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的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0842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中的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清照词中的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清照词中的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清照词中的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清照词中的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中的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中的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李李清清照照词词中中的的愁愁姓名:赵 国 辉学号:B11090109李清照词中的愁李清照词中的愁作者作者: :赵国辉赵国辉摘要摘要:“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 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或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李清照的词可谓独树一 帜,而在这位言愁高手的笔下,有她的寂寞深闺的思愁,缠绵悱恻,闲适慵懒, 孤灯难眠,愁意不减;有她借景抒情的悲愁,赏花饮酒,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挥之不去;还有她的思乡忧国的哀愁,柔中带刚,愁损

2、北人,国运维艰,愁压 心头。她的词作虽不多,可是运用“愁”字却非常之多,这在历代词作中实属 罕见,在宋代言愁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李清照也是宋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关键词关键词:李清照; 词; 愁情别绪; 愁; 封建观念从古到今,诗词歌赋,处处见愁情,处处言愁。多少文人骚客喜欢用愁情 来抒发自身的深闺情愁、离愁别绪、忧国忧民、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愁”是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常见的书写主题,也是历代文人骚客常常抒发的一 种思想情怀。有直抒主题,直接用“愁”来点明主题的,也有隐喻愁怀,未见“愁” 字而处处带愁情。如: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 。宋代

3、文学家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苏木遮 ) 。而宋代婉约词的词作中,更是随手可拾,随处见愁情。以柳永 和李清照最为突出,柳永的“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倾杯 ) , 而李清照的言愁词更是愁中见真情,令人无不为词人的愁情所感动,亦使人回 味无穷。从花朵的细微变化中,敏感的清照,参悟到了自身的生命状况,时光与青春, 将在“雨疏风骤”中消去么?伤感自然而然占据了词人心头。丈夫的出仕远游, 带走了她生活中聊以自慰的“同志 ”乐趣。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普天下聪慧而又多情的女子,谁 没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呢?

4、只是道不出罢了 。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凝 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在思念丈夫的离愁里, 一定还有别的感伤。在她的前期词作中,常常浸满了闺中闲愁和思夫的离情别绪,深婉而又细 腻,在“人比黄花瘦”的清瘦和憔悴中,自有一段蹙眉美人的清韵。她的“愁 ”, 来自以下几方面的途径:在悠久的中华文化滋养下成长的李清照,不可避免地 受到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熏染;家庭内对她性格与天份的完好保护与社会对 女性压抑的冲突,使她深刻地感受到女性的悲剧;敏感的女性心理,又使她极 易感受到词感伤、忧郁的柔性品格,接受词言愁的审美准则;与丈夫的离别, 不仅拨动了相思的心弦,也极有可能激起

5、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向往而又注定与己无关,心中的愁绪便越加浓重。但这一切愁绪,在某种程度上被美满幸 福的婚姻爱情生活轻轻化解了,与她后期词作中的“愁”比起来,前期的“愁”虽 然深婉、缠绵,但在“闷损阑干愁不倚”的时候,相思的苦涩中也夹杂着爱情的 些许甜意。作为女性的她,既有女性词人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又有男性忧国忧家、郁 郁不得志的远大志向,她的词作具备了刚柔之美,这也是其独特之处。而在众 多的抒愁奇作中,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无疑占有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她的作 品中写到愁情别绪的更是占绝大部分,她的词作虽不多,但是“愁”字的运用却 非常之多,这在历代词作中也实属罕见,怎能不令人为之惊奇,这跟她离

6、奇独 特的身世和生活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她的“愁 ”,虽不如蔡琰的“悲愤 ”,也不 像南唐后主的“粗服乱头 ”,声声哀泣,但却似乎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掩卷之 时,那种透彻肺腑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久久沉浸与回味,以至于使一些封建卫道 者竟然感到惧怕,视为“不祥”之语。为什么李词会如此专注于言“愁 ”,而其所言之愁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 让我们先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求解。言“愁”是我国诗歌的传统。 诗经三百篇, 很少欢乐的声音,大多是哀怨愁郁之作。屈原的忧愤中,失落与哀愁也是不可 回避的因素。 古诗十九首 ,弹出了强烈的忧患音符。透过诗人对日常时世、 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的咏叹,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

7、悲伤愁苦的面容, 听到诗人那沉郁悲凉、骚动不安的灵魂在呐喊、在叹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 生几何 ”,李白狂放后的“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的“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 吟诵转凄凉 ”,都无不跃动着一个“愁”字。 “愁”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离不开的一 个重要内容。李清照词的言愁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寻:( (一一) )独特的视角,使李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独特的视角,使李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女性心理是温婉、细腻、敏感的天地,由于长期受压抑的社会处境,她们 的要求常常被漠视,她们的情感得不到合理的倾诉,她们的愿望常常难以得到 满足。对命运,她们只能逆来顺受。在充斥着否定因子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只 有

8、柔顺依从才会被赞美。男人的社会要求她们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要求他们 泯灭自己的个性、才情,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范,任由男性世界摆布。封建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压制,产生了两种结果:一部分被封建观念严重毒 害的女性甘当“贤妇 ”,任由男性世界宰割;而另一部分女子,由于她们的聪慧, 使得她们深深地感受到被压抑的痛苦。忧郁、感伤便常常萦绕心头。李清照之前,也有不少作家写过女性的悲苦,但那大多是男性作家假托女 子之口说出,终有隔靴搔痒之感。作为聪慧女子杰出代表的李清照,对于女性 世界柔情之下的忧愁暗流,有着极深的体会。广博的学识与特殊的家庭环境, 使得她对闺房以外的天地有了较多的了解。于是,她看待女性

