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2779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脑室脑膜瘤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3-29病例,平扫,平扫,平扫,T1WI,T2WI,FLAIR,DWI,T1WI+C,T1WI+C,T1WI+C,T1WI+C,侧脑室内肿瘤 定位:前角、体部、后角、三角区、室间孔? 定性:良?恶?侧脑室好发肿瘤:脑膜瘤、室管膜瘤、星形胶质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转移瘤、室管膜下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侧脑室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均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室管膜下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均好发于室间孔附近 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可以位于侧脑室任何部位。 结合肿瘤的部位、发病年龄、强化程度等及CT、MR 表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首先是定位:

2、 定位于左侧侧脑室内,以三角区为中心向上、下累及。 其次是定性: 脑膜瘤可能性大。 依据:1、脑膜瘤是成人侧脑室最常见的肿瘤,最好发于三角区。 2、病变在CT上呈稍高密度,并可见点状钙化,MRT1WI呈稍低密度,T2WI病变周围呈稍高信号、中心呈不规则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病变大部分呈明显均质强化,中心见斑片状无强化区。无囊变。瘤周有轻-中度脑水肿。 3、少数侧脑室脑膜瘤可以很大,形态很不规则,并向围围脑实质生长,境界欠清楚。 鉴别: 侧脑室脑膜瘤主要应与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区别,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生年龄较小,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而脑膜瘤常发生于中年人;脉络丛乳头状瘤表面常呈颗粒状,而脑

3、膜瘤边缘比较圆滑;脉络丛乳头状瘤同时有脑脊液分泌过多,表现为脑室普遍扩大,而脑膜瘤仅可能表现有同侧侧脑室颞角扩大。 侧脑室室管膜瘤发生年龄小,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少年,而脑膜瘤常见于中年;脑膜瘤CT密度和MR信号比较均匀,而室管膜瘤常不均匀,囊变多见,可有出血坏死;增强扫描时侧脑室脑膜瘤常呈较均匀显著强化,而室管膜瘤常不均质。 根据以上要点,再加上侧脑室三角区以脑膜瘤最为常见,所以考虑脑膜瘤。,手术病理:侧脑室脑膜瘤,小结: 脑膜瘤主要源自蛛网膜的帽细胞,特别是那些形成蛛网膜绒毛的细胞,绝大多数脑膜瘤附着于硬脑膜。脑室内脑膜瘤则起源于脉络丛基质的蛛网膜或纤维细胞团,属少见的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

4、2. 5%6. 3%发生于侧脑室内的脑膜瘤较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的0.5%。它起源于脑室内的脉络丛基质,以侧脑室三角区最多见,左侧略多于右侧。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影像学表现】 1.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少数为类圆形。 2.CT平扫为较均匀略高密度灶,钙化较常见,约为50%,境界较清楚,瘤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区。 3.平扫T1WI肿瘤多数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等、稍高信号。 4增强后大多数肿瘤呈均匀强化(富血供肿瘤),少数可因为肿瘤发生坏死囊变而呈不均匀强化。MR上见不到脑膜尾征。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鉴别,但后两者发病年龄都较轻。

5、,鉴别诊断: 1、室管膜瘤以青少年常见,多见于第四脑室,,成人好发于侧脑室,多为不规则形,与侧脑室室壁之间常有广基相连或跨壁生长,易发生囊变,信号不均匀是室管膜瘤的特点,增强扫描肿瘤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2、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可发生于侧脑室任何部分,以侧脑室前角多见,边缘不规则,分叶状,瘤内可见广泛囊变、坏死,部分可有出血,瘤周水肿明显,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 3、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以第四脑室多见,儿童以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多见, 早期就可产生脑积水征象 。,4、转移瘤很少发生于脑室内,以成年人多见,呈结节状种植灶,肿瘤周围水肿较明显,且常伴有其他脑实质内的转移灶。 5、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表现附着于透明隔,以宽基底或细蒂与透明隔相连,且肿瘤形态常不规则,瘤体内囊变较多见。 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合并结节性硬化,临床有癫痫、皮脂腺瘤和智力低下典型表现。 7、少突胶质细胞瘤好发于侧脑室体部,钙化明显是其特征,典型表现T1WI 和T2WI 均呈低信号。,总之,侧脑室肿瘤种类较多,影像表现多样,可先根据肿瘤主体位置、生长方向、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等进行定位诊断,再根据肿瘤形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结合肿瘤的发生部位、年龄等临床特点,可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