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42539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研究生讲义)(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XX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失眠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有多少人被失眠困扰?,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且有上升的趋势; 在这些失眠患者中,大约半数人对此只是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去看医生的只占四分之一。 中国睡眠研究会,失眠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一、有关睡眠的基础研究 二、有关失眠的临床研究 三、有关失眠药物的开发 四、阳虚失眠的发现,一、有关睡眠的基础研究,1、睡眠的功能 2、睡眠的

2、结构 3、睡眠的分析 4、觉醒/睡眠节律 5、睡眠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检查 6、睡眠与梦 7、睡眠的动物实验研究,1、睡眠的功能,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发展 保存脑能量 巩固记忆,保证大脑发挥最佳功能 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2、睡眠的结构,睡眠的结构: NREM/REM睡眠周期 觉醒睡眠潜伏期(10-30min)NREM睡眠1期(潜睡期) 2期(中度睡眠)3期4期(深度睡眠,SWS) 3期2期REM睡眠 重复以上周期36次。,3、睡眠的分析,睡眠潜伏期 觉醒次数和时间 总睡眠时间 觉醒比 睡眠效率 睡眠维持率 NREM各期的比例,3、睡眠的分析,REM睡眠的分析

3、REM睡眠潜伏期 REM睡眠次数 REM睡眠时间和百分比 REM活动度 REM强度 REM密度,4、觉醒/睡眠节律,早晨型(百灵鸟型) 晚间型(猫头鹰型),5、睡眠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检查,睡眠的主观评价,5、睡眠的客观检查方法,睡眠脑电图和多导睡眠图 肢体活动电图 唤醒标记仪 夜帽 微动敏感床垫 行为反应监测,6、睡眠与梦,有关梦的误区 梦的意义 梦的解析,7、睡眠的动物实验研究,传统方法 动物ASS体系的建立,二、有关失眠的临床研究,1、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 2、失眠的症状和诊断 3、失眠的分类 4、失眠的病因 5、失眠的治疗,1、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2、失眠的症状和诊断,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

4、常的睡眠,饮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从而产生疲倦和种种不适的感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警觉性差、情绪不佳、头痛、紧张等。,失眠患者常有的临床表现:,入睡困难; 不能熟睡; 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作噩梦; 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失眠症的诊断,连续三周以上感到睡眠不足,引起明显的功能障碍。 不管每夜实际睡多少小时。 排除假性失眠,消除失眠的误区,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7小时失眠? 正常范围内的睡眠时间缩短失眠? 睡眠后自我感觉疲乏未恢复失眠?,失眠诊断思路,是否真的失眠? 失眠的原因何在? 有无相关疾病?,3、失眠的分类,按照失眠的时间长短分类: 一过性

5、失眠:偶尔失眠 短期失眠:为期2-3周或数月的失眠; 慢性失眠: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经常性失眠。,3、失眠的分类,按照失眠的症状特点分为: 起始失眠:入睡困难,通常要到后半夜才能入睡; 间断性失眠:入睡不宁,容易惊醒;常有噩梦; 终点失眠:能入睡,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不能再入睡。,3、失眠的分类,按照失眠的性质分类: 生理性失眠:因生理心理或环境原因引起的短期失眠。 病理性失眠:各种疾病导致的失眠; 特殊性失眠(习惯性失眠、单纯性失眠) 失眠症,失眠的综合分类,一、一过性失眠 二、短期失眠 三、慢性失眠 (一)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 1、脑器质性失眠 2、躯体器质性睡眠障碍 (二)神经症性失

6、眠和心理生理性失眠: (三)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 (四)觉醒/睡眠节律失调引起的失眠 1、外源性因素 2、内源性因素 (五)药物引起的失眠 1、药物的兴奋作用 2、药物副作用对失眠的干扰 3、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产生的觉醒/睡眠节律紊乱 4、撤药反应 (六)老年性失眠,4、失眠的原因,年龄 过度疲劳 生物钟紊乱 环境变化 睡前习惯受到影响 各种身心刺激 疾病的影响 身体状况不佳 情绪状态 药物,5、失眠的治疗,病因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非药物疗法: 包括物理疗法、食物疗法、药茶疗法、药膳疗法、体育疗法、针刺疗法、耳压疗法、推拿疗法、足部外治疗法、药枕疗法、心理疗法、起居疗法、

7、沐浴疗法、音乐疗法、书画疗法、花卉疗法、其他助眠方法、 脑电导入疗法,失眠的认知疗法,除了了解失眠的具体表现、原因、病程外,还需要了解: 1、患者对失眠的认识和期望 2、对做梦的认识 3、对症状和失眠关系的认识 4、情绪障碍的表现 5、对治疗乏效的原因认识,睡眠的行为疗法,1、促进恢复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 2、卧床前后使精神和躯体尽量松弛可以借助于简易气功及其他方法。 3、避免建立不易于入睡的条件反射 4、控制睡眠时间保证有效睡眠,失眠的药物治疗,效果:对于多数失眠患者,安眠药确能起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消除痛苦的功效!,安眠药的缺点和弊端,1、延续效应和蓄积作用 2、耐药性 3、依赖性 4、

