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21992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标本大体检查和取材(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状腺标本 大体检查及取材,吉米 高原 强子,一 . 引言,(一)病理检查不能闭门造车,所以在开始大体检查及取材前,要注意先从以下信息进行初步评估:基本信息 、家族史、临床表现(部位、生长速度等)、相关病史(桥本甲状腺炎病史、甲状腺肿瘤病史)、体检(触诊等 )、辅助检查(核素扫描 、超声影象 、 CT和MRI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和肿瘤标志物等),1. 基本信息:年龄(儿童和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性别(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地域(是否来自缺碘地区); 2. 家族史:与缺碘无关的家族史可能提示激素合成障碍性甲状腺肿或髓样癌; 3. 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几率明显高

2、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4. 部位:髓样癌的原发结节一般不会首先出现在锥体叶,出现在锥体叶的单发性结节的恶性肿瘤的几率显著高于两侧叶; 5. 生长速度:大部分腺瘤生长非常缓慢,多数高分化甲状腺癌生长速度也不快,如果一个惰性病程的结节突然增大,通常是自发性出血所致,但也应警惕出现肿瘤去分化成分的可能;,6. 触诊:真正的单发性结节比多发性结节更可能是恶性。如果在多发性结节中查见显著的不规则形硬结节,也应考虑恶性可能; 7. 核素扫描:高功能(热)结节或低功能(冷或温)结节,前者几乎都为良性,而后者癌的发病率可达20%以上; 8. 超声影像:这是甲状腺手术前必做的检查项目,用于明确是单叶还是双叶病变,

3、结节为单发还是多发、实性还是囊性、有无包膜及其厚度与完整性、有无钙化以及钙化灶的形态分布等,这些信息对判断结节良恶性至关重要。 例如,实性结节,特别是核素扫描的冷结节,其恶性可能性远高于囊性损害。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检出小至2毫米的微小结节,从而为大体取材提供准确定位。超声检查还可以提供颈深中组和下组淋巴结的相关信息。,9. CT和MRI:有助于评估转移性、气管后和位于纵隔的损害; 10.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和肿瘤标志物:高分化甲状腺癌,尤其是滤泡癌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常升高,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一般维持正常。CEA是常规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之一,髓样癌除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外,常伴有CEA水平升高

4、,如果加之颈淋巴结明显肿大,更应高度怀疑髓样癌。,(二)病理诊断并不单纯是镜下,所以要重视大体检查和取材。 1.首先要确认患者识别信息和标本标记,接收单上要注明接收时标本的状态(如未固定、置于盐水、福尔马林或醇性固定液中) 2. 沿甲状腺标本的X、Y、Z轴以厘米为单位标准测量标本的所有尺寸,以克为单位称量重量。,一 . 引言,二. 标本类型,(一)常见甲状腺标本有:1)由甲状腺单叶、并常带部分峡部构成的叶切除标本;2)由甲状腺一叶、峡部、部分对侧叶构成的近全切标本;3)由整个甲状腺构成的甲状腺全切标本。 (二)结节剜除术已经不再是一个标准的程序,这样的标本即使遇到也很罕见。,三. 标本定位,(

5、一)腺叶的上极呈圆锥形顶,下极呈半圆球形,连接两叶的峡部相对低一些。前表面凸起,后表面则凹进一些。 (二) 外科医生标记甲状腺的上极。严重变形的标本中,这可能是唯一的定位标记。,四. 大体病理,(一) 正常甲状腺:包膜,切面,纤细的纤维间隔。 注意:包膜有无破损,外表面有无附着的甲状旁腺及淋巴结。,(二)甲状腺大体病理的三个主要类型:1. 一个或几个孤立性病变,如结节、囊腔、或由实质包绕的瘢痕;2. 弥漫性或多灶性占据大部分区域的病变;3. 弥漫性病变背景中一个或几个孤立性病变。,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增大(炎症常影响整个腺体,但却常为不对称性增大)。一小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孤立性结节。病

6、变显著区域呈黄褐色到黄白色,触诊呈境界不清的坚实结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A:腺体弥漫性增大,多为对称性,也可轻度不对称,如此图,右侧腺叶稍大; B-D:切面显得苍白, 为黄褐色到浅黄褐色或淡灰黄色,呈显著的分叶状。切面颜色可相对均匀,或颜色稍淡区域散布于深色区域中。,纤维性亚型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甲状腺炎:切面颜色稍淡,并呈明显分叶状。与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Riedel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外纤维化不同的是,该型中纤维化局限于甲状腺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纤维性萎缩性亚型:类似纤维性亚型,但腺体体积较小、伴纤维性萎缩 。A:萎缩期,甲状腺仅重4g

