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278190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策划 —— 武当山特色小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当山特色小镇,策划,武当山特色小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期目标和任务 武当山特色小镇定位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IP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资源分析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产业版图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功能分布 武当山特色小镇全域旅游剖析,目录,现状:1、 景区容量有限,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持续开发之间的矛盾;2、 全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行业激烈竞争,武当山面临巨大外部压力;3、 武当山旅游资源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全域旅游、全民共享的格局;,1、如何在提高游客体验度的情况下持续大幅提升游客数量?2、如何提高旅游收入?,策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1、产业如何重新布局?2、资金哪里来?

2、3、如何推广?,策划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预期目标和任务:1、 到2022年,年游客人数达到2000万,旅游收入120亿元,其中非核心景区收益达到50亿元;(2017年武当山景区游客人数888.1万人次,旅游收入52亿元)2、 引进23家知名的中医药企业,打造中国道地药材主要产区,和中医药重要的推广平台,年产值达10亿元人民币;3、 养生、养老产业设施完善,满足2万人的中高端养老需求,和10万人次短期的养生需求,形成年收入3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4、 世界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交流基地,对促进世界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5、 具备完善的全域旅游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

3、局面;,北京 政治、经济、文化首都 上海“魔都”,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大都市 香港贸易天堂、国际金融中心,定 位,武当山特色小镇 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武当山特色小镇与武当山风景区的关系,武当山特色小镇与武当山风景区均属于武当山特区;武当山特色小镇具体指以武当山历史名胜风景区为核心的,以景区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医药产业研究基地、道教养生养老基地、酒店会议学术交流基地等以及现有的居民区和相关公共配套设施有机布局的生态、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空间区域。武当山风景区的定位 武当仙山、道教圣地 十堰市定位 中国卡车之都 武当山特色小镇的定位 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武当山特色小镇 IP

4、把根留住,IP 就是具备商业化、产品化、价值化的内容体系。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2012 年12 月7 日至11 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IP,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

5、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虽历经朝代更迭、外族入侵而绵延数千年不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例如,在家庭美德方面,强调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在国家方面,强调民族大义,天下为公;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在个人品格方面,强调君子人格,仁者爱人。它不仅哺育了世代中华儿女,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全世界。,根,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无独有偶,外国学者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

6、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根,武当山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武当武术,以太极拳等内家拳为主,道家思想,道教哲学、艺术,医学,辟谷养生理念、及道家礼仪等生活方式,学术会议,古典建筑、道家学说、古典音乐、中医药理论、非遗研究与传承,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仙山琼阁,非遗、民俗,吹打乐、道观乐、戏剧、民歌、曲艺、传统美术、庙会、杂艺,中医药,中药、针灸、拔火罐、四诊,武当山特色小镇资源分析,宜游,名胜古迹 自然风光 民俗 观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宜业,旅游观光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中医药产业酒店、会议、学术产业广告业文化武术产业,宜居,暂居 游客(12天) 度假、养生(210天) 养

7、老(10天以上)久居,原有的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掘当地的民俗、民风,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专业的艺术表演团队,01 宜游,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悠久的道教文化 观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民俗 饮誉海外的武当武术,旅游观光产业:1、着力打造景区二日游、景区五日游、景区十日游活动;2、穿越三大空间 (武当旅游主体空间、城区现代产业文明空间、县市区原生态休闲空间);,3、感受三种玩法 (传统观光朝圣线路、现代个性旅游线路、养生度假体验线路);一年至少去三次 (许愿、还愿、续愿);六大要素无缝对接 (吃、住、行、游、购、娱)和新六要素流连忘返 (闲、养、商、学、奇、情);4、九

8、种特色体验 (武当武术、打坐静心、抄经养性、道茶夜话、道家斋菜、道家早晚课、道医道药、周易文化、辟谷清修),宜游,在原有的旅游观光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养生养老产业、中医药产业、武术产业、文化广告产业、酒店会议学术产业等六大产业。,02 宜业,中医药产业:打造以武当山为窗口,以神龙架、竹山、竹溪、房县为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为支撑的中药材产业集聚区、中医药博物馆、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工作室和系列讲座宣讲活动、民间疑难杂病治疗集聚区,养生养老产业:辟谷养生 共享式养老 候鸟式养老 群居式养老 森林田园式养老 旅居式养老,武术产业:1、中国武术培训基地;2、中国公安系统武术训练基地;3、世界

9、武术类影视基地;4、中国武术之乡;5、世界武术交流基地;6、中国武术自卫防身术训练基地、中国武术段位考评基地;7、世界传统武术节举办基地;8、马术爱好基地;,文化广告产业:1、以武当山六大产业为核心业务,专业负责武当山各类商业推广活动,进一步提升产业知名度; 2、利用武当山品牌和资源,承接区域内外各种商业活动;酒店、会议、学术产业: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2、养生养老、道教文化、武术、中医、非遗、古建筑、特色小镇、影视等各类专题会议中心; 3、夏令营基地;,宜业,进一步提升原有乡镇规划格局,拓展临时性居住空间感和体验感,03,宜居,暂居游客(12天) 度假、养生(21

10、0天) 养老(10天以上)久居,03 宜居,民宿 客栈,宜居,度假、民宿 酒店、餐饮,旅游观光产业,中医药产业研究及中药材基地,中医药产业,辟谷养生、群居养老、田园式养老、候鸟式养老、共享式养老产业基地,养老、养生保健产业,武术培训、影视 专题学术交流产业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广告服务、会议服务,文化学术产业,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LOREM,公共服务,武当山特色小镇的产业版图,功 能 区 域,“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

11、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武当山特色小镇明确以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和*组成SPV公司,为项目的主体方。联合体共同承担项目的投资和资源引进,*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建设、运营和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特区管委会负责项目的规划编制、审核审批和监督。同时,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武当山管委会,

12、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管理体制,运营体制,政府角色与边界,发改委,武当山特色小镇PPP项目申报,农业农村局,十堰市及神龙架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项目的联合申报 鄂西北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规划,文体、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规划 民俗研究基地规划 组织承办大型文化类旅游类活动 民宿、特色餐饮政策 大型武术活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规划 对各种规划方案的审核,卫生健康委员会,道教医学理论的研究 中医的传承与推广 养老产业的发展与规划,武当山特区管委会,道地药材园区规划(联合农业农村局) 中医药产业基金、养老产业基金等 协助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中药材公司 协助相关产业的招商 武当山特色小镇整体规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培训基地项目申报,后续的工作计划,策划人:陈真 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