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21905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申屠嘉罚邓通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 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 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户。张苍已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 弟窦广国为丞相,日:“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 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宴饮通家, 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日:“陛下爱幸臣,

2、 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日:“君勿言,吾私之。 ”罢朝坐府中,查垫丝堡 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日:“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通至 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日:“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 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日:“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日: “丞相几杀臣。 ” (史记) 【注】蹶张:用脚踏强弓,使张开。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汝第往 只管 B文帝度丞相已困通 估计 c文帝尝宴饮通家 宴请

3、 D君释之 释放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B、不来,且斩通 成以其小,劣之 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C、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 D、至于朝廷之礼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舞幽壑之潜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食邑二十四人 封地 B门不受私谒 私人馈赠 c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 武士 D嘉坐自如,故不为礼 自若 4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 举故吏士二干石从高皇帝者 (2)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申屠嘉严肃“朝廷之礼”的一项是 ( ) 申屠嘉食邑五百户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

4、不肃 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申屠嘉是一位从普通士兵逐步提拔上来的丞相,他为人廉洁正直,对皇帝的宠臣 也一视同仁。 B申屠嘉认为邓通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斩首。 C邓通是皇帝的宠臣。皇帝不仅给他许多赏赐,还曾在他家举行宴会。 D文帝最后派使臣召回邓通,并感谢申屠嘉。说他只想戏弄一下邓通,让申屠嘉把 邓通给放了。 (二)参代何为汉相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 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 宾客见

5、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 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 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窗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富日:“若归,试私从容问而 父日: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 告若也。 ”窗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窗二百,日:“趣入侍,天下事非若 所当言也。 ”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窗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

6、曰:“陛下自察 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日:“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 及也。 ”参日:“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 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日:“善。君休矣!” (史记)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喝 B岂少朕与 轻视 c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追查 D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通“促”,赶快 2下列旬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遵萧何约束 B吏之言文深刻 C帝富于春秋 D今陛下垂拱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辄饮以醇酒

7、 B、乃反取酒张坐饮 但以刘日薄西山 今其智乃不能及 C、间之,欲有所言 D、然无言吾告若也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4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2)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参接替萧何做了丞相以后,继续推行萧何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选拔了一批忠厚、 老实的人,担任丞相吏,这一做法遭到了卿大夫的抵制。 B曹参为保丞相府太平,常常替下级官吏遮掩错误,为保护在吏。舍醉酒歌呼的官吏, 竟自己饮酒纵歌,以堵住众人的议论。 c曹参为人刚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连自己的

8、儿子也不例外,惠帝对此也非 常生气,最后不得不罢免他的相位。 D曹参主张清静无为,整日饮酒纵歌,无所事事,这一做法开始时曾遭到众人的担忧和 不满,但最终赢得了惠帝的认同和赞可。 6综观全文,太史公(司马迁)对曹参“不事事”的评价应是 ( ) 褒多于贬 B有褒无贬 C贬多于褒 D褒贬各半 (三)卜式为国捐资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 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弟者数矣。 时汉 方数使将击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日:“臣少牧,不 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日:“家岂有冤,欲言事

9、乎?”式日:“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 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日:“苟,子何欲?”式日:“天子诛匈 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 弘日:“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上不报。岁余,会浑邪等降, 县官费众,仓府空。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 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日:“是固前欲输其家财半助边。 ”乃赐 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故尊显以风百姓。 (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

10、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邑人贫者贷之 借贷 B使者以闻 知道 C故尊显以风百姓 同“讽”,劝告 D无以尽赡 供给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田畜为事 种田畜牧 B式何故见冤 蒙受冤屈 C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为国捐躯 D县宫费众,仓府空 地方官吏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田宅财物尽与弟 B、而弟尽破其产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C、是时富豪皆争匿财 D、故尊显以风百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 谨拜表以闻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式脱身出卜式就离开家外出 B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当时汉朝一方派遣数

11、位将领攻打匈奴 C上以语丞相弘皇帝把这个话告诉给丞相弘 D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河南上报帮助贫民的富人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卜式为国捐资言行和思想的一组是 ( ) 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邑人贫者贷之 有财者宜输之 式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式辄复分弟者数矣 式又尽复与官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 A卜式为照顾弱小的弟弟,主动放弃田宅资产,上山牧羊,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走出 了一条畜牧发家致富的道路。 B卜式一心为国,希望拿出一半的家产来资助边防,但却遭到了丞相等人的误解。 C卜式为人忠厚,帮助别人,大到国家,小至个人,不计回报,不计虚名,不为官,不

12、 言事。 D卜式的这种捐资为国的行为最终感动了皇帝,被看作是自始至终的长者,百姓学习的 榜样。 (四)赵广汉精于吏职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 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责 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 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 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 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日:“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

13、 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 谢日:“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 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汉书) 1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性精于吏职 精明 B坐语未讫 完毕 C此宿卫臣也 有经验的 D死无所恨 遗憾 2下旬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尤善为钩距 归纳总结 B阊里轻侠 行动轻捷的侠士 C穷里空舍 偏僻的里巷 D铢两之奸 巨额贿赂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此宿卫臣也

14、不足为外人道也 C、豫为调官,给敛葬具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D、尤善为钩钜,以得事情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下列对文中自“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到结尾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汉洞察其奸,且威望极高,因此劫持人质的数人释质束手,捕治具服。 B广汉威望极高,且言而有信,因此劫持宿卫臣的盗贼束手认罪,死无所恨。 c广汉明察秋毫,且威望极高,因此劫持郎官的盗贼束手认罪,死无所恨。 D广汉威望极高,且善待罪犯,因此劫持郎官的数人释质束手,死无所恨。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赵广汉“精于吏职”有关的一组是 ( ) 广汉为人强力 尤菩为钩距,以得事情 参伍其贾,以类相推 幸全活郎,甚厚 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 ) A赵广汉为人强力,精于吏职,善于侦破复杂案件;执法时以情为先,可见他崇尚人治。 B赵广汉重视调查研究,体恤民情;执法时恩威并施,取悦朝廷,讨好百姓,推行愚民 政策。 C赵广汉勤于政务,重视调查比较,明察下情,执法不苟,善于以情理攻心,可谓精于 吏治。 D赵广汉勤劳清廉,除刁民,惩贪官,雷厉风行,执法时晓之以理,提倡儒家仁爱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