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学习动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373679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0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与学习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学习与学习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学习与学习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学习与学习动机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学习与学习动机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与学习动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与学习动机(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习与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及其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习动机,本章要求:了解学习、学习动机的含义;掌握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掌握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本章重点:掌握学习及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本章难点: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间:4学时,第一节 学习及其基本理论,一、学习的涵义 (一)广义的学习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学习有如下特征: 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是学习的首要特征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由学习所引起

2、的行为变化是以获得经验为依据的 学习是指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活动所取得的结果,(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类学习的特点表现在: 人的学习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以人类特有的语言为媒介来进行和完成的; 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三)、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的典型形式是学生的学习,不仅具有学习的一切本质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首先,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

3、间接经验。 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或其他方式的学习。 第三,学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二、学习的类型 (一)知识学习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二是学习者具有认识结构的适当观念,这样学习材料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才有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三是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

4、知识加以联系。,知识学习的类型 奥苏伯尔将知识学习(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表征学习,即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其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等值关系。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命题学习。命题以句子的形式表达,可分为两类:非概括性命题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只陈述一个具体事实;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二)动作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

5、身体动作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显行为的学习。,费茨和波斯纳曾将动作技能学习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或认知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执行程序或执行常规。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中间阶段或联结形成阶段。该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最后的或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一长串的动作步骤程序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地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如何促进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 (1)准确的言

6、语指导和示范用实际示范以及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习者获得有关动作要领、程序的具体提示。 (2)注意练习与反馈 要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练习(指仅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 。 要依据动作技能的性质与实效来考虑练习的策略。 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与时间。 要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所谓反馈,就是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三、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分类 1、从迁移的发生方向看,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2、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3、

7、从迁移发生的领域看,又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4、从迁移发生的层面来看,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5、从迁移的范围来看,可将迁移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学习者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2)学习者的心理定势。 (3)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4)学习态度与方法。 2、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教师的指导。,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 1、科学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 3、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方法 5、灵活运用教学技巧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四、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行为主义

8、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实验桑代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动物和人一样进行学习,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他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其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谜笼”实验:将饿得发慌的猫关进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刚被放进笼子时,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所需时间会越来越少。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

9、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桑代克迷笼,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桑代克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即形成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人是伟大的学习者,主要是因为人可以形成非常多的联结。一个人的联结可以分为四个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部分:理智方面的、性格方面的、技能方面的和气质方面的。”换言之,“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各种要素作出反应倾向的总和”。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可以拥有百万个刺激反应的联结。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保持、消除、改变或引导各种联结。,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10、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当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不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感到苦恼。,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已经形成的某情境与某反应的联结,经常使用会使联结的力量加强;经常不用,则联结的力量减弱 3)效果律(law of effect)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反应之后是否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满足能使联结增

11、强,苦恼会致联结减弱,2.经典条件反射说 巴甫洛夫的实验,条件反射的实验表明,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呈现给动物(狗)之后,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动物也能对其做出分泌唾液的反应,例如铃声等。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条件反射的形成说明动物学会了对信号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在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暂时性神经联系”。,郑板桥揖驴,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对其敢怒不敢言。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

12、贫寒学子们出口恶气。,他发现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上班,这头驴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天,郑板桥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它作了一个揖,接着照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跳起来。,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大骂:“这头蠢驴!”以后的几天里,

13、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B.F.Skinner)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新 行为主义中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 理论的建构者。斯金纳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 “强化”的作用。斯金纳根据其著名的“斯金纳箱” 的动物实验研究创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该理 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两种类型的学习。斯金纳把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应型条件作用,即个体行为中已具有的刺激反应联结,经过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

14、,又称“反射学习”。另一类为操作型条件作用,即指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中一个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历程,又称“操作学习”。,(2)强化原理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具有有意识条件反射的特点,既可以对环境起作用,促使其产生变化,环境的变化(行为结果)又反过来对行为发生影响。因此,当有意识地对某种行为进行强化时,可以促进这种行为重复出现;对某种行为进行惩罚时,可以修正或阻止这种行为的重复出现。凡因强化物出现而强化某种反应的现象,称为正强化,凡因强化物消失而强化某种反应的现象称为负强化;自然消退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

15、然下降并逐渐消退。,(3)强化原理的应用技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即:第一,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

16、,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幼儿园里,午睡时间,其他小朋友都睡着了,而沈芸小朋友好像有满腹心事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怕她吵醒旁边的小朋友,阿姨就让她起来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可她却还是坐不住,总想去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睡着。突然,她看到周陈辰小朋友醒来了,就走过去,训斥起周陈辰来,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周陈辰小朋友被沈芸弄的莫名其妙,只能看着沈芸,一脸无辜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他妈等着,明天老子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1)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而建立的。 班杜拉还认为观察学习是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等心理过程支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