9、的视角,除了入 于其内的对自我的观照外,还有超乎其外的高出于一般女性的审视。她笔下的抒情主人公,也就是她自己,即使咏物,所咏之物也往往带上词 人自己的痕迹。在词中,她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心绪:青春期的淡 淡怅惘,对自然节序变化的敏感与惆怅,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世态炎凉的折 射,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痛楚,历尽苦难的酸辛,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对理 想境界追求而不得的苦闷这些心绪的抒写,为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极具代表 性的女性心理世界。( (二二) )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是李词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是李词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意象是情感和形象的结合,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

10、以感知的形象符号, 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象 ”,便于观照玩味。李清照言愁往往不 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意象使愁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黄花”是李词中的经典意象 。 “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成了人的参照物,高洁、 孤傲、清寒的黄花,经风吹霜打已有憔悴之态,而重阳独守的人儿,却比黄花 更为消瘦。词人的满腹忧愁、万千心事,都附在了这一“黄花”身上。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黄花远不止于消瘦了,急风冷雨,早已使她凋零满地。词人的 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也随着黄花飘洒而下,堆积满地了。“梧桐”是李词中常用的又一个意象 。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句中,随风飘落的梧

11、桐叶浸满了词人无法排遣的浓愁和孤寂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句子,因为融入了沉哀入骨的词人之情,才显得那样凄寒。清照词中常用的意象还很多,如归雁、风雨、高楼、阑干、重帘、芭蕉、 小舟、月、梅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融入作者复杂细腻的情感,极大地丰富 了词作的表现力。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作者还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意象,使词具有独到的 表现力。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竟然有了重量。舴艋舟载 不动愁,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之感;出之以“只恐”的假设,则可想见词人一任愁绪堆积,无心泛舟寻春的孤寂况味。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尽在其中矣。( (三三) )超越

12、具象的情感抒发,使李词具有了广博的涵盖力和强烈的穿透力。超越具象的情感抒发,使李词具有了广博的涵盖力和强烈的穿透力。清照的词善铺叙,但这种铺叙不像柳永那样绵密、周邦彦那样详赡和刻意 雕琢,而是见好就收,恰到好处。铺叙的目的,是为人物情感设置一个最适宜 流露的环境。描绘具体物象只是手段,词人侧重表现的,是主体的感受、情绪、 想象和意愿。这样,以具象为起点的词作,往往能突破具象的束缚、突破时空 的界限,在体现强烈的主体个性的同时,具有了丰富的张力,包容、涵摄更多 时空中不同个体的情感,引起普遍而又强烈的共鸣。就如上文提及的武陵春 ,全词重心在“愁 ”,入笔却是铺叙: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

13、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风住尘香”句写眼前所见之景,狂风摧花、落红凋残的小小灾难刚刚过去。 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春光已难 寻踪迹。眼前景引出心中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心中思化为人物情态:“日 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景物、情态的铺叙,为的是篇末一个极具份量的“愁”字。在晚春、日暮的环 境中流露出来的,是一个痛苦的灵魂的颤动,这种凄恻难言而又深婉缠绵的愁 绪,已经超越了晚春日暮、舟轻愁重的具象,成为一种极具典型性的情绪。在 人生路上遭遇痛苦和不幸的人们,不论你在何时何地,心中的悲伤与忧

14、苦,不 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对应么?历来为文士击节称赏的如梦令 词, “绿肥红瘦”的妙处,也离不开超越 具象的情感。 “雨疏风骤”具体而又不能排斥它的象征意蕴, “绿肥红瘦”的具体物 象则可引发无穷遐想:淡淡的愁绪、微微的怅惘中,究竟包容了多少情思?是 对百花的怜惜?是对春光的留恋?是对无情风雨的怨恨还是对卷帘人的恼怒? 似乎都是,又都不尽是。青春女子似有理、似无理的微妙心理在与自然外物的敏感对应中,得到了超越具象的表达。清照众多的言愁词作,皆能入于具象之内又能超乎具象束缚,所抒之情, 不拘泥于一时一事,故极易引发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四四) )借景抒情词的悲愁借景抒情词的悲愁李清照遭受夫妻分离

15、之苦,身世飘零之苦,国破家亡之苦,这样的苦难经 历屡屡发生在李清照身上,使她对事物有一种独特的看法,再加上她做为一个 女性词人所独有的细腻的观察能力,善于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深深的融入 到作品中,富于感染力,使人读之感慨颇深。李清照借春花飘落,春雨困人,孤寂凄清的景象反衬其内心因相思寂寞而 愁苦的心情。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 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此词虽无一“愁” 字,却处处点到愁情,句句写景,有深深的春色,清冷的庭院、低垂的帘幕、 闲窗,还有云山雾霭,雨打梨花的自然风景,渲染了一种清冷悲凉的氛围,而 闺人无语理琴则成了整幅画的

16、点睛之笔。她把一缕淡淡的愁情带入了画面,使 每一景、每一物都笼罩着一层愁雾。临江仙:“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女词人站在 楼头望着长安城的景象: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萼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在古秣 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面对春天的到来,美景处处,欣欣向 荣,人的心情本应受其感染而欢快起来。但李清照却是“试灯无意思,踏雪没 心情”,原因在于“人客建康城”,与眼下国运维艰、风雨飘摇的局势形成鲜 明的对比,表现了女词人南渡后在流亡中对身世凋零和家国危难的悲痛之情。( (五五) )思乡忧国词的哀愁思乡忧国词的哀愁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王朝,身罹国难,饱受战祸之苦, 词的内容也有明显的分野,尤其以后期的词作成就最高。由于她迭遭国破、家 亡、夫死等灾难的打击,因此,这时期她的词风变得孤苦、凄清、沉郁、悲凉。 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们常写的所谓的“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 世之苦,丧失亲人之悲痛和理想破灭的失望等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这种“愁” 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武陵春这首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