7、;B:外科切除的甲状腺,低倍示显著纤维化,滤泡萎缩;C:鳞状上皮化生;D:滤泡萎缩。,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Riedel甲状腺炎):均质黄褐色组织,无分叶状或其他正常甲状腺的典型特征。,两例Graves病(A,B)及各自的切面(C,D):弥漫性、对称性轻到中度增大,切面颜色从红色到红褐色或灰红色。硬度从软如海绵到质地坚实。,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A、B:甲状腺显著肿大及多个结节,大部分结节被纤维性包膜分隔; CF:结节伴出血及囊性变; E:增生性结节几乎整个被包裹。结节质地不均一。 F:固定后的标本。,两例米诺环素治疗相关的甲状腺黑色素沉着病变:甲状腺外表及切面呈弥漫性褐色或黑色。,滤泡性腺瘤:

8、孤立性结节(图A),由完整的纤维包膜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开。腺瘤色可以大致反应肿瘤的细胞构成,细胞密度大,实体性腺瘤或梁状腺瘤外观颜色浅,呈白色到灰色外观,胶质多的腺瘤则呈黄褐色到褐色,嗜酸细胞性腺瘤则呈特征性的红褐色到茶色。非典型腺瘤质韧如橡皮样,切面呈肉样、均一的实性。右图为继发性改变可以是自发性产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FNA之后,表现为出血、梗死,囊性变、纤维化或钙化(图.B),滤泡癌:卵圆形或圆形有包膜的结节(图A)。大体检查难以见到包膜侵犯,但部分病例可能辨认出包膜侵犯(图B)。广泛浸润性肿瘤可多处穿透包膜,部分病例中已无可辨认的残余包膜,可见自发的局灶性出血、梗死及其他继发性改变(图C

9、)。图D为已固定的标本。,乳头状微小癌:病灶灰白至黄白色,边缘不清,质地较硬。所有灰白色纤维化的病灶都应该取材镜检。,乳头状癌:A、B:两个经典的乳头状癌;C:滤泡亚型乳头状癌,肿瘤境界清楚,边缘光滑,但无明显包膜;D:淋巴结转性乳头状癌,伴显著囊性变。,乳头状癌:囊性区, 颗粒状切面提示乳头状结构(图A)。常见不规则白色纤维化区域,偶见厚薄不一的残存纤维性包膜。自发性坏死、出血罕见。偶见钙化,如有较多砂粒体存在,剖开时会有砂砾感。肿瘤多灶性相当常见。图B示左叶乳头状癌累及多个淋巴结。,低分化癌A: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质脆,切面可见出血灶,大部分包膜被肿瘤侵犯;BC:呈实性、灰白色、结节状,伴灶

10、性出血及可能是坏死的灰黄色区域;B:可见高分化滤泡型乳头状癌成分(箭头),呈棕色、胶质丰富的结节。 D:固定标本。,未分化癌:多彩外观,质地较硬脆或鱼肉状,灰白色至棕褐色或多彩,常伴有出血坏死。注意:少于10%的肿物局限于甲状腺内,多数肿物取代甲状腺实质,并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图下方侵犯骨骼肌。,髓样癌:境界清楚但无包膜;极少数病例有清楚的纤维包膜,通常质地坚实;因有细颗粒状钙化,切面可以有砂砾感,有些病例质地较软。颜色从白色至淡灰色或黄褐色,也有的呈黄色或粉红色,粉红色区域多为髓样癌的血管瘤样病灶。通常无出血或坏死。图A肿瘤发生于一侧腺叶,境界清楚但是没有包膜,中央淋巴结可见转移灶。图B双侧

11、髓样癌。,梭形细胞肿瘤伴胸腺样分化(SETTLE):大体表现多样,多为境界不清的分叶状肿块,可有包膜。切面质硬,灰白或黄褐色,大多为实性,偶见小囊和沙砾样。如有黄色区域,提示坏死。,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切面光滑,轻度膨出,淡黄棕色、灰白色或鱼肉样。 可能见有灶性出血坏死。,1.结节,(1)两种基本的方式: A. 每个腺叶从顶部到底部以小间距(2到3mm)连续横向切开; B. 沿冠状面做一个大剖面(将标本纵向分为两半),然后两边同等的从前到后以小间距(2到3mm)连续横向切开。,(2)两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A. 小于2cm的结节更适用于第一种方法:在一个包埋盒里得到单结节的完整横切面,一张切片

