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6223366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高中教育作为基础型 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中教学阶段,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 新教学理念,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新世纪的要求,作为基础型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当下我国的教育正在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教学模式的不 断革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使学生告别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增强了学习效 果。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望能够进一步推动高中 数学探索性教

2、学的普及。 一、高中数学教育体系分析 要想建立和完善高中的教育体系,首先就要明确高中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根据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审美素质等等。 精神素养教育 学生的精神教育与人文素养主要指的是在学习数学知识与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要有 健康的品质,以及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换句换说, 就是学生在学习时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学生的理想和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 要让学生获得应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理念,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老师应该从知识的

3、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 导者。 知识教育 数学知识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构成,一是知识技能,二是数学思维能力。知识技 能具体的是指书本上所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很好的理解, 而数学思维主要是指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注 意引导学生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实践精神。 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直接面临高考,因此,很多教师以成绩来衡量学生, 注重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习方式枯燥乏味,导 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在

4、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永远是老师在教育学生,学 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适当的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 实情况,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只是机械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互动的机会,降低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信心。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进学习 中来,没有给与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关心,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没有真正做到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发 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打消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5、。 三、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性教学研究 探究性教学就是改变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知识的模式,使学生自主地、积极主动的 学习,老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对 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运用数学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多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与学生肯定和表扬,增 加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主动地让同学参与研究解题方法,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6、,是学生能够做 到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精神,因此要求教师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在设置 问题时,不能过难或者过易。 学校以及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书本的知 识,使学生对于书本上的问题理解更加深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提高同学们参与深灰实 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加强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的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 知识,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焙养学生的多维扩展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改进,在评价时,学会反思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使自 己的优点得到施展,还有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激励广大学生在数学学 习过程中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焙养具有创新性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