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5622583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近 10 年来,在 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业在发 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生态农 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本文拟进一步剖析当前农业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素质过低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大量农村人口向 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呈现趋势减少。与此同时市场的各种优质资源也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

2、 市,在农村形成了“386199”部队、 “空心村”、 “末代农民”等现象,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 力的素质过低,必然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基本农业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一些基本的农业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脱节。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解决了 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当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的中期,大量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民 的非农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农业在农民心目中地位与作用必然下降。同时由于土地高度 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粮食价格偏低,和非农产业比较,农业的效益低,农民生产的 积极性不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方式阶段。以家

3、庭承 包为主要形式的个体经营是我国当前农业最主要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首先以个体经营为 主,规模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其次,生产 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企业和农户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 机制。再次,服务组织数量少、层次低,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服务功 能不强。总之,农业生产的规模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承担的市场风险大。农户从农 产品的价值链中分享的价值少。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低。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脱节经过 30 年的市场化改革,使多数社会成员从衣、食、住、行等私人产品短缺的状 态中解脱出来,进入公共产

4、品短缺时代。新阶段上学贵、看病贵、养老无保障、就业难、 房价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面临的难题。公共产品短缺很大程度上与 城镇化加速有关,公共产品短缺与城镇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公共服务制度成为农村人口 向城镇转移的制度性障碍。2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快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让农民工成为历史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户籍限制将农民工的根牢牢系在农村。因此,统筹推进城镇 化和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享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就业机会外,还应 平等享受教育机会、医疗保障;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 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进城就业、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

5、民同等的权益。其次改革 户籍制度,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大致相同的生活水平。第一,保障农民工有相对稳 定的工作;第二,拥有基本的住房;第三,解决好子女教育的问题;第四,享有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村毫不动摇地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 第一,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改革现行征地制度。严格界定经营性和 公益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建立集体和农民分享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土地增 值

6、的机制,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财产性收入。第三,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土地退出机制。 对退出土地的农民,要建立市场化的土地退出机制,允许农民通过市场自愿转让获得财产 收益,确保农民实现其土地资产价值。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目标是达到农业经营合理化,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第一, 要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利益共同体。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加大专 项资金投入,引导、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第三,要 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落实生产技术标准,完善利益联结机

7、制。第四,积极培育农村新型 的流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联结生产与市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和纽带作用,走产供销相结合的路子,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以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为方向,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新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者。首先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一批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骨干。其 次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其技术和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为农村实用人 才培养服务。再次联合有关部门选拔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村产 业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农民的发展。最后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或者“一村一名大学生”志 愿者,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聚集新生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