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5622336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活力一、前言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也影 响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尽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迅猛,但是数学课程 教学的形式却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再加上数学的抽象思维比较强, 就逐渐造成了学生整体情绪不高,参与的热情不够,学习吃力,课堂缺乏活力的结果。这 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对教师的教学情 绪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进一步加剧数学课堂气氛的沉寂,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1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1.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地位不高。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过于强调

2、专业教 学,减少甚至取消高职数学的课时数,高职数学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这无形中降低了高职 数学的地位。2.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现状。近几年来,我院学生来源成分复杂,学生数学基础 差且参差不齐。学生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更没有好的学生方 法,对数学不感兴趣,对学好数学毫无信心。3.教学方式单板、陈旧。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依旧采用照本宣科的老式教学方法,从 头讲到尾,一节课下来,一板粉笔字,别无其它。学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厌烦,即使老 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下面学生依然一片死寂,这样授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三、 提高课堂的教学活力的方式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

3、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神秘难懂、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不感兴趣,主要 的原因在于高职数学教学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使得原本充满趣味、充满应用的数学教学 内容转变成了干巴巴的数学公式和组合,毫无生活情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就演变成一 种简单地套用和模仿书中的公式定理,完全缺乏一种主动性的思考与探索。如果在高职数 学课堂教学中能引入生活问题情境,设置一些符合实际并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将会 真切的感觉到问题的真实性,并能真实的体会到教师所设问题的情感性和探究性。例如: 教”导数”这一章节时,如果面对的是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就可以利用经济学中的最大效益、 供需关系等问题中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来是学生明确”边际”

4、、 ”弹性”实际上就是数学中所 讲的”变化率”,并且需要用导数来解决,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导 数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最佳工具。2.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且两级分化严重。为了提高 教学效果,可以在新生入学时依据升学的数学成绩将其分类,教师依类确定教学目标和教 学内容,对基础好的学生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教会他们 解决一般问题就可以了。在教学内容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扩大知识面,对基础差 的学生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这种分类,可以使同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家可以立足同一个起跑线多探讨,对于

5、教师、学生都有极大的方便。3.利用数学建模,在应用中学习数学。高职学生普遍反映高数课太抽象,这主要是学生立足点低,不能发现数学应用的一 面。老师上课可穿插一些相关的数学建模,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课堂活动中,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建模,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增强数学在学 生心目中的地位。例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和经济等领域的最大利润、最低成本、最省材料 等问题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条件还可以组织 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从培训到竞赛,学生不但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这些都是适合注重实践的高职学生的。4.增强教学活力,促进数

6、学的相互交流真正的学习不是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简单接收,而是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相互 作用,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淡化一言堂式的知识灌输,改变学生课 堂上忙于被动听讲、抄笔记,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去整理、去理解的滞后于课堂教学的现状, ,激发学生的数学交流,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与同伴、与学习资源、与教师之间进行关 于数学知识、数学体验、解题心得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及时的训练。数 学交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错误,捕捉学生思维的智慧之光,让 学生从中体会思考和交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优势。5.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

7、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构成 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 态度。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坚持 学习。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具 体做法是:教授数学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知识,通过观察分析身边 的统计、储蓄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使他们体会数学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3四、结束语在高职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大胆 创新,注重激活课堂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究学生 能力培养的策略上,不应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从根本上加 强学生能力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