8、戒断反应 5、不良副作用,安眠药使用的禁忌症,1、儿童 2、孕妇 3、哺乳期 4、呼吸功能障碍者 5、肝肾功能不全者 6、重症肌无力患者 7、饮酒前后 8、睡眠期须被唤醒者,使用安眠药的方法,1、安眠药只是对症治疗和辅助方法 2、掌握适应症一过性失眠、短期失眠; 3、症状改善,随时停药,必要时间断服用 4、慢性失眠者,特殊情况才服用 5、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药物 6、经常更换有效药物品种 7、首次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8、不盲目减量、增量 9、服药与其他条件刺激相结合 10、警惕可能发生的意外,常用安眠药,一、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阻断边缘系统向脑干网状结构的冲动传导,从而减少由网状结构经丘脑向大脑皮层

9、传递的兴奋性冲动,导致睡眠。 1、短效:咪唑安定(速眠安、多美康)三唑仑(海洛神)去甲羟安定(舒宁) 2、中效:羟基安定、氯羟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安适定)、氯氮卓(利眠宁) 3、长效:安定、硝基安定、氟硝安定等。,常用安眠药,二、一些新型安眠药 1、唑吡坦(思诺思)、美抒玉 2、内源性促眠物质(松果体素) 3、抗抑郁剂 三、其他传统安眠药,失眠的治疗,中药治疗 中成药:百草安神片、七叶神安片、舒眠胶囊、甜梦胶囊、安神补脑液、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等等 中医辨证治疗:分辨寒热虚实。,失眠的辨证治疗,心脾两虚型:归脾丸合甘麦大枣汤 心气不足型:桂甘龙牡汤 肝阴亏虚型:酸枣仁汤合百合地

10、黄汤 阴虚火旺型:黄连阿胶汤、阿胶鸡子黄汤 心肾不交型:交泰丸加半夏、夏枯草 肝气郁结型:逍遥丸加合欢皮、夜交藤 肝胆郁火型:龙胆泻肝汤 瘀血阻滞型:血府逐瘀汤 痰湿中阻型:半夏秫米汤合二陈汤 痰热阻滞型:黄连温胆汤 湿热瘀食互结:越鞠丸,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和中药,牛奶、豆浆、鹌鹑、黄花鱼、银耳、龙眼肉、大枣、莲子、百合、梅子、荔枝、芹菜、牡蛎、山药、合欢花、合欢皮、夜交藤、何首乌、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石菖蒲、半夏、秫米,失眠的非药物疗法,物理疗法、食物疗法、药茶疗法、药膳疗法、体育疗法、针刺疗法、耳压疗法、推拿疗法、足部外治疗法、药枕疗法、心理疗法、起居疗法、沐浴疗法、音乐疗法、书

11、画疗法、花卉疗法、其他助眠方法、 脑电导入疗法,失眠的治疗,脑电导入治疗,失眠的音乐疗法,阳关三叠 梅花三弄 汉宫秋月 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 平湖秋月 二泉映月,失眠的治疗,其他促进睡眠的方式方法,三、有关失眠药物的开发,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几乎多多少少都要缩短SWS和REMS。因此,这些药物虽能延长总的睡眠时间,却损害了两种最重要的睡眠成分,并未真正改善睡眠质量。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还会出现REMS反跳现象,如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噩梦等等。开发新型安眠药非常必要。,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学者提出,开发能够选择性延长SWS的物质,可

12、以选择如下切入点:,(1)PGD2激动剂 (2)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 (3)影响5-HT系统的药物 (4)Melotonin、生长激素等参与睡眠调节的物质。,四、阳虚失眠的发现,失眠是否需要辨析阴阳? 失眠如何辨析阴阳?,失眠是否需要辨析阴阳?,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失眠的基本原则;是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失眠是否需要辨析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失眠如何辨析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教科书对失眠的辨证分型,1、痰热内扰型黄连温胆汤 2、肝郁化火

13、型丹栀逍遥散 3、心脾两虚型归脾丸合甘麦大枣汤 4、阴虚火旺型黄连阿胶汤 5、胃气失和型平胃散合半夏秫米汤 6、心火炽盛型导赤散或龙胆泻肝汤,一个特殊病例,桂枝甘草汤,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炒酸枣仁30克。3剂。,桂甘龙牡汤,方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功效:镇惊安神,通阳止汗。 主治:用于心悸怔忡、汗出肢冷,舌质淡润者。,阳虚也能引起失眠!,“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充足是神安志和的基础 “阳气者,烦劳则张” 阳气因心身烦劳而张弛虚散,阳气虚微,阴寒内盛,逼阳外越,阳不得入于阴,能引起不寐 “下之后,

14、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 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因下法汗法应用不当所导致的烦躁不得眠之症,是因误治伤阳所致,应当用温热的干姜附子汤治疗,肝郁与失眠,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抑肝散,温阳解郁汤治疗失眠,柴胡15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 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钩藤15克, 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法半夏15克, 夏枯草15克,柏子仁30克,炒酸枣仁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如何辨别失眠阳虚肝郁证,(1)脉微细,但欲寐 (2)怕冷与肢凉 (3)胃凉与背寒 (4)心下悸欲得按 (5)口淡不渴与渴喜热饮,(6)嗳气与太息 (7)胁胀与脘痞 (8)沉默寡言与滔滔不绝 (9)易生闷气与急躁易怒 (10)特殊梦境辨析 争吵生气、被追逐、被水淹、梦死人、受惊吓等。,如何辨别失眠阳虚肝郁证,祝大家拥有良好的睡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