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415897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关于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汇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根据扬防XX 1 号关于开展水利工程汛前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组织了水利工程汛前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情况(一)京杭大运河东、西堤迎水面护坡局部损坏,汛期高水位运行导致堤防压力增大,沿运闸洞部分老化、水毁严重1、运河东、西堤迎水面块石护坡局部损坏。经过南水北调血防工程的实施,目前护坡现状总体较好,但因受船穿行波、风浪冲刷,致使东、西堤护坡有少部分出现松动及坍塌现象,水毁面积合计达 1380 平方米;运河西堤迎湖面护坡车逻段(k40+500k42+500)近 XX 米局部损坏,水毁

2、面积累计 1600 平方米。2、汛期高水位运行导致堤防压力增大。沿运东堤背水坡开发区段因淮江公路拓宽遗留下许多取土坑,形成了顺堤河(河底部高程在真高 12 米左右) ,运河高水位运行时内外坡水位落差大,影响堤防安全;去年汛期以来,因南水北调,运河长期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运河西堤界首段(k0+000k3+000)及车逻段(k30+500k44+100)迎水坡青坎基本都浸泡在水中,因青坎属于土质平台,长期在水下浸泡,受风浪、穿行波等影响,冲刷渗漏,对堤身稳定造成影响。3、运河西堤堤顶无防汛道路。运河西堤车逻段堤顶防汛道路(k30+400-k44+100)为土质路面,因车辆长期碾压,致使路面坑洼不平

3、车辙印较深,严重影响防汛物资的运输,堤防巡查和管理多有不便。4、沿运闸洞均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八里松洞、子婴闸、周山洞等沿运闸洞建设时间长,长期带病运行,且使用频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上游无拦污栅或防护桩,下游干砌块石护坡水毁严重。5、运河西堤存在獾洞险情。运河西堤运河西堤临城段(k12+500、k17+200、k19+900)6 处獾洞洞穴,范围约180 米,存在穿堤的险情,影响堤防安全。(二)高邮湖控制线及湖西大堤闸洞需除险加固1、湖区人为养殖影响行洪。高邮湖、邵伯湖围网养殖严重,影响入江水道行洪。2、高邮湖控制线工程需除险加固。控制线沿线的杨庄、新港、湖滨等漫水闸工程老化,运行质

4、态较差,控制线沿线土方流失严重,万庄河石坝、大秦庄石坝受风浪侵袭,护坡坍塌、脱坡,坝身渗漏,影响高邮湖正常保蓄水,需除险加固。3、湖西大堤闸洞需加固改造。湖西大堤上穿堤建筑物在此次治淮工程中未列入,朝阳闸等 17 座闸洞严重老化,需要除险加固;送桥镇、菱塘乡的中小圩,堤防矮小单薄,堤后深塘多,泥土路面导致防汛物资无法运送到位,防洪隐患大。(三)三阳河全线管理有待加强三垛镇以北的三阳河由省水源公司委托三阳河管理处进行巡查管理、维修养护。但是,三垛镇以南的三阳河多年来一直无管理经费,难以保证沿线巡查监督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支持,加强全线管理。(四)高邮城区圩堤高度不足,河道积淤严重,排水管道、排

5、水系统需改造1、圩堤高度不足,泵站老化。开发区 5 号河圩堤因区间路桥建设,圩堤高度多处被人为降低。老横泾河上段北堤堤身低矮,大淖河泵站机械运转不畅、排水效率低,小淖河与新河交汇处挡水闸运转困难。2、城市河道积淤严重。城河淤积严重、垃圾较多、断面缩减,河道功能萎缩,排水不畅,汛期沿岸区域排水受其高水位的顶托,积水不能自行排出,导致部分区域易涝。以 XX 区玉带河、长生大沟、元沟子河、支农河等最为严重。3、城区排水管道需改造。XX 区原地下排水管道建设标准不高,布局不合理,XX 区后街小巷的下水管道老化淤积堵塞严重、排水受阻,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更新改造。4、人为破坏排水系统问题严重。城市化进程加

6、快,但防洪排涝设施配套没有跟上。一是很多地方原有的水系被人为阻断、调向,排水系统受到破坏;二是项目建设导致部分城河被填埋,地面硬化、汇水集中,积水外排无出路。特别是东部 XX 区腰庄河被房产公司部分填埋,区域排水受阻。(五)里下河地区圩堤达标建设相对滞后,闸站病险严重里下河地区现有圩口 145 个,圩堤总长 1699km,有1104km 符合达标要求,堤防达标率 65%,集镇中心圩部分未达标,仍有不少圩段堤身单薄、无青坎,堤后鱼塘较多;涵闸完好率低,共有 912 座圩口涵闸,需更新、改造 200余座。排涝动力不足,尤其是集镇中心圩排涝动力配套缺乏,按照调整的农村小型泵站规划,里下河现有排涝流量

7、1121m3/s,尚缺排涝流量 181m3 /s。(六)水库塘坝标准不足,涵洞损坏严重我市夏庄、红星两座小(2)型水库和重点塘坝向阳塘,在送桥镇天山片内,经除险加固和维修后,仍存在不足。红星水库上游倪庄、赵庄进水涵洞等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已不能正常安全运行,汛期来水集中,易发生险情;向阳塘堤身矮小、单薄,需加高培厚。其余山塘也存在较多隐患,亟待除险加固。(七)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按照上级提出“分级储备、分级使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我市市级防汛物资储备情况为:编织袋万只、木材100m3、土工布万 m2、铁丝 吨,满足上级储备要求。但各乡镇、园区大部分防汛物资超保质期,无防汛仓库或损坏严重,

8、现状囤积的防汛物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防汛抢险要求,村组筹集和协议代储等模式不容乐观。二、措施与建议1、加大工程维修养护投入力度我市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长年运行,大部分工程老化严重,闸站年久失修、堤防不达标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加大堤防、闸站等工程维修养护投入力度,提高工程完好率,发挥正常的功能和效益。2、加大京杭运河沿线工程建设力度京杭运河沿线堤防历史险工患段较多,加之南水北调高水位运行,给堤防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除险加固需要投入资金较大,靠地方财政难以实施。建议上级部门尽快立项,解决除险加固的资金渠道,消除安全隐患。3、加大城市河道整治投入力度我市城区河道淤积严重、XX 区排水管

9、网老化,引排不畅,现有水利设施配套不全、标准低,防洪基础薄弱,城区水环境治理矛盾多、困难大、资金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滞后,建管配合不协调,与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建议:一是逐年增加我市城区河道综合治理经费,逐步改善防洪条件和水体环境;二是理 XX 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与机制,按XX 市防洪排涝规划要求,逐步实现城市化进程与防洪排涝建设同步。4、加大里下河防洪排涝建设力度里下河圩堤标准不足,联圩并圩进展慢,挡涝能力低,主要骨干河道淤浅,尾排出路不畅,现有的排涝流量不足,防洪工程老化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建议加大投入,按照“科学防洪、效益防洪”的要求,突出集镇居住区、工业集中区等重要圩口的防洪工作,提高里下河地区防洪能力,改善排涝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