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374129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13课诗词三首(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课 诗词三首,R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唐)李 白,写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诽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借乐府诗题“行路难”写下此诗。,释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豪华盛大的饯行宴饮场 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苦

2、 闷、 压 抑,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巨大困难,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诗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表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愿望、毅力和决心.,“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

3、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主旨,行路难(其一)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愤郁和不平,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题解,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

4、诗歌大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整体感知,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颈联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

5、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正如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合作赏析,1、诗的开头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两句诗

6、的意思是:巴山楚水是个凄凉的地方,二十三年来作者被贬流放置身此地。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3、诗的颈联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本意是在沉船的边上,有很多船竞相驶过,枯萎有病的树的前头,是那充满生机的万木在争春。诗人以“沉舟”“病树”来比喻自己,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后起之秀,诗人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其中包含的哲理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要想前发展的。,4、赏析尾联。,既点

7、明了酬答的题意,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酒作诗答谢友人,表明自己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苏轼,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

8、不胜寒( )丙辰( ),qu,qing,q,chn jun,shng,bng chn,写作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以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

9、徘徊困惑心态。,2、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 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愿?,月宫里形单影只,冷冷清清,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又确定了“入世”的立场。这显现了苏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描绘了什么?“无眠” 除了只怀念弟弟是深情外,还指什么人?,这几句直接写月,“转”“低”,准确生

10、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表面是“埋怨月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月圆人不圆”的遗憾。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3)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句本是作者自我排遣内心的遗憾,但蕴涵了人生哲理,即人世的聚散离合如同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在排遣了自己内心的遗憾之后,情怀进一步旷达,感情也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作者乐观而旷达的情怀。,词意:只希望人们能够年年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本词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也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小 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