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6273911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优质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四学习主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现代史,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情境引入,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让我们循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去做一番了解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953年3月5日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逝世,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2年10月5日14日苏共19大结束前),

2、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19大结束后)。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他个人威望的提高,犯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错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894.4.171971.9.11 1953.9.71964.10.14第4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当选联共(布)中央委员。1939年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52年当选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1953年起任苏共第一书记。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苏联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

3、“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负责管理全国牢狱营)中的政治犯。并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观点。 他的自由化政策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被称为“鲁莽的改革家”。1964年被他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被迫辞职。 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全面,在位十年,改革十年。是积极倡导改革的苏联第一位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先行者。,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改革,目的:,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内容:,评价:,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 后的状况,也没有

4、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 存在的弊端。,思想解放;,农业方面;,工业方面。,批判个人迷信 平反冤假错案,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候空前宽松。,减轻农民负担 大规模垦荒 推行“玉米”运动,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的。1958年,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指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运动)等办法,

5、力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况。,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实行管理体制大改组,取消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后为47个),把原属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一律由各地新设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中央权利下放给地方,削弱中央集权,后又陆续收回一些已下放权力。没有真正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厨房辩论”,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声势浩

6、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演变为流血冲突。10月24日和11月4日,苏联两次派兵镇压,史称“匈牙利事件”。,从1968年元旦开始,匈牙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进展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从1979年开始,改革扩大了范围,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几经反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致使改革陷入困境,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党内外人心思变,匈牙利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匈牙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几经反复 未达预期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

7、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且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

8、三中全会上讲话,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 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广东珠海经济特区,广东汕头市经济特区,福建厦门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根据邓小平的建议,1980年8月,国家决定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决定建立中国面积最大的海南岛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形成。,中国上海浦东新区,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9、。开发浦东,既是沿海开放的进一步扩展,又奏响沿江开放进军内地的序曲。,东方明珠塔,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开工,继199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后,又在2002年11月实现导流明渠截流。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2009年建成后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

10、的努力。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 继俄罗斯、美国后第3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东欧剧变,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后的地图,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暴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

11、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德国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存在于1963至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

12、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黑)和科索沃。,波兰等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方式,民主德国是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罗马尼亚是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交替。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东欧剧变的实质,东欧剧变的表现形式,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军事上:纷纷加入北约。,东欧剧变的原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苏联,照搬苏联模式,产生许多错误和问题。,内部原因:经济方面(旧体制未根本改革,成效不大); 政治方面

13、(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官僚主义滋生膨胀)。,外部原因: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推动); 西方因素(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06.12.191982.12.10 1964.10.141982.11.10第5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1911.2.62004.6.5 美国第40任总统,美苏大搞军备竞赛,20世纪80年代,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通过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相对落后的苏联。而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期间,虽然军事

14、和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但在其后期,由于固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及美苏争霸的影响等因素,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恶化。,苏 美 军 事 竞 赛 情 况 表,1979年12月27日至1989年2月15日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1979年12月27日,苏联大举侵入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哈菲祖拉阿明政府,处死阿明。之后,扶植卡尔迈勒组成了亲苏政权。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31.3.2 1985.3.111991.12.25第8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签订苏美华

15、盛顿条约 结束两国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由于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6月至1989年底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乱” “僵” “垮”,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

16、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1931.2.12007.4.23 1991.7.101999.12.31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期间向市民发表演说,1991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试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首脑、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8月19日 “八一九”事件,“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独联体”),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舒什克维奇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 1989年至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