12、上展示病变与整个包膜边缘及周围非肿瘤性甲状腺组织的关系。 B. 第二种方法对于大结节的术中评价具有更多优点,最初的切面有助于迅速判定病变。固定后每一半都可用于连续取材。,(3)间距为2-3mm的平行双刃刀具:保持包膜与瘤体之间的原有状态,对准确的判断包膜侵犯有很大帮助。,2.多结节性病变,每一个结节都要视为一个独立的结节记录。当病变分界不清时,可能很难决定一个病变是独立的病变还是多结节病变的一部分。这种的情况下:任何明显增大的或外形特殊的结节(如色泽、包膜)都可认为是独立的结节。,3.甲状腺实质背景,如果背景中甲状腺实质异常,则实质背景的颜色及质地的改变应予记录。,(三)大体标本描述 第一段(

13、标本整体描述及测量):一般信息核对;标本类型;测量(X Y Zcm)及称重(g);定位标记;有无甲状旁腺和/或淋巴结,其他特征(包膜破裂、附着的骨骼肌等) 第二到第n段(结节描述)(各个结节分别描述):大小(X Y Z单位cm);定位及与边缘或包膜的距离(cm);边缘:浸润性还是境界清楚;如境界清楚,有无包膜;包膜厚于0.1cm者要测量厚度; 结节特征(颜色;均质性还是异质性;出血(类型);囊性变;钙化(类型,位于结节何处) n+1段(周围甲状腺组织):(甲状腺完全切除标本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如果没有单独的结节,此段变为第二段)背景疾病(结节性或弥漫性) 附加步骤:照相,组织冰冻,电镜等; 组

14、织块编号(送检组织块的标记),五. 标本取材 对于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或弥漫性病变,目标是查找潜在的病因,并检查偶发的疾病,即乳头状微小癌,可通过增加组织取材块数来提高发现的可能性。 可疑淋巴增生性病变的病例(如切面肉质、黄褐色),新鲜组织的一部分要单独放置以备其它补充检测。 小于2cm的任何单发病变,整体全取做组织学检查 对大于2cm的浸润性或无包膜性病变,尤其是术前诊断或大体表现高度疑癌者, 至少要做到每厘米大小取1块,重点取非均质性区域、肿瘤与正常的交界、病变到达甲状腺包膜边缘的区域。,对于包裹性病变,包膜和脉管侵犯对鉴别腺瘤和腺癌十分关键。因此,不管结节多大,理论上,整个包膜都要

15、取材,为了尽可能减少组织块数量,每一块可包括大部分包膜、少量 (2-3mm)其下的结节及邻近的未受累甲状腺实质,一个包埋盒里面可放2-3个组织块。包裹性结节的中心再加取一到两块。如果结节包膜全取难以做到,重点取包膜增厚及可疑侵犯区域。,结节包膜取材: 对于大的包裹性结节,应取至少0.5cm厚的全部包膜环带,包括肿块、包膜及边缘未受累的甲状腺实质。这样每个包埋盒可放2-3块组织。,病变周围甲状腺实质也要取材。对乳头状癌而言,取材包括周围甲状腺标本尤其重要,因为发现大体未见的微小癌和多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MEN-2病例的预防性甲状腺切除标本,即使大体未见病变,C细胞增生和微小髓样癌也很常见

16、,因此,每一叶的上三分之二必须整个取材做组织学检查。,建议取材数量: (一)甲状腺肿(弥漫性,多结节性,无单独结节): 推荐: 1. 结节性病变甲状腺每重5g从结节区取1块,每叶最多10块,峡部2块。 2. 弥漫性病变甲状腺每重5g从非均质区(如纤维化或出血区域)取1块,每叶最少10块, 峡部2块。 最少: 1. 结节状病变每个结节1块,最多取5个结节。 2. 弥漫性病变每叶3块,峡部1块。 (二) 单个浸润性或非包裹性病变: 1. 小于2cm全取; 2. 大于2cm每cm取1块,重点取非均质区和肿瘤与实质交界处。,(三) 包裹性病变: 1. 小于2cm全取; 2. 大于2cm推荐:至少0.5cm厚的全部包膜区域,包括肿块、包膜和外围组织;最少:包膜取10块,重点取包膜增厚区域、钙化及可能的包膜外浸润区域。 (四) 正常甲状腺(大体无改变,无潜在疾病史,如有时见到的喉切除附带的甲状腺叶切除): 根据叶的长度每cm 取 1块。 (五) 隐匿性病变(例如,淋巴结有转移灶,但甲状腺无显著改变): 推荐:仔细切直到找到病变或全取。 (六) MEN2病例预防性切除: 推荐:全取;最少:每叶的上外侧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