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2422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79 年高考地理试题 一、填充题:一、填充题:(共 10 分) 1. 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 是华北最大的化学工业中 心。 是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中南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 是西北最大的炼油中心。江苏省的 是我国重要海港之一。 2.内蒙古自治区的 平原、江西省的 平原、四川省的 平原和湖北省的 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墨西哥的首都是 。瑞士的首都是 。 尼泊尔的首都是 。阿尔及利亚的首都是 。 4. 是西欧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是西德最大的工业区。苏联 领土虽跨欧亚两洲,但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农作物都集中分布在 部分。 5.美国的领土组成除本土四十八洲外,还有 和

2、 两州。 二、填图:二、填图:(共 10 分) 在我国行政区及邻国填充图上,填出代表下列地理名称的数字顺序号:台 湾岛、西沙群岛、辽东半岛、银川、滇、金边、印度河、斯里 兰卡、北海道、马尼拉。 我国行政区及邻国填充图 三、读图:三、读图:(共 10 分) 对照某岛略图所标示的内容,简要回答: 1.该岛所跨经纬度。 2.该岛地形大势。 3.该岛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4.甲城到乙城的实地直线距离(已量出某岛略图上的两地直线距离约为 8 厘米)。 5.若修建连接甲城和乙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因素。 四、判断题:四、判断题:(共 20 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峡谷、山峰

3、和盆地底部。试判明甲处 是 ;乙处是 ;丙处是 ;丁处是 。 (10 分) 2.试根据下表列举的数据,判明甲、乙、丙、丁四地(都在北半球)各属 于什么气候类型。 (10 分) 甲地属于 。 乙地属于 。 丙地属于 。 丁地属于 。 五、改错五、改错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几处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试将错处的文字打“”, 并在其上方写出改正的文字):(共 10 分) 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冬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在我国季风 区,锋面雨带是随着夏季风的进退而移动的,所以我国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 晚,南方则相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之交有“梅雨”,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 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天气

4、比较湿润,属湿润地区。在夏季风早而强、冬季风 弱的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锋面雨尤多。 六、问答题:六、问答题:(共 40 分) 1.黄河流经我国哪几个大地形区?上、中、下游在哪里分界?上、中、下 游各段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如何?解放后对黄河各段的利用、改造取得哪些巨 大成就? (15 分) 2.说明非洲和南美洲在地形和气候特点上有何不同点,在经济特征上有何 共同点。 (10 分) 3.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 12 月 3 日 12 时(北京时间)从上海启航,航行 20 天另 3 小时到达位于西经 120、南纬 75的研究地点(西八区)。又整一 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整两个月后回到上

5、海。试问: (15 分) 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月几日几时?是白天还是夜晚?为什么? 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 19791979 年试题答案年试题答案 一、填充题 1.长春、天津、重庆、武汉、兰州、连云港 2.河套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 3.堪培拉、墨西哥城、伯尔尼、加德满都、阿尔及尔 4.莱茵河、鲁尔区、欧洲 5.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二、填图(从略) 三、读图 1.东经 98106北纬 4南纬 6。 2.西部(或西南部)为山地,有火山。东部(或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 3.热带雨林气候。 4.约 960 公里。 5.有利因素

6、:地形平坦。不利因素:沿途多沼泽,并需跨越多条河流。 四、判断题 1.甲处是山峰。乙处是陡坡。丙处是盆地底部。丁处是缓坡。戊处是峡谷。 2.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丙地属于地中海式气 候。丁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改错 我国季风区,锋面雨带是随着夏季风的进退而移动的,所以我国北方雨季 六、问答题 1.(1)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 (3)上游:大部流经高原上的草原和森林地区,水量大,水流缓,泥沙少, 河水清。但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下降到第二级阶梯处,落差大,多峡谷, 富水力。 中游:主要流经黄土分布区,夏季雨水集中,

7、多暴雨;加上历代统治阶级 对森林、草原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使河床高出两 侧地面,形成“地上河”。 另外,在上游和下游的某些河段,冬、春有凌汛。 (4)上游:结合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的需要,修建了青铜峡、刘家峡等 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防止水土流失取得一定的效果。 下游:加固了黄河大堤,改变了解放前三年两决口的悲惨局面,并创造了 引黄淤灌等办法,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化害为利。 2.(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面起伏不大。 南美洲地形可分三部分: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亚马孙等大平原

8、;东 部是高原。 (2)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仅南北两端少部地区属亚热带;赤道两侧气 候带的对称分布明显;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热带雨林气候面积较小。 南美洲跨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气候带的分布明显 不同;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热带沙漠气候面积较小。 (3)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非洲和南美洲作为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 市场,使两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只进行一种或几种矿产的开采,种植一种或 几种作物,造成畸形发展的单一性经济,加工工业不发达。 独立后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改变殖民主义遗留 下来的落后经济面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民族经济。 3.(1)到达研究地点应是当地时间 12 月 22 日 23 时。 (2)是白天。因为在 12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南极圈内全 是白天,研究地点在南极圈内。 (3)航经悉尼时,悉尼处于夏季。因为 1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南 半球,南半球处于夏季,悉尼在南半球。 (4)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大致相等。因为此时正值春分前后,太阳 直射赤道附近,世界各地昼夜均大致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