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

上传人:欧** 文档编号:56430578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8/1712018年8月TalkingData、华人大数据协会联合编制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前言“管理”的本质是将所有的信息集中在决策者手上,並不习惯于使用生态外的数据去増强自身的洞察力。 同时大数据,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让收集及整合数据变得更简单及有效率。经过了十年的发展,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了数据大户,随之而来是政府公共服务也加入到大数据的生态行 列中。当中积累了人们在城市中基于他是谁(Who) ,在哪(Where) ,什么时候(When), 做过什么(What) 的生活习惯与状态数据。任何城市或者企业都可以运用这些大数据作出分析及响应,这

2、可能就是我们常提到 智慧的一种解读。 为了让更多人能体会到上述的方式,华人大数据学会特意邀请了 TalkingData 使用移动终端数据上的能 力为大湾区淮备这份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洞察分析報告,期间又得到了 BBD 的帮助加入了大湾区 9 个城 市过去一年的高新科技行业招聘情况的分析。 因此,我在此呼吁更多的企业都夠大力支持,让大数据帮助成为洞察城市问题与机会的动力,也成为建 立更美好城市的源泉。华人大数据协会会长车品觉2018/8/172报告说明 编制团队与华人大数据协会联合编制分析师:魏文雯 刘涛 数据来源数据中心数据来自的行业数据、采集,以及诸多合作伙伴的数据交换,如应用市场、渠道、运

3、营商等多种不同来源的数据复合而成;招聘数据来自公司。 数据周期人口流动数据:年 月、年 月、年 月;招聘数据: 年上半年、 年上半年。2018/8/173报告说明 概念定义跨市出行指数某城市跨市出行度大湾区各城市跨市出行度的均值,其中,出行度为跨市出行人次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如某城市跨市出行指数大于,则表示该城市的用户跨市出行活跃度较高。跨市流入度:湾区其他城市出行至某城市的用户数量标准化后的分值;跨市流出度:某城市出行到湾区其他城市的用户数量标准化后的分值;人口联系强度:两两城市之间的人口联系强度为该两个城市的跨市流入度和跨市流出度之和,某城市与湾区整体的人口联系强度指的是该城市与湾区其他所有

4、城市的人口联系强度值求和;工作用户流出量:如某用户居住在 A 城市去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则该用户是 A 城市的工作流出用户,A 城市所有工作流出用户的数量即为工作用户流出量;工作用户流入量:如某用户居住在大湾区其他城市来 A 城市工作,则该用户是 A 城市的工作流入用户,A 城市所有工作流入用户的数量即为工作用户流入量;工作用户净流出率=(工作用户流出量-工作用户流入量)/居住用户总量,如果 A 城市的工作用户净流出率为负数,说明该城市对其他城市具有就业吸附力,且值越低,就业吸附力越强,如果 A 城市的工作用户净流出率为正,说明该城市居住属性较强。2018/8/174报告主要结论大湾区经济发展

5、良好, 人口吸附力较强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 GDP 达到 10.2 万亿,同比 7.0%, 略高于全国 GDP 同比增长,大湾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市 的常住人口均呈现正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人口吸附 力较强广州、深圳是大湾区 的核心城市从人口联系强度来看,广州、 深圳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 强度最高,广州、深圳是大 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为大湾区其他城 市提供了较多的跨市出行人 口,同时,其就业吸附力较 强,吸引了较多来自其他城 市的劳动力,广州的劳动力 净输入主要来自佛山,深圳 主要来自惠州和东莞香港、澳门与大湾区 其他城市联系强度较 快增长澳门与珠海的人口

6、联系最为 紧密,且增长强度最大,此 外,澳门与广州、深圳和中 山的人口联系强度亦出现较 高增长香港与深圳的人口联系最为 紧密,且增长强度最大,此 外,香港与广州、东莞和佛 山的人口联系强度亦出现较 高增长东莞就业吸附力增强, 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东莞不再向广州输出净劳动力, 且对深圳的劳动力净输出程度也 有所减弱,而惠州作为东莞主要 的劳动力净输入源,其对东莞的 劳动力净输入呈现增长趋势,东 莞的就业吸附力增强除广州、深圳外,东莞的人才招 聘量和增幅在大湾区粤 9 市均处 于领先位置,东莞对工作用户的 吸引力提升2018/8/175目录CONTENTS0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情况概览- 0602粤港澳

7、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 110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及就业情况分析- 192018/8/176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情况概览2018/8/177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 2 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粤 9 市组成的城市群,其面积为 5.6 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900 万,2017 年 GDP 突破 10 万亿,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8/8/178GDP:10万亿+RMB(2017年)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澳门香港深圳市惠州市东莞市广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粤港澳大

