而影响他人行为的人。从动词角度而言,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制定组织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对组织成功地引导、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与管理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联系,从行为方式上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权力的构成看,二者都是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区别,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利而进行管理; 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

4、取决于最随着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利。,三、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作用 控制作用 协调作用 激励作用,第二节 领导者权力 和影响力来源,正确认识领导者,不仅要了解领导者的权力构成,还要认识到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一、领导者的权力构成,三、领导权力的来源,法定权利 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 奖赏权利 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强制权利 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专家权利 知识的权利,是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 参照权利 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奖赏、钦佩、羡慕而资源的追随和服从他。,二

5、、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职位权力是领导权力的重要来源。 个人魅力是领导者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进行有效的领导,领导者需要充分发挥职位权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修养,通过专长权力和模范权力的加强,促进职位权力作用的发挥,第三节 人性假设理论,人性假设,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看法。 不同时期的管理学者和组织行为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性假设模式。,一、“经济人”假设,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指出人是自利的理性人。 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泰罗把人看作为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仅仅出于个人经济动机,工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的概

6、念来自霍桑试验,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一)基本内容,交往的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也是人与人的关系形成整体感的主要因素; 专业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本身失去了许多内在的含义,人们只能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求安慰; 工人之间的影响力比管理部门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具有更大的作用; 工人的效率随着管理人员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二)对应的领导方式,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对人的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友好的感情; 管理人员应当注意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 管理人员应当经常了解工人的感情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建立员

7、工参与管理和密切上下级关系的系列制度。,三、麦格雷戈的X&Y理,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总结提出。 认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取决于他对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人的性质和行为的假设导致管理者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员工。,雇员: 天生懒惰 以自我为中心 回避责任 不喜欢工作,雇员: 天生勤奋 自我约束和控制 勇于承担责任 具有正确决策的能力,X&Y理论的意义,麦格雷戈通过研究认为,即X理论假定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行为,而Y理论假定是较高层次的需要支配个人行为。 麦格雷戈坚信Y理论比X理论更有效,他倡导实行员工参与决策,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

8、性。,四、“复杂人”假设,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1965年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 人是复杂的,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和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所有的人性假设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基本内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伴随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改变。 人在组织中生活可以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人在不同的组织或不同部门会形成不同的动机。 自身的动机及与组织的关系、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影响个人的满足感。 人的需要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情况、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第四节 领导方式,领导的风格多种多样,组成了

9、丰富的领导体系。在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领导者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纳出了不同的领导方式和风格。,一、怀特和李皮特的观点,专断集权式领导者 民主参与式领导者 自由放任式的领导者,二、利克特的观点,专制式独裁 温和式独裁 协商式领导 参与式领导,第五节 领导理论,领导是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领导理论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权变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自信、远见、创新、敏锐、勇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等成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质。,二、领导行为理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研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所应起的作用的

10、理论,成为领导行为理论。,(一)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著名的管理学家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H施密特于1958年在哈佛商务评论上合作发表的如何选择领导模式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于1973年进行补充与修正。,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二)领导四分图理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以拉菲斯托格迪和卡罗尔沙特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对企业领导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归纳总结后得出领导四分图理论 。,领导行为四分图,(三)管理方格理论,1964年,德克萨斯大学的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 Blake) 和简穆顿(Janes S .Mouton)在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了“

11、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高,关心人,低,高,关心生产,贫乏式管理,乡村俱乐部式领导,任务式 管理,团队式 管理,中庸之道式管理,三、权变领导理论,现实有效的领导过程受到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型,成功的领导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与情景因素的相互匹配,研究首先要将领导风格和领导情景因素从错综复杂的管理现象中分立出来,然后再考虑其相互作用的情况。 “最难共事者问卷”(LPC问卷),权变领导模型示意图,(二)情景领导理论,保罗.赫塞和肯尼思.布兰查德 研究领导效果,不仅要研究领导者,也要重视被领导者,领导效果最终取决于被领导者

12、接受和拒绝的态度。 成熟度: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人的能力和意愿。,下属成熟度划分类型,M1:执行工作任务既不情愿有缺乏能力; M2:有完成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但缺乏能力; M3:有能力,但对工作不感兴趣; M4;愿意从事交付给他们的任务,有工作热情,同时又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领导方式,指示型领导(S1):高任务低关系型。 推销型领导(S2):高任务高关系型。 参与型领导(S3):低任务高关系型。 授权型领导(S3):低任务低关系型。,(三)途径目标理论,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豪斯和特伦特.米切尔提出。 主要内容涉及领导者如何帮助下属认清和设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个人目标,并找到显示这些

13、目标的途径。,目标途径理论,途径目标理论的原理,领导方式能否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并在工作中产生满足感,取决于员工对领导方式的认识和维护程度。 好的领导应当是激励性的。,领导方式,指导型领导 支持型领导 参与型领导 成就导向型领导,领导行为具有激励作用的条件,使下属工作的满足取决于有效工作绩效。 提供了获得有效业绩所必需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帮助。,启示,下属是外控型的,或者任务不明确、压力过大,或者组织内部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在这些类型的情境中,指导型领导更为适合。 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明确,官僚化程度高,或者下属从事的任务结构化程度高,在这些类型的情境中,支持型领导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与型领导会

14、使内控型的下属取得较高的满意度。 对于知觉能力强或者经验丰富的下属,参与型和成就导向型的领导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第六节 协调,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每个人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但是工作中,各种问题和冲突都会出现,各种资源需要平衡配置,这就需要领导者进行适当的协调。,一、协调的概念与作用,协调是将管理原则和管理艺术有机结合,充分体现领导者的综合影响力,保证组织步调一致、有序运作的管理工作。,协调的作用,缓和矛盾,管理冲突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优势互补,实现共荣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竞争,二、协调的原则,及时性原则 关键性原则 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三

15、、协调的内容,内部协调 企业与股东关系的协调 水平方向的协调 垂直方向的协调 外部协调 企业的外部协调主要表现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四、协调的方法与途径,会议协调 现场协调 结构协调,信息交流会议 表明态度会议 解决问题会议 培训会议,第七节 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交流。 管理沟通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即人际沟通,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和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识以及行为相互适应。,一、沟通的过程,二、沟通的意义,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 沟通是领导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

16、能的基本途径 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三、沟通的类型,(一)按中介或手段划分 口头沟通 书面沟通 非语言沟通 技术设备支持的沟通,(二)按组织系统划分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三)按方向划分 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四)按是否进行反馈划分 单向沟通 双向沟通,四、沟通的障碍,主观障碍 客观障碍,选择性接受 过滤行为 情绪因素,组织结构因素 空间距离因素 技术工具因素,五、有效沟通的实现,缩短信息传递的途径 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 用心倾听 充分利用反馈 进行情绪管理,推荐阅读,美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业常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346 米歇尔海克曼,克雷格约翰逊领导学:沟通的视角(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