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1671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复习,1、准确使成语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新华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学习成语有什么好处?,罄竹难书,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 多, 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2005年7月10日至13日,台湾在野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到大陆。,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也曾在自传日子138页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季最炎热的

2、日子。”,2000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节目,就是以七月流火为题目的。主播还留下一句旁白:“七月流火,昨天北京40度”。,“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处逐渐向西流去,意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到了农历九月份,冷天就到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2 、准确掌握成语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中央台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

3、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考纲要求,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表达应用 E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2014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

4、,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A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的能力。B.“不只”是“不仅”的意思,而句中需要的是意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的词语,应该换用“不止”。C.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和“写字楼市场”搭配。D.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与语境不符,二、历年高考成语规律总结: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浙江省

5、份涉及了对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考查,如2010年北京卷和重庆卷就涉及了俗语的考查。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三、命题特点与趋势 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使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辨”与“三不合”上。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

6、惯。,特别提醒:,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高考试题回顾,(2012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

7、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答案】D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对成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本题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提供的语言环境比较通俗浅显,为答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依据。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D项,奔走呼号指一

8、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2012江苏卷)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

9、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 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 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2012新课标卷)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

10、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方法点拨】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 【答案】【B】,成语误用规律探寻,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忽视成语的历史语意。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再有效,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末逐本”

11、的错误。也有不少熟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考生往往忽视这一点,望文生义,错用成语。,一、一叶障目,望文生义,(2010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

12、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解析 B项“无地自容”属于望文生义。“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应为“无处藏身”。 答案 B,(2012大纲卷)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2011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

13、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例3: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再如: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04年北京),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2、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

14、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04年辽宁卷),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用在句中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导致褒贬失当。,3、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06 年全国卷2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其中“训”是典范、法则的意思,不是教训的意思。,4、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想肤浅,属于不刊之论。,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就用刀删去。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5、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

15、才度过了难关。,屡试不爽:“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6、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句误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7、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指“到公堂上受审讯”。而此句误解为“到法庭调解”。,8、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再如: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但终因产品差强人意而被市场淘汰。,差强人意:勉强让人满意。当改为“强人所难

16、” 。,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危言危行:“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表示正直的言行。,10、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也用以嘲笑怕老婆的人。此处使用对象、意义、色彩均不当。,1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而不是说眼中没有整体、全局。,12、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进退维谷: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1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