8、湾区由香港、澳门2个特别 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 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 州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人口:6900万+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代表城市:广、深、港、澳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由来2014 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湾区经济”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构想,随后将其构想上报国家发改委;2018/8/1792015 年,国家发改委等提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 年 3 月,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同年 10 月,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深化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数

9、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4201520162017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湾区经济”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构想;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改委将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10月,十九大报告着重强 调

10、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深化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2018/8/1710广州、深圳是交通枢纽城市,港澳是对外开放渠道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来看,广州、深圳和珠海是交通枢纽城市,多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东莞、佛山和中山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是制造业创新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是旅游休闲中心、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香港和澳门作为大湾区的对方开发渠道,从金融、商贸、旅游等多方面推动湾区城市的对外发展。2018/8/1711澳门香港深圳市惠州市东莞市广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城市规划定位广州市枢纽型网

11、络城市、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市“一带一路”交通枢纽、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珠海市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城市规划定位东莞市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佛山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球制造创新中心中山市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定位惠州市全面对标深圳东进战略,对接广州东扩发展肇庆市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大湾区的西部通道江门市西翼枢纽门户,粤西与大湾区的沟通桥梁城市规划定位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核心枢纽城市&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副枢纽城市&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对外开放渠道促进对内融合、加速对外发展大湾区与粤其他区域的连接门户20

12、18/8/171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常住人口稳健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广州的常住人口数量最多,其次是深圳,2017 年,两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均超过千万;从人口增长速度来看,珠海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最快,其次是深圳和广州,此外,其他各市的常住人口均呈现正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人口吸附力较强。2018/8/17132016-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分布2018/8/17142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2018/8/1715粤港澳致力于交通网络建设,未来湾区城市间或可实现 1 小时通达粤港澳致力于发展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间的互通互联效率。其中,广深港高铁通车后,广州至香港的时

13、间可缩短至 48 分钟;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只需 30 分钟;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到深圳亦只需 30 分钟;2020 规划中,珠三角城际可将大湾区的粤9 市划在 1 小时生活圈内。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有望实现一小时内通达,极大提高通勤效率。2018/8/1716粤港澳大湾区跨市通勤用户较少,但呈现增长趋势粤港澳大湾区跨市通勤用户较少,仅占常住人口的 2%左右,2018 年 4 月,跨市通勤用户占比达到 2.20%,与 2016 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 12.6%,粤港澳大湾区跨市人才流动呈现增长趋势。2018/8/17172016-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市通勤用户占比分析1.9

14、5%1.87%2.20%2016年4月2017年4月2018年4月12.6%数据来源:TalkingData 移动数据研究中心:注:1、跨市通勤用户指的是在 A 城市居住去 B 城市工作的用户;2、某地域跨市通勤用户占比=该地域跨市通勤用户数/该地域常住人口数量*100%。2018/8/1718珠海用户跨市出行活跃度最高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用户的跨市出行指数来看,珠海市最高,即珠海用户的跨市出行活跃度最高,此外,澳门、中山和佛山用户的跨市出行活跃度也较高。2018 年 4 月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用户跨市出行指数122 121 109 107 98878681807976珠澳 中 佛 东 深 广 惠

15、 江 香 肇海门 山 山 莞 圳 州 州 门 港 庆市特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特 市别别 行 行政政区区数据来源:TalkingData 移动数据研究中心;注:跨市出行指数=某城市跨市出行度/大湾区各城市跨市出行度的均值*100,其中,出行度为跨市出行人次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如某城市跨市出行指数大于 100,则表示该城市的用户跨市出行活跃度较高。2018/8/1719广州、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最为紧密从跨市流入度和跨市流出度的对比来看,广州、深圳的跨市流出度较高,即广州、深圳为大湾区其他城市贡献较多的净出行人口;从与湾区整体人口联系强度看,广州、深圳的人口联系强度

16、最高,广州、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最为紧密,此外,东莞、佛山与大湾区城市的人口联系强度也较高。2018 年 4 月单个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人口联系强度分布2018/8/1720数据来源:TalkingData 移动数据研究中心:注:湾区整体人口联系强度=跨市流入度+跨市流出度,其中,跨市流入度为湾区其他城市出行至某城市的用户数量标准化后的分值,跨市流出度为某城市出行到湾区其他城市的用户数量标准化后的分值。 广州与佛山、深圳与东莞的人口联系较为紧密得益于毗邻广州的地理位置,佛山与广州的人口联系强度最高;得益于毗邻深圳的地理位置,东莞与深圳的人口联系强度最高;而广州和深圳同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两者之间人口联系非常紧密。深圳与佛山、中山和香港的人口联系强度处于第二梯队,高于其与肇庆、江门、珠海、澳门的联系强度,可见,随着距离增加,两两城市之间的人口联系强度大体呈现减弱的趋势。2018 年 4 月广州